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談藥物陰陽

陰陽轉換大法

1.任何事物陰陽的屬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隨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的。

2.應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療的患者為基本參照物,而後立藥物的陰陽,而不是以藥物本身去立陰陽。

3.藥物陰陽的確立是以藥物的濃度、氣與味的厚薄、溫度為基本變數展開的。

4.陰陽在藥物中的體現是以量變而變的,具體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在一個太極中,陰陽平衡時,陰是陽的二倍或者陽是陰的二倍,比如陰是陽體積的二倍,而同時陽又是陰質量的二倍等等......

5.改變物質的量就將改變了物質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範圍內)。

陰陽法則

陰陽各自有不同的運動規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應因性而辨,因辨而用如味之薄者為清陽,清陽出上竅:味之厚者為濁陰,濁陰出下竅如氣之厚者為陽;氣之薄者為陰。因有氣之薄者為陰,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

Advertisements

陰陽轉變凡此種種,陰陽不在藥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陽則陽,人使之陰則陰,至此則葯無有陰陽矣,至此可知為何滋陰寒涼一派,與火神一派,用藥天差地別而能各自取效,而後輩仿之則不效而多出偏,實未得真傳也。

以山藥為例

從《易經》的角度,考察山藥的功效,山藥色白,這是因為它富含坎水的成分;山藥里含有粘絲,此是水山蹇卦,裡面也含坎水的成分;所以,山藥肯定具有補益坎水--也就是補腎的功效。

粘絲屬於水山蹇卦,當然也有艮卦的成分,而山藥,生長在沙地里,它的生長環境也充滿了艮卦的氣息,所以,山藥必含艮土的成分---也就是,它其實有一定的補胃的功效---尤其是在胃陰不足時,山藥簡直就是無比的良藥。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說,山藥是補脾胃的;現在從《易經》的角度來看山藥補脾胃的不傳之秘:

Advertisements

1、如果胃陰不足或胃火過旺,就象一塊沙地缺很多水一樣,山藥效果會很好,而且用量要大。如果胃氣不足甚至胃寒,就象沙地本身水分還可以,但是,氣場不夠,此時用山藥,雪上加霜!

2、山藥具有多量的坎水成分,而人體的坤土,屬於濕土,需要一定量的坎水;所以,倘若脾虛表現在脾陰不足,正如土壤的濕度不夠,那麼,山藥確實是健脾的---坤土作為濕土,並不需要多量的濕氣,而是一定量的就可以,所以,此時山藥的健脾量需要少---量大補不了脾。

如果脾氣不足,就象濕土的氣場不夠強,濕氣過多了些,此時用山藥去健脾,也正如雪上加霜。現在,你知道山藥健脾健胃的用法了吧---可不能僅僅見著健脾健胃,而就對它大力推崇。

對於山藥作為補腎葯推薦,而並不建議大家用它來健脾健胃,因為上述那麼細節的東西,大家肯定是無法判別清楚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