東抄抄,西抄抄,終究是皮毛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不算是難看,畢竟你可以只花一張電影票錢就看到《電鋸驚魂》式的重口、《七宗罪》式的結構、《十二宮》的標誌性鏡頭以及所謂的「小丑」式反派……看得出導演已經很努力了。

但是想說,都過去那麼多年了,怎麼還是只學了最粗淺的一層啊?

關燈特約,請勿轉載

文/Max

一片兒頂過去五片兒

首先就來說說上面提到的那個「《十二宮》標誌性鏡頭」

在《心理罪》里,它是這樣的(網路資源,畫質實在很Sorry):

俯拍車輛轉彎,鏡頭跟著旋轉

而在《十二宮》里,它原本是這樣的:

是不是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任何一個再龜毛再強迫症的處女座,看到這樣的鏡頭都會直接高潮。視覺的主體完美地居於畫面的中心。

這其實是大衛·芬奇一貫的攝影風格:鏡頭永遠百分百跟著主體。

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動作,攝影機也會跟上。

油管大神nerdwriter1之前總結過,從《七宗罪》、《搏擊俱樂部》、《社交網路》……直到他最新的Netflix網劇《心靈獵人》。這麼多年來,原來芬奇一直在堅持。

雖然並不是什麼原創的技巧,其他導演有時候也會用,但是對於芬奇這個變態級完美主義者來說,他幾乎大部分鏡頭都是這麼拍的。

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要和演員

完全一致

,稍有快慢就要重來。不過芬奇是出了名的磨洋工,一個鏡頭拍幾十遍也是家常便飯。

主體運動時,攝影機也運動;主題停止時,攝影機也停止;

怎麼樣?是不是盯著盯著就有種被催眠的感覺?好像整個人都被帶節奏了。

之所以要一以貫之地採用如此嚴苛的拍法,是因為芬奇在運動鏡頭中,也想讓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聚焦在演員的臉(或主體)上,

使「角色的現實」成為「觀眾的現實」

,從而讓觀眾在潛意識裡能更好地進入角色的內心。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心理罪》的這個模仿畫面,學得很粗糙不說,其實導演也並沒有理解芬奇的深層用意。

整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看下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看過很多懸疑片的影迷拍出來的作品。

第一段戲很迷。

劉詩詩在遊樂場里追壞蛋。這段除了展現一下劉詩詩特別能打之外,和後面的劇情沒有任何聯繫。

奇怪的是,之後劉詩詩也沒有其它動作戲呀,那表現她功夫好的意義在哪裡呢?

不知為何這場戲里爬摩天輪的鏡頭都會

突然加速

,不僅顯得很low,而且非常齣戲。

估計這個是開場沒有其它電影可以抄,就暴露了導演的電視劇水平。有同感的朋友請在文末點個贊。

接下來主線劇情展開,節奏推進很快,噱頭倒是很足的。

電影的前半段密集地拋出了

四宗花式殺人案

,這四宗命案的主謀是一個網名叫

「城市之光」

的神秘人物,專門挑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負面新聞人物下手。

由於片中所述的案件或多或少都有近幾年類似新聞事件的影子,所以觀眾很容易產生同理心。

第一起案件是「校園體罰案」。

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辱罵一名學生,命令他一晚做完整本習題,結果半夜裡學生不堪重負,跳樓自殺。

