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早列入神農本草經的 上品中藥,滋補之力,少有可及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晒乾或蒸后晒乾,除去果梗及雜質。

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

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后,有香氣,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產地為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Advertisements

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乾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落葉木質藤本,除幼葉背面被柔毛及芽鱗具緣毛外余無毛;幼枝紅褐色,老枝灰褐色,常起皺紋,片狀剝落。

葉膜質,寬橢圓形,卵形、倒卵形,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3)5-10(14)厘米,寬(2)3-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部邊緣具胼胝質的疏淺鋸齒,近基部全緣;側脈每邊3-7條,網脈纖細不明顯;葉柄長1-4厘米,兩側由於葉基下延成極狹的翅。

雄花:花梗長5-25毫米,中部以下具狹卵形、長4-8毫米的苞片,花被片粉白色或粉紅色,6-9片,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6-11毫米,寬2-5.5毫米,外面的較狹小;雄蕊長約2毫米,花藥長約1.5毫米,無花絲或外3枚雄蕊具極短花絲,葯隔凹入或稍凸出鈍尖頭;雄蕊僅5(6)枚,互相靠貼,直立排列於長約0.5毫米的柱狀花托頂端,形成近倒卵圓形的雄蕊群;

Advertisements

雌花:花梗長17-38毫米,花被片和雄花相似;雌蕊群近卵圓形,長2-4毫米,心皮17-40,子房卵圓形或卵狀橢圓體形,柱頭雞冠狀,下端下延成1-3毫米的附屬體。聚合果長1.5-8.5厘米,聚合果柄長1.5-6.5厘米;小漿果紅色,近球形或倒卵圓形,徑6-8毫米,果皮具不明顯腺點;種子1-2粒,腎形,長4-5毫米,寬2.5-3毫米,淡褐色,種皮光滑,種臍明顯凹入成U形。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華中五味子 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常被誤認為本種作為中藥五味子代用品。除花特徵外,本種的葉通常中部以上最寬,葉背側脈及中脈被柔毛;外果皮具不明顯的腺點,種子較大等可以識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