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話餃子

我們春節吃餃子是一個傳統,而這個傳統的來源於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名機,南郡涅陽(今河南南陽,一說河南鄧縣穰東鎮)人。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正值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動蕩時期。戰火連綿加上疫病流行,導致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凄慘景象。據《傷寒論·序》稱,自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以來,未及十年,仲景家族二百餘口中,就有三分之二因染疾病而死去,其中死於傷寒者達十分之七。張仲景處於如此嚴重的事實中,感慨之餘,立志發憤鑽研醫學。於是埋頭鑽研《內經》、《八十一難》、《陰陽大論》等古代醫學專著,同時博採眾方,經過數十年嘔心瀝血的研究,張仲景終於寫成了《傷寒雜病論》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臨床醫學名著,被後世稱為「醫聖」。

Advertisements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的時候,正趕上冬至,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耳朵都凍爛了。回到家鄉南陽后,由於張仲景的醫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來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他依然挂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為此他特地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因為麵皮包好后,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他讓自己的徒弟在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舍葯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葯就是「祛寒嬌耳湯」。

Advertisements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碗湯,兩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葯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為了慶祝新年,也為了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早上吃。後來漸漸地,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為這事爭吵了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也是冬至。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大家為了紀念他,從此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現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一到節氣這天就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有上百種造型和餡料。幾乎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還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