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中央大街的舞女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在無意間收藏了許多小人物的生活印記,那些註定寫不進百度百科的隻言片語,也註定拼不起他們的生平,只能成就歷史的一段佐證,但還是要感謝這些佐證,就像感謝我們自己。

解放前的哈爾濱是個花花世界,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自然就有饑寒交迫民不聊生。寬街窄巷裡,熙來攘往的江湖過客,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正是最真實的民生景象。

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交際舞在上流社會和中產階層蔚然成風后,建造西式舞廳就成為投資家的熱門選擇,隨著中央大街的逐漸興起,越來越高級的舞廳開始向這裡集中。道里西十五道街的國際飯店就是其中相當受歡迎的一處歡場,幾經轉手,繁華不落。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央大街國際飯店(右一建築)

Advertisements

國際飯店主體建築共三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為舞廳。二樓舞池頗為寬闊,計有五百多平方米,號稱千人舞池。舞池周圍以十厘米厚的磨砂玻璃鋪成,下裝彩色燈泡,晶瑩奪目。大舞池旁邊有中池、小池、習舞池,中池、小池一般提供包場,習舞池配有專職教練員,免費教舞。有自己專屬的樂隊現場伴奏,也常會請一些當紅的歌星專場駐唱。當時有人形容道:「上也舞廳,下也舞廳。燈炫酒醉景如夢,琉璃琥珀鎖倩影。何幸!何幸!春宵一刻千金重。」

有了舞場,

自然就有了伴舞為業的舞女。

最開始的舞女多是白俄流亡來的姑娘,沒有錢逃去歐美,只能穿過漫漫西伯利亞荒原,翻越興安嶺的密林河流,最後來到陌生的東方之地,依靠身體或者舞技謀生。膚白貌美大長腿,自然是聲色犬馬中的焦點,只是燈光轉暗的時候,沒人在意她們的歡笑或者悲喜。然後跟著鬼子們的鐵騎,日本姑娘也來了,也許也懷揣著大東亞共榮圈的奢想吧,卻終是黃粱一夢。仲村代志就是其一。

Advertisements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中央大街國際飯店舞女身份調查表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國際飯店舞女仲村代志照片

調查表上的相片早已泛黃,不施粉黛的仲村代志看上去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女子,想來在當時的歡場也是不討喜的。讀過書,成了家,從世界頂尖都市東京來到哈爾濱。若不是時局驟變,應該還是會一直在地段街上的那家廠里安安靜靜地做著洋服裁剪女工吧。無奈日本戰敗,她只能以僑民的身份滯留於此,可誰還能對一個戰敗國的僑民和顏悅色,何況又是底層。一定是日子艱難又無工可做的情形下才有了這份國際飯店舞女的履歷。

從她初來的昭和十八年到她填表的民國三十五年,其實中間只隔著短短的三年時間,仲村代志也許還沒學好中國話,也許一直喝不慣舞廳的酒,也許仍沒交下什麼新朋友,然而,來不及了。這三年點燃了家仇國恨,飽含了刀光劍影,顛覆了前塵舊夢,也改變了她自己的一生。

若干年後,曲終人散,酒灑杯傾,仲村代志已不知所蹤,而國際飯店洗盡鉛華后仍有著自己的前程。很多時候,普通人是活不過一棟老建築的。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央大街,右一建築為原國際飯店

現在的「國際飯店」(招商銀行哈爾濱營業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桃花源里不見兵戎,個人的命運早已被寫進家國丹青。

對於尋常百姓,若這輩子的生平能夠隱在泰平盛世的文字間,藏在詩酒年華的描摹里,則再幸不過,雖無名垂青史之功德,卻能擁享一生之安穩。

自在地活著,正常地老去,就像仲村代志們夢想的那樣

……

城史文物館原創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