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治痛風!已故國醫大師的秘方:泄濁湯、代茶飲,消病症

之所以說「世界上沒有一方根治的特效藥」,是因為葯不對症。

彭堅 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1948年生,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湖南省政協常委,知名中醫臨床家。出生於湖南著名的中醫世家,畢業后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長期從事中醫教學與臨床。著有《我是鐵杆中醫》。

朱良春(生卒:1917年8月-2015年12月14日) 國醫大師

*《彭堅湯方實戰錄》、《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朱良春》、院長在線(present-wired)綜合

1彭堅教授醫案及用方思路

周某。男,45歲,廣東南海人。2013年初診。患者得痛風病8年,經常複發,每發作則右腳拇趾關節處紅腫疼痛,吃西藥別嘌醇,兩三天後可以緩解。

近年來,發作越來越頻繁,尿酸始終偏高。今天中午發作,疼痛難忍,痛處紅腫,不能按壓。察之面色紅潤油亮,舌紅苔黃膩,脈滑。

處方:土茯苓60g,萆薢30g,薏苡仁30g,威靈仙30g,秦艽15g,澤瀉15g,赤芍15g,澤蘭15g,土鱉蟲12g,黃柏15g,蒼朮15g,忍冬藤30g,蜈蚣2條,百合30g,車前子30g。 7劑。

服上方后,當天痛止,第二天腫消。吃完后檢查,尿酸已經降至正常。

囑咐患者注意飲食清淡,少吃含蛋白高的食物,每天用百合30g、車前子30g,泡水當茶喝。一年多來痛風未發作,尿酸未升高。

用方思路

泄化濁瘀湯是國醫大師朱良春20世紀90年代創製的治療痛風的方劑。原方共9味葯:以土茯苓、萆薢、威靈仙、秦艽、薏苡仁、澤瀉祛濕排濁,赤芍、澤蘭、土鱉蟲活血化瘀。

方中以土茯苓、威靈仙、萆薢3味為主葯,3葯合用,有顯著的排尿酸作用。我常加忍冬藤協助土茯苓清熱解毒,加蜈蚣助土鱉蟲止痛,加黃柏、蒼朮清熱燥濕,加百合、車前子潤肺利尿。感覺療效更好。

百合、車前子是我從病人那裡得到一個民間驗方,患者每次發作時煎服一二劑,即大量排尿,病情很快能夠控制。後來得知,百合含有秋水仙鹼,車前子利尿作用強大,這可能是這首單驗方能夠發揮作用的道理。這首單驗方簡單易行,尿酸高患者可以每天當茶喝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

2朱良春:治療痛風,應堅守「泄化濁瘀」這一法則

由於痛風之發生,是濁瘀為患,故應堅守「泄化濁瘀」這一法則,審證加減,濁瘀即可逐漸泄化,而血尿酸亦將隨之下降,從而使分清泌濁之功能恢復,而趨健復。

這也說明:痛風雖然也屬於痹證範圍,具有關節疼痛、腫脹等痹證的共同表現,但濁瘀滯留經脈,乃其特點,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葯籠統施治,則難以取效。

3朱良春:我治痛風常用的處方用藥

我治痛風常用的處方用藥:土茯苓、萆解、苡仁、威靈仙、澤蘭、澤瀉、秦艽是泄濁解毒之良藥,伍以赤芍、地鱉蟲、桃仁、地龍等活血化瘀之品,則可促進濕濁泄化,溶解瘀結,推陳致新,增強療效,能明顯改善癥狀,降低血尿酸濃度。

曾取以上藥物製成「痛風沖劑」,經六年來系統觀察,大多數病例在服藥2~3天後,癥狀有顯著改善,繼續服用,可以獲愈。

經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實驗證明,用痛風沖劑對因微結晶尿鈉所致大鼠實驗性痛風觀察,給葯組2小時后大鼠的足跖腫脹的消退,顯然比模型組要快,與秋水仙鹼組比較,在消腫方面,痛風沖劑並不遜於秋水仙鹼組。毒性試驗證明:痛風沖劑對人體是安全可靠的。目前正在作2期臨床觀察,以便申報新葯。

至於蘊遏化熱者,可加清泄利絡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蠍、蜈蚣、延胡索、五靈脂以開瘀定痛;漫腫較甚者,加僵蠶、白芥子、陳膽星等化痰葯,可加速消腫緩痛;如關節僵腫,結節堅硬者,加炮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結開瘀,既可軟堅消腫,亦利於降低血尿酸指標。

如在急性發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解之用量,並依據證候之偏熱、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熱通絡;或加制川烏、草烏、川桂枝、細辛、仙靈脾、鹿角霜等以溫經散寒,可收消腫定痛、控制發作之效。

體虛者,又應選用熟地黃、補骨脂、骨碎補、生黃芪等以補腎壯骨。至於腰痛血尿時,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錢草、海金砂、芒硝、小薊、茅根等。

例1:夏某,男,55歲,幹部,1988年3月14日就診。

主訴:手指、足趾小關節經常腫痛,以夜間為劇,已經5年,右手食指中節僵腫破潰,亦已兩年余。

病史:5年前因經常出差,頻頻飲酒,屢進膏粱厚味,兼之旅途勞頓,感受風寒,時感手指、足趾腫痛,因工作較忙,未曾介意。以後每於飲酒或勞累、受寒之後,即疼痛增劇,右手食指中節及左足拇趾內側腫痛尤甚,以夜間為劇,即去醫院就診,作風濕性關節炎處理,曾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葯,疼痛有所緩解,時輕時劇,終未根治。

