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俱樂部里的重生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肖翊|北京攝影報道

責編:周琦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46期)

「我很不舒服,我不願別人看見我。」生病後陸蘭珍變得極度自卑,別人多看她一眼,她都覺得別人或許看出她是個癌症病人,會不自覺地用雙手捂在胸前。

陸蘭珍是名業餘話劇演員,2009年,48歲的陸蘭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這個18年煙齡、偶爾喝點、經常熬夜、認為死跟自己沒關係的女人,開始恐慌、不知所措,覺得癌症就是死亡。

她不敢照鏡子,不敢去浴池,和過去50%健康的老朋友、同學斷了聯繫。可是她還想看到準備考大學的兒子長大成家、生兒育女。經過一年多的化療,在志願者的介紹下,陸蘭珍成為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癌症康復學校第72期學員。

Advertisements

在康復學校里,每天晚上8點熄燈睡覺,早上6點起床練氣功,7點做早飯、吃粗糧,10點喝中藥,吃完中藥還「排排坐」分蘋果。三周的康複課程,從戲劇療愈、音樂療愈,到家屬的家庭護理以及生命臨終關懷等,教會了陸蘭珍們如何面對死亡和獲得重生。

一天晚上,和陸蘭珍同屋的4個人坐到桌前,開始分享自己的病情。感同身受的4人,在一夜的抱頭大哭后,決定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陸蘭珍所在的這期學員班裡,60%是乳腺癌患者,其次是肝癌、腸癌、肺癌,最年輕的35歲。學員們在結業時約定每年相聚一次。2011年的春節,作為班長的陸蘭珍組織第一次聚會,他們湊了3桌,每桌12人。第二年,只剩兩桌人,班裡所有的肺癌患者全部離世。到今年春節,一桌人都湊不齊了。「他們就是以這樣的速度離開我們。」陸蘭珍說,今年8月,她送走了同期康復班裡除自己外的最後一名患者。

Advertisements

今年是陸蘭珍抗癌的第8個年頭,她比生病前還忙。工作漸漸地讓陸蘭珍從患病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然而身邊一個個病友的離去,又一再提醒著她,死亡隨時會到來。

戲劇療愈將心理與戲劇結合,幫助患者抒發壓抑的情感,通過藝術表達的方式宣洩情緒。圖為由癌症患者自編自導自演的療愈戲劇《哎喲,不怕》排練現場。

「當我見到身患癌症的周校長(康復學校前校長,已離世)穿上舞鞋翩然起舞時,我震驚了,原來癌症患者還可以這樣活。」陸蘭珍回憶此前的情景時說道。抗癌8年後,陸蘭珍比生病前還忙。

「剛生病的時候,過紅綠燈我都怕,我怕走到中間變燈了,我跑不動。」戴蓉導演2012年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骨轉移,已經抗癌5年了。在這5年的間隙里,她編導了中國首部由癌症患者出演的戲劇療愈型話劇《哎喲,不怕》。

「在這裡,我不用假裝自己是個沒病的人。」化療后掉頭髮,陳女士就去理髮店跟理髮師傅說自己要演戲,把頭髮全都剪光了。女兒放學回來,接受不了媽媽的變化大哭起來。抗癌7年的乳腺癌患者陳女士在康復學校里選修了戲愈工作坊、形體課和朗誦課,每月去三次。

「看到開學時每天哭泣的學員,到結業的時候在台上高歌,和我一起共舞,我是最滿足的。」薛靜是一個60歲生日時還想去做拉皮的宮頸癌患者。康復兩年後,她成為康復學校的全職志願者,吃住在學校,一周回家一天,無報酬。

醫學上,把5年看成癌症的「痊癒期」,醫生統計癌症患者治療成功與否,一般都是談5年生存率。俱樂部里的癌症5年生存率超過75%。

「我現在忙得沒有時間生病。」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創建者袁正平也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37年前,結婚第7天的袁正平被診斷出晚期惡性淋巴瘤,直接從新房到病房。他病癒后創辦的癌症康復俱樂部作為由癌症患者組成的非政府自救互助組織,成立28年裡已累計舉辦康復營100期,短期愛心夏令營236期,各類培訓班90期,3萬多人次參加學習,10多萬人次參加興趣小組,累計受益人群超過20萬人。

抗癌6年半的喉癌患者封先生現在每天花3個小時鍛煉身體,每天刷3萬步。經歷了失聲的痛苦后,封先生改掉了過去不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喝酒、不喝太燙的茶、不吃油炸的食品,當然饞了也偷偷吃點。封先生在康復學校里除了學會了接受不完美、保持好的心態之外,還學會了使用食道發聲。「我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當他在戲劇療愈的舞台上用食道發聲說出這句台詞時,激勵了不少台下的患者。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