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家不吃味精了?

「從今天起,咱們家不吃味精了」也許你媽媽也正式宣布過這樣一件大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放棄吃味精?

難道味精有毒?

今天我們來解密關於味精的真相

「味精為何物?」

通俗的講,味精就是用小麥(玉米等糧食)澱粉經過微生物發酵,然後經過一系列的提取過程,最終產生的一種氨基酸,叫谷氨酸,並與鈉結合形成谷氨酸鈉。

鮮味廣泛存在於食物當中,主要來自食物中的氨基酸、有機酸、谷氨酸等元素。尤其蛋白質多的食物中含量更多,比如魚湯、海鮮。而味精的成分就是谷氨酸鈉,跟食物中的谷氨酸一模一樣。

「味精緻癌嗎?」

謠言!

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

只可惜,這純屬自尋煩惱。焦谷氨酸鈉並不致癌,只是沒有了鮮味。這也就是為什麼建議出鍋之前,再放味精的原因。並且科學家經過實驗研究,發現焦谷氨酸鈉不僅不是致癌物,還能提高人的記憶力。

Advertisements

儘管味精已經被證明是無害、無毒的,但是依舊不能放的太多,否則也會讓你很難受的,就像是鹽吃得太多一樣。

「味精該怎麼吃?」

既然已經知道了味精並非致癌物,那我們也不能肆意地使用味精。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幾個事情:

1、溫度太高時,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變為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沒有鮮味,所以做菜或湯要等臨出鍋時,再加入味精為最佳。

2、拌冷盤時,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冷盤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

如果做冷盤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冷盤之中。

Advertisements

3、炒肉菜時,不用放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4、放醋的食物,不宜加味精

酸性條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鮮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裡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甜味為主的菜裡面加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併產生一股異味。

【注意:不宜吃味精的人群】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食用味精並沒有大問題。但是有幾類人,專家建議還是少吃。

味精中含有鈉,和鹽吃得太多一樣的道理,過多攝入味精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孕婦、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總之,味精和鹽一樣,都是調味品,大家不用對味精感到恐慌,更不要聽信謠言,適度的使用,味精只會給我們的食物增添美味。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