兩年前右手食指中節僵腫處破潰,流出白色脂膏,查血尿酸高達918μmol/L,確診為「痛風」,即服用別嘌呤醇、丙璜酸等葯,症情有所好轉,但因胃痛不適而停服,因之腫痛又增劇,乃斷續服用,病情纏綿,迄今未愈。

檢查:形體豐腴,右手食指中節腫痛破潰,左足大趾內側亦腫痛較甚,入暮為劇,血尿酸714μmol/L,口苦,苔黃膩,質襯紫,脈弦數。右耳翼摸到2枚痛風石結節,左側亦有1枚。

診斷:濁瘀痹(痛風)。

治療:泄化濁瘀,蠲痹通絡。

處方:土茯苓60g,生苡仁、威靈仙、葎草、虎杖各30g,萆解20g,秦艽、澤蘭、澤瀉、桃仁、地龍、赤芍各15g,地鱉蟲12g,三妙丸10g(包煎)。10劑。

3月25日二診:葯后濁瘀泄化,疼痛顯減,破潰處之分泌物有所減少,足趾之腫痛亦緩,苔薄,質襯紫稍化,脈細弦。此佳象也,葯既奏效,毋庸更張,繼進之。上方去三妙丸,加炙僵蠶12g,炙蜂房10g。15劑。

4月10日三診:破潰處分泌已少,僵腫漸消,有斂愈之徵;苔薄,襯紫已化,脈小弦。血尿酸已接近正常,前法續進,並復入補腎之品以善其後。上方土茯苓減為30g,去赤芍、葎草,加熟地黃15g,補骨脂、骨碎補各10g。15劑。

10月5日隨訪:手足指、趾之腫痛,迄未再作。

例2:郭某,男,57歲,農民。

2000年1月7日初診:確診痛風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均已多年。雙手十指變形,左手小指有痛風結石,全身關節酸痛,近日足趾突發紅腫熱痛,故來就診。納可,便調,舌紅絳、苔黃濁,脈弦,此濁瘀阻絡,有化熱傷陰之徵,治宜泄化濁瘀,養陰清熱,通絡定痛。

處方:

(1)青風藤、土茯苓、澤蘭、澤瀉、豨薟草、炒元胡各30g,生地20g,沒藥、赤白芍各15g,炙蜂房、炙地鱉蟲各10g。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2月8日二診:既往曾用激素未相告,用中藥后擅自將強的松每日4片突然停服,故痛反劇,腫不消,口乾、痰多,二便正常,苔中白膩,舌紅,脈弦。前法損益。

處方:

(1)穿山龍50g,土茯苓、豨薟草、青風藤、澤蘭、澤瀉、金蕎麥、炒元胡各30g,徐長卿、沒藥、地龍、赤芍、炙僵蠶各15g,皂刺、地鱉蟲、當歸各10g,甘草6g。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3月14日三診:葯后腫痛緩解,舌紅,苔白膩,脈弦滑。激素已撤除,原法出入。

處方:

(1)穿山龍50g,雞血藤、土茯苓、威靈仙、金蕎麥各30g,徐長卿15g,制川烏、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g,鳳凰衣8g。30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隨訪已趨緩解,囑忌食含嘌呤類食物如各種豆類、海魚、動物內臟、菠菜等及酒,多飲水,仍每日服益腎蠲痹丸2包,以期鞏固。

【按】長期使用激素者,在改服中藥的過程中均需遞減,不可驟停。方中用穿山龍,且所用劑量甚大,據筆者使用體會,似有替代激素的作用,而無激素的副作用;金蕎麥則為良好的祛痰化瘀、清熱消炎藥。

例3:張××,男,70歲。

1999年11月10日初診:雙手指關節腫痛月余,伴晨僵1小時,左手中指關節嚴重紅腫熱痛,猶如胡蘿蔔,活動受限,二便調,納可。查:UA

666mmol/L,ENA總抗體陽性,WBC 3.67×10 /L,ESR 56mm/h,Cr

15.6mg/L,舌紅,苔薄白中裂,脈細小弦。此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痛風,不易速解。治宜蠲痹通絡,佐以泄化濁瘀。

處方:

(1)穿山龍、雞血藤、威靈仙、生黃芪、青風藤、澤蘭、澤瀉、土茯苓各30g,生地黃20g,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g,鳳凰衣、甘草各6g。7劑。

(2)益腎蠲痹丸4g×21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3)痛風沖劑9包×3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11月20日二診:葯后關節腫痛減輕,口乾,二便正常,但遇寒痛劇,舌脈同前。複檢:血尿酸540mmol/L,原法續進。

處方:

(1)穿山龍、豨薟草、雞血藤、土茯苓、威靈仙各30g,制川烏、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g。7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11月27日三診:近有低熱T37.8℃左右,便溏,神疲,心悸,夜寐不安,ESR 28mm/h,脈細澀。此症頑固,常有反覆,原法續進。

處方:

(1)穿山龍、雞血藤、威靈仙、鹿銜草、葎草、土茯苓、懷山藥各30g,白薇、地骨皮各20g,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g,甘草6g。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12月11日四診:低熱漸除,神疲,納可,寐不實,舌苔白膩,脈細小數,原法續進。

處方:

(1)上方加炒苡仁、夜交藤各30g。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

12月25日五診:腫痛已消除,惟神疲、低熱未已,需耐心服藥,方能痊癒。

處方:

(1)上方30劑。

(2)痛風沖劑9包×10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後服。

(3)益腎蠲痹丸4g×90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隨訪已愈。

被痛風所折磨的朋友值得看看本文,十分科學,一些提醒值得借鑒,如果您是醫師也可以結合專家醫案來豐富自己哦!

更多此類專業級健康資訊,請微信搜索:

Gydsys ↑↑↑長按可複製,關注我們,隨時問病、獲取醫師指導!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