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努力詮釋人生的杏林醫者

———訪山西省人民醫院王俊平教授、劉萍教授夫婦

程瑞金 李麗軍

作為山西省醫學學科(消化專業)帶頭人,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王俊平教授總是忙於工作,以至於記者從約訪到見面前後間隔20多天,3月2日,記者與王教授的第一次見面還是在消化科的門診室。

王俊平的妻子劉萍教授,同樣也是醫學界的權威專家。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主任醫師,教授,山西省醫院名醫,九三學社社員。

王俊平、劉萍,他們不但是生活中的夫妻,因醫學而相識、相知、相愛,在工作上,他們更是密不可分的「戰友」。針對現有醫療條件中,諸多因醫療設備的先天性缺陷而導至患者病情加重的問題,夫妻倆勠力同心,發明了一系列醫療設備,獲得了一系列國家專利,既為醫學醫療設備的改進,提高治癒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病痛,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Advertisements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詮釋著人生的精彩。

王俊平,男,主任醫師,教授。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1961年12月出生,山西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天津醫科大學消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生。山西省醫學學科(消化專業)帶頭人。九三學社社員。《世界華人消化雜誌》主編和《中華內科雜誌》編委,天津大學出版社特約醫學編輯;全國肝臟病防治中心醫學顧問,中華醫學會山西分會消化學會委員,世界胃腸病學雜誌編委。

一系列榮譽是對他工作的認可和肯定。近年來,他先後榮獲山西省「科技奉獻」先進個人一等獎,333人才工程———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醫學專家,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共山西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並於2010年獲中國醫師獎……

Advertisements

為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走上了從醫之路

王俊平出生於長治的一個小山村,正趕上國家大飢荒的年代,生活條件非常差。在疾病與飢餓困擾的年代,一些鄉村醫生懸壺濟世的做法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在他看來,做醫生可以更多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漸漸地,學醫成了他人生的方向。高考制度一恢復,他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高考,並順利考上了湖南醫科大學。畢業后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成為了一名醫生。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面對現實中眾多患者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王俊平深深覺得其所學有限又匱乏。為了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名真正幫助患者解除病患的合格醫生,他又在天津醫科大學攻讀了碩士研究生,隨後又在華中醫科大學攻讀了博士學位。王俊平說:「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不知不覺,從醫30多年,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看到病人慢慢康復並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就是我最欣慰的。」

2010年3月28日,中煤集團華晉公司王家嶺礦發生透水事故。王俊平和很多優秀醫務工作者一樣,毅然而然地參加了救援工作。這是一場與死神的較量,與時間的賽跑,這是對生命的珍重,這是對信念的考驗。王俊平說:「這是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談到榮譽,他始終認為,榮譽只是國家和社會對自己工作的認可。把平凡的事努力做到最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實現對患者的承諾,就是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

他始終認為,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

在30多年的從醫生涯中,對醫生這個職業,王俊平有著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努力」。他說:「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探索新的術業,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更大限度地為人民服務。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

腸胃動力是維持人體正常消化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腸胃動力相關疾病甚多,包括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痙攣、便秘等消化系統常見疾病。除可引起反酸、燒心、呃逆、堵脹感、排便困難等消化系統癥狀,還可出現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而隨著臨床發現不少其它系統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肺心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腸動力功能紊亂,腸胃動力學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1998年,王俊平首次在山西省內開展了24小時動態測定胃食管功能,特別是多導測定食管、肛腸動力功能,填補了山西省胃腸動力研究的空白,大大提高了我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為該病的臨床正確治療提供了依據。

其開展的生物反饋治療慢性便秘的研究,更是開創了便秘治療的新領域,完成了《胃泌素及其受體拮抗劑對人胃癌細胞系作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及系列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腫瘤臨床》《天津醫科大學學報》《胃腸病和肝病學雜誌》《北京醫學》等多種專業期刊上。

在30多年的臨床實踐和醫學教學活動中,他先後發表醫學專業論文40餘篇,出版醫學專著35本。

夫妻同心,堅守醫療戰線

王俊平的妻子劉萍教授,同樣也是醫學界的權威專家。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天津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主任醫師,教授,山西省醫院名醫,九三學社社員。