然後「城市之光」把這名老師用鐵鏈鎖在座位上,逼他兩小時內做完全部習題,否則將失血過多而亡。

第一個畫面就是拴著主角的鐵鏈,和《電鋸驚魂》幾乎如出一轍。

其實這也不奇怪,《電鋸驚魂》向來就是國產驚悚片暗搓搓模仿的對象。

冷色調的幽暗燈光、見首不見尾的變態殺手、強調肉體痛感的虐殺方式……

因為《電鋸驚魂》系列是絕對不可能引進的,所以這也算是一種「曲線救國」。用相似的影像風格,來滿足重口味愛好者的YY。

反派登場時,導演專門拍了一個被害人的破碎眼鏡視角,很有設計感。

之後眼鏡掉在地上,與旁邊的鐵鏈子一起預示著被害人的命運。

鋼筆扎手的血腥畫面並沒而直接拍,而是用一組筆尖和被害人尖叫的快速蒙太奇表現。這手法乃是希區柯克在《驚魂記》中首創,是和審查制度周旋的妙招。

所以前面劉詩詩那段完全可以剪掉嘛,用這個作為第一場戲多好,這才是懸疑片應有的質感。

第二起

案發現場在場景設計上我認為是全片

最有想象力

一男子因將老母趕出家門而被千夫所指,他面對新聞鏡頭時說:「有種把我塞回去呀!」

結果他的屍體被「城市之光」浸泡在一個巨大的囊袋之中,裡面充滿了成分類似羊水的液體。他真的被「塞回去了。」

這一段的敘述採用的是一個小姑娘的視角,起初小姑娘一出現,會讓觀眾以為她是受害者,所以內心會一直緊繃著。等到小姑娘一抬頭看見半透明的囊袋,就一起被嚇了一跳。

第三起案件

比較無聊,一個司機亂停車導致消防車進不了小區,耽誤了救火鬧出人命。

這個司機就被「城市之光」燒死了。

此案在片中也是幾乎不佔篇幅,也就不多說了。

第四起案件

是讓網民投票決定一個無良律師的生死,只要網上有十萬人同意,律師身上的炸彈就會被引爆。

到這裡,鄧超飾演的主角方木一直處於「哎呀,我們又來晚了」的狀態,直到阮經天飾演的反派江亞(也就是「城市之光」)從幕後走到台前,兩人才開始真正的「鬥智斗勇」。

大家都看得出,導演的野心很大,想把江亞定位成

凱文·史派西在《七宗罪》里扮演的反派約翰·杜+《黑暗騎士》的小丑

的綜合體,同時還有

《死亡筆記》的夜神月

的影子。

我覺得導演對江亞住處的設計,還是花了一點心思的。那些巨大的

魚缸

,給人一種冰冷無情的感覺。

尤其是多次展現的大型海鰻,空洞洞的魚眼令人不寒而慄。

也與他之後把人囚禁在水池裡形成視覺上的對應。

再看看阮經天在審訊室里邪魅狂狷地笑了那麼久,我覺得他還是很賣力的。

但是光這麼笑是不夠的,一個好的反派要成立,要有他自己說得通的邏輯。約翰·杜、小丑、夜神月三個反派的

三觀完全不同

可惜的是,劇本粗暴地把這三者強加在江亞身上,使得這個角色自相矛盾

可惜的是,劇本粗暴地把這三者強加在江亞身上,使得這個角色自相矛盾

之前通過四起案件,想要把江亞塑造為一個「反英雄」的形象。他自稱「城市之光」,對那些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負面人物極端殘忍,在網路上被視為見義勇為的大俠。

按照這樣的劇情走向,之後江亞完全沒理由殺死某個無辜角色。否則還談什麼正義性呢?

但如果有人說,他內心就是邪惡的,所謂的「反英雄」只是他扮演的一個對外身份。

那麼這種情況下,又如何解釋他在居民密集區炸死律師呢?在公共場合造成那麼大的附帶傷亡和財產損失,對他假扮一個好人沒有任何幫助吧?

江亞自首后,被帶回警局接受審訊。

「反派主動自投羅網」

幾乎已經是所有懸疑片的標準套路了,導演這裡明顯是想學諾蘭的

《黑暗騎士》

那我們就先來看一下《黑暗騎士》是如何用鏡頭語言來高級地表達蝙蝠俠與小丑的角力。

那場戲里首先登場的是警長戈登,當他進入審訊室時,觀眾的是從小丑的視角來看戈登,彷彿戈登才是那個被審問的人。

接下來小丑的反打鏡頭中,他的背後全部處於陰影之中,只有一顆腦袋如鬼魅一般懸在半空,詭異至極。

然後小丑開始傳道他的歪理邪說,直到戈登不想再聽下去,起身離坐。

此時,小丑佔據上風。

但是突然之間燈光驟亮,顯示出蝙蝠俠其實一直都在。

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一幕,推翻了小丑在觀眾心中的強勢地位。

在接下來的對話中,蝙蝠俠一開始出於軸線的

左邊

,通常電影中左邊代表較強或者正確的一方。

小丑的觀點是,蝙蝠俠和他一樣,在周圍人眼裡都是怪胎。此時拍攝他的鏡頭逐漸

向左移動

此時諾蘭用了

越軸鏡頭

,使小丑出現在左邊,表示小丑漸漸再度奪回主動權。

你看,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調度,本身並沒有什麼複雜的拍攝技巧,但是不動聲色地左右了觀眾的認同感,非常高級。

最後小丑終於拋出他的邪惡計劃,原來他已經綁架了蝙蝠俠的愛人和好友,而蝙蝠俠只來得及救其中的一個,於是劇情向更緊張的方向前進。

那《心理罪》又是如何表現類似橋段的呢?

審訊戲鏡頭表現很單一,以正反打為主。要不是阮經天的賣力表演,這段真的非常冗長。

而且從劇情角度來說,阮經天在這裡自首毫無道理,他自己也沒有什麼目的。

結果還在審訊室里被自己老婆倒打一耙,哭得相當狼狽,將之前建立起來的高智商邪魅氣場消耗殆盡,最後還被莫名其妙地放了。

導演始終想learn from the best,但實際上對鏡頭語言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所以最終成果只能是畫虎類犬、東施效顰。

由於影片正在公映中,之後的劇情就不多劇透了。

對於懸疑類型片,鏡頭的設計是尤為重要的。因為它能傳遞很多不需要語言來解釋的信息,從而使觀眾接收到更多的弦外之音。如果靠嘴說太多了,反而沖淡了懸疑的味道。

文末福利一

旁友,《妖貓傳》看了嗎?

我們又來發福利啦!

上海市楊浦區翔殷路1099號

合生匯4樓中影國際影城

得票方式三選一

添加客服ktlfilmGuan根據提示完成互動即可參與抽獎。

中獎影迷將在12月30日20:00獲得通知

參與互動就有機會獲得喲!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