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醫經方的世界:《傷寒雜病論》用的是何種脈法?

如果你看過中醫,一定對如下情形不陌生

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中醫,將手搭在你的橈動脈搏動處,許久,長嘆一聲,云:「唉,左右寸口脈弱,心肺兩虛也。」

崇拜老中醫的,會覺得老中醫高深莫測,心中富有懷疑精神的呢,則會覺得老中醫在故弄玄虛。

老中醫所用的脈法當然不是他自己編造的,而是一種傳承了幾千年的脈法:寸口脈法。

現在多數中醫使用的就是這種診法。

為什麼要獨取寸口呢?很多人會引用原題秦越人撰《黃帝八十一難》中的一句段話。

《難經》上云:

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意思是說,這個位置啊,是「手太陰肺經」經過的位置嘛。這個寸口呢,是手太陰肺經原穴的部位。這個原穴,叫太淵穴。手太陰肺經是從哪兒出來的呢?《靈樞·經脈》說:」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它下絡大腸,還循胃口,所以在太淵穴這個位置可以觀察胃氣的強弱;又因它上膈屬肺,太淵穴是「脈會」,臟腑氣血皆通過百脈朝會於脈,所以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能反映於寸口脈相。

這是《難經》作者的這麼一個推理過程。

這個太淵穴是脈會的說法最早也是這本《難經》說的,見於難經第四十五難。《難經》中的,「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難經》」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這本其實就是作者內經學習筆記。他學習了內經,遇到疑難了,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為什麼要獨取寸口啊?他就想這個寸口不就是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嗎?手太陰肺經不是和胃啊,肺啊,聯絡得很緊密嗎?所以摸這個「寸口」可以知曉人體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啊。

他是這麼想的,他這樣的想法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定論,且不論。反正他寫了書,把他的想法寫出來了。後來王叔和的《脈經》把這種想法進一步演繹了。他把這個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啊,分成了三段。摸哪一段,可以摸出那些臟腑的病來。他是這麼演繹的:

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

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後世的錦上添花那就更多了。王叔和、李時珍、張景岳、李中梓諸家的分配都不同。比如,李時珍,李中梓認為右寸可候肺胸中,王叔和則認為能候肺大腸,張景岳則以候肺心包。眾多醫家,有的曰甲臟腑如此,有的曰乙臟腑在此,一直在其中繞圈子。

中醫的脈診由此變得難以學習起來。大家分歧這麼多,又沒有確實的證據,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天才,大多數學醫人只能是「在心易了,指下難明」了。

《傷寒雜病論》時代的普遍的脈診方法是否就是「獨取寸口」呢?這恐怕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否則《傷寒論》序中也不會這樣寫:

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闋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在張仲景的時代,獨取寸口的脈診法並不是主流。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王忠鑫碩士對此做了很深的研究。他在論文《古遍診脈法整理與研究》認為,那個時代的主流脈診法是「遍診脈法」法。「遍診脈法」中的脈診不是診寸口一個部位,而是診全身上下九個部位(三部九侯),或者更多。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靈樞•衛氣》篇所記載的「十二經脈標本」脈法和《素問·三部九候論》篇所記載的三部九候脈診法。

「遍診脈法」隨著王叔和的《脈經》誕生,獨取寸口脈法的「發揚光大」,而逐漸失傳。為什麼「遍診脈法」會逐漸衰落呢?可能在於它的操作過程頗繁瑣,而寸口脈法較簡便,同時獨取一處脈而診周身之病很能誘惑人,獨取一處而診透臟腑的玄思亦教人著迷。

王忠鑫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寸口脈法這一變化從形式上看是變簡單了,但實質上卻變複雜了:由實在變為虛玄。由於獨取一處脈而診周身之病,需要診查的脈象變化內容必然是越來越複雜,古脈法所言脈象,只十餘種,後人則增為二十四種,《脈經》更增至二十七種,且有更增二種為二十九脈者。最後變成「在心易了,指下難明」,三人診一脈,甲曰弦、乙曰細、丙曰緊,其可操作性越來越差,結果成了「醫者,意也」的重要註腳。」

「遍診脈法」雖然在脈診部位上有明確的記載,但在具體的臨床應用上則言之不詳,為此我們已經很難知古遍診脈法的全貌。所幸的是王忠鑫先生經過考證,發現「遍診脈法」仍然保存在「土家族等少數民族醫學」理論當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下土家族的醫學書籍。

張仲景受到「遍診脈法」,尤其是「遍診脈法」中的「三部九侯脈診法」的影響是很深的,他的脈診,並非是僅僅去觸摸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經常是從頸總動脈搏動處,一直查到足背脛前動脈搏動處。

很多人以為這種脈診法很艱深,繁瑣,其實很樸素,簡單,實用。它雖然診脈的部位多,但診察的脈象卻很簡單實用和易於辨別,只需要分辨幾個基本的脈象,比如浮沉遲數粗細強弱就可以。這些基本的脈象很容易辨別,不會出現甲醫生辯為浮脈,而乙醫生辯為沉脈的情況。因此是符合臨床實際的,不同於獨取寸口脈法,在短短的一節橈動脈搏動處要分辨整整29種脈,讓人越摸越糊塗。

要想學會遍診脈法並不難,將解剖書上的人體重要動脈搏動處背下來即可。

附:知識小貼士

傷寒雜病論中的幾種脈象

凡脈大 、浮 、數 、動 、滑 , 此名陽也 ; 脈沉 、澀 、弱 、

弦 、微 ,此名陰也 。 」

--------------《傷寒論·辨脈法》

(寫作《步入經方的世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您對這個系列感興趣,敬請關注作者的頭條號,這不僅僅是對作者的鼓勵,而且也方便您及時閱讀這個系列後續的作品。同時其中也有很多內容有欠妥當之處,也請方家不吝賜教。)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