劉萍於1983年7月畢業於長治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同年進入長治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工作。期間她認真工作,不斷要求進步,於1994年考入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婦產科學習並取得碩士研究生學位,畢業後進入山西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工作。曾多次在國家及衛生部婦科內鏡培訓基地(廣州、北京等地)研修學習婦科腫瘤診斷、婦科微創治療技術及正規、規範與國際接軌的介入治療及化學治療,並考取全國大型醫療設備B超上崗證書。

2010年秋,國家號召專業技術過硬的醫務人員報名參加支援新疆,已經超過要求年齡的劉萍本不在支援新疆的條件之列,惟一適合的條件就是她業務能力突出,技術一流和平時忘我的工作精神。然而最後前往支援新疆工作人員名單中,她的名字位列其中。

一些親朋好友得知這一消息后,都紛紛前來勸說:「你的事業幹得正歡,病源人脈這麼好,一旦離開如魚得水的工作環境,兩年後再回來,哪還會有人找你看病?」

劉萍也曾仔細考慮過自己的實際情況,家中父母都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需要照顧,愛人王俊平是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工作比自己還忙,自己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是否能勝任工作?

「選擇了醫生這個行業,救死扶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裡需要就要向哪裡衝鋒陷陣,不能有任何兒女情長,你放心去吧,不用操心家裡,我們能照顧好自己。」一輩子從事醫務工作的父母一席話,讓她鼓足了勇氣和信心。

經過短暫培訓后,劉萍踏上了援助新疆的行程。當時正是嚴冬季節,新疆當地氣溫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這是援助人員到達時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熱情好客的新疆人民為他們提供了嶄新的住宿條件。雖然工作場所條件有限,但並不像想象的那樣艱難,只是缺乏應有的專業醫護人員。劉萍到來之後一邊適應當地氣候環境,一邊投入到緊張的日常工作中,開始進行查房、手術等。

婦科手術風險較高,產科孕婦的治療就更加特殊。每個孕婦身後都關聯到幾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容不得半點閃失。劉萍清楚地記得,她做的第一台手術是救治一位孕婦,該孕婦在懷孕同時還查齣子宮肌瘤。已經先後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醫院就診。這些醫院的答覆均是二選一,終止懷孕先看好病再說。這位孕婦只好返回阜康市人民醫院就診。經過前期的仔細檢查后,劉萍在麻醉師和其他同志的配合下,為孕婦順利做了手術。需要兩台手術解決的問題,劉萍用一次手術就解決了。山西大夫成了大救星,解決了許多大醫院沒有解決的問題。消息一下子在阜康醫院內外傳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萍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全院上下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認可。院長親自找她談話並由全院職工表決通過讓她擔任副院長職務,成為支援新疆建設專家擔任該院領導第一人。

劉萍的愛人王俊平教授在聽說阜康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後的情況時,為支持她的援疆工作,便自費購買醫療設備並郵寄,幫助該院開展了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宮腔鏡微創手術等,給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為當地婦女帶來了福音。

劉萍一絲不苟、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讓周圍的同事十分佩服,更讓大家佩服的是她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她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一刀一剪不能馬虎,一針一線必須認真。」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將自己從醫多年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醫生,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她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藹可親的大姐形象和勤奮謙遜的敬業精神,得到大家的一致尊重和認可。為了不負援疆使命,為了早日改變邊疆地區落後的醫療條件,劉萍不遺餘力地向當地醫生傳授技術,幫助當地科室建立並完善了11項醫療制度,使其順利通過衛生部醫療質量萬里行檢查,並獲得了評審專家的充分肯定。

王俊平、劉萍,他們不但是生活中的夫妻,因醫學而相識、相知、相愛,在工作上,他們更是密不可分的「戰友」。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中,存在諸多因醫療設備的先天性缺陷導至患者病情加重的問題。為克服這些缺陷,夫妻二人共同研究,發明了國家專利「輸液液體恆溫箱」,解決了藥物本身及其輸注過程受高溫影響易降解影響藥效的問題;共同發明了國家專利「內鏡專用吸氧面罩」;解決了現在胃鏡檢查時氧氣面罩由於結構不合理存在不易固定,氧氣吸入效果差且鏡體存在摩擦損耗的問題;共同發明國家專利「多功能防滑脫胃管」,解決了現有胃管使用時易脫落,固定后不可移動且功能較單一的難題;發明了國家專利「卧床病人轉運平車」,解決了現有轉運平車轉運病人時存在費時費力且易損傷病人從而加重病情的問題。

這一系列的國家專利,為部分醫學醫療設備的改進,提高治癒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