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排便習慣改變和體重下降,一定是大腸癌嗎?

文丨葯療君,編丨吳鵬藥師

最近常常看到有報道稱:如果有血便、排便習慣改變,或伴隨體重變化時要警覺有無大腸癌。大腸癌的確會出現類似的這些癥狀,但將這些癥狀與是否得了大腸癌划等號,似乎有點兒過於草木皆兵了。

首先是血便,引起血便的原因有很多,大多與肛門、直腸和結腸的病變有關;除了癌變,還可能與炎症、息肉、感染等因素有關。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大腸癌都有血便,只有那些距離肛門比較近的腸道癌變發生血便的可能性較多,而距離肛門比較遠的腸道癌變發生血便的可能性較少。這個道理也能解釋排便習慣改變的問題。

有些人得了痔瘡,以為血便都是由痔瘡引起的。其實不然,有痔瘡的人大便有血,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也就是說,得痔瘡的人也會得大腸癌,同樣不能大意。

Advertisements

其次是排便習慣改變,任何原因導致的腸道蠕動變慢,使糞便在腸道移動的時間變長,水分吸收過多,都會引起大便變干、變硬,從而改變排便習慣;反之亦然。一般來講,4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排便習慣改變多為功能性的,是由於生活習慣或者飲食習慣不佳引起的,不能以此作為懷疑大腸癌的依據;而40歲以上的人,卻要有所警惕。

至於體重降低,的確是大多數噁心腫瘤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但並非大腸癌所獨有,也並非腫瘤患者所獨有。比如某些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體重下降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大腸癌患者大都根本沒有任何癥狀!如果大腸癌已經出現了癥狀,可能已經不是早期了,所以絕對不能以癥狀是否出現,作為去醫院檢查大腸癌的依據。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呢?

Advertisements

首先要評估自己是否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即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或以上者:

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一級親屬為父母、子女、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惡性腫瘤病史);

3、本人有腸道息肉史;

4、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瀉、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

慢性腹瀉是指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慢性便秘是指近2年來便秘每年在2個月以上。不良生活事件史是指發生在近20年內,這些事件發生后對本人造成較大的精神創傷或痛苦。

如果確定了自己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該怎麼辦?

如果您的年齡超過了40歲(也有專家建議將年齡要放寬到20歲,而我國的標準是40-74歲),最好到有條件的醫院做一次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的檢查。而且以後每5年做一次這樣檢查,就會大大避免大腸癌對我們的危害。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