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世家——李鴻章

文 / 嘉非

說起李鴻章,可謂無人不識,無人不曉,他是晚清名臣中對中國政治、軍事、外交影響最大的一個人。近代以來,世人對其評價搖擺在「傑出的外交家」和「賣國賊」之間。尊敬他的人稱他為「李中堂」、「李合肥」、「李傅相」,一般民眾稱呼他為「李大架子」,鄙視他的人稱之為「李二先生」、「漢奸」。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曾評說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他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俾斯麥」。史海沉鉤,向前回溯,李鴻章就和他處的時代一樣複雜難解。穿越歷史迷霧,我們今天把真實的李鴻章娓娓道來。

李鴻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進士,授編修。咸豐間編練淮軍,鎮壓太平軍。同治時先後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他開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成為洋務派首領並建立北洋海軍。卒謚文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進士家族背後的「宅男」和一口井

李鴻章的祖父叫李殿華,他屢試不第,在家耕讀,「自給有餘」,這是典型的耕讀之家,比曾國藩、左宗棠家條件要略好一點。用現在的話說,李殿華叫作「宅男」,居然50年不進城,這也應該和他科舉不如意有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鴻章也是「草根」出身,只是到了父親李文安考中進士做官了之後才有所好轉。他小時候吃苦頗多,在後來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李鴻章也說:我們祖父當年非常窮,過年的時候來要賬的絡繹不絕,祖父沒有辦法就只好和親友借錢,慢慢的親戚也厭煩了,不願借錢給我們。如今,很多傳記中都說李鴻章出身於「地主」家庭,其實晚清的「地主」並不全是財大氣粗,有的僅是能自給自足,比一般農民稍微富裕一點而已。但也正是因為自己的仕途不通,李殿華對子女的督導更加嚴格。

在望子成龍的心態之下,李殿華對最小的兒子李文安十分嚴格。中國古時的教育觀在此可見一斑,如果自己不成器,或科舉仕途不如意,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雖然天資一般,自號愚荃,但李文安「剛方厚重」,「事親至孝」,為人比較寬厚,待父母特別孝順。為了出人頭地,長長父輩們的「威風」,李文安一面自己苦讀,一面開館授徒。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家自李文安后出了一共三位進士,他自己,長子李瀚章、次子李鴻章。「一門兩代三進士」的輝煌經歷,在李殿華這個「宅男」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下得以實現。

李鴻章與家人合照

除了李殿華這個「宅男」教子有方,李家的成功傳說中還有一口神秘的井。在李家村子里的這口井,據說是明代一個姓熊的官員開鑿的,叫做「熊磚井」。有人說,正是這口井給李家帶來了鴻運。自李文安后,李家人才輩出,這口井也抹上了神秘色彩。

不僅要拼爹,還要拼爹的哥們兒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是李家發跡過程中一個關鍵性人物。李文安1834年中舉,1838年考中了進士,後來在刑部任職,官至督捕司郎中。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監獄,我們看「監獄風雲」系列電影,知道這可不是一個好玩兒的地方,監獄長也大多是凶神惡煞。然而李文安不一樣,他是個「人人點贊」的監獄長。他剛直不阿,清正廉潔,還是個工作狂,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生怕冤枉一個好人。他對囚犯特別好,不僅嚴禁獄卒肆意毆打囚犯,還親自到監獄里看囚犯的伙食情況,嚴禁缺斤少兩。除了工作嚴謹認真外,李文安更是一個心底善良的人。犯人生了病,他總會及時讓人診治。因為工作認真負責,他在任期間,監獄里沒發生過一例意外死亡的惡性事件。

李鴻章和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安與晚清名臣之一的曾國藩還是「同年」,他在1838年和曾國藩一起考中了進士。晚晴官場,除了親緣、地緣關係,也就是親戚、老鄉關係外,最重要的就是「同年」關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同學+老鐵。那時全國一屆考上進士的也不過只有200多人,因此大家關係都很好,結成緊密的關係網路。除了同年之外,這倆人個性也很像。李文安將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了,沒有時間去巴結領導,而且十分較真,領導不喜歡,提拔的也慢。曾國藩和他差不多,倆人都有點認死理,一根筋,工作很認真,都不算天資聰穎,但都很勤奮,這些原因讓兩個人特別投緣。後來李文安讓兒子李鴻章拜「鐵哥們兒」曾國藩為師。曾國藩「北漂」時期收的弟子很少,而李文安的兒子李鴻章是個特例。這說明了什麼呢?至少有這麼幾點:1、李文安很有眼光,看得出曾國藩日後要有大的成就,當時曾國藩只是個中下級的京官,做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還沒有做到部級高官;2、李文安和曾國藩關係不一般;3、曾國藩也很有眼光,看得出李鴻章是個可造之材。用現在的話說,李鴻章時代也是個「拼爹」的時代,李文安外表木訥,實際上是大智如愚,他的超前眼光和提前布局成就了兒子的輝煌人生。

李中堂「背後的女人」李鴻章還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他的母親出身貧寒,是李殿華從路邊撿回來的。當時李殿華外出辦事,看到路旁有一個被遺棄的姓沈的女孩,這個女孩當時患了天花,就把他帶了回來。因為李殿華懂醫術(晚清的很多士大夫都懂醫術),就給這個女孩診治,後來果然治好了,只不過臉上留下了許多麻點。後來,這個女孩成為李家一員,在李家打雜,她沒有像大家閨秀一樣纏小腳,臉上還有麻點,長得很一般。李文安心底很善良,很關心這個無親無故的女孩,兩個人日久生情,就結為夫妻。表面上,這看上去與中國傳統的門第觀念相違背,但事實說明,李文安的選擇是非常英明的。這個女人非常能持家,而且為他生了六男二女(六男:李瀚章、李鴻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李昭慶),可謂門丁興盛。她還很長壽,活到了83歲,隨著兒子的官運亨通,她也享盡了榮華富貴,去世后被追封為一品侯夫人。

這個老太太不僅能持家,而且還非常有福氣,生養的兒子們大多十分有出息。老太太的二兒子李鴻章本在湖廣總督府衙,突然有天接到調任,要到直隸做總督。輾轉遷移,千里迢迢,老太太年事已高,受不了顛簸之苦啊。正在難受之時,新任湖廣總督走了進來,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說:母親大人,你不用去直隸啦,繼續留在武昌好了,我來給您盡孝。定睛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大兒子李瀚章。原來朝廷任命的新任湖廣總督是李瀚章。周圍鄰居聽說這件事都羨慕的不得了,說:「人家李家是總督換防而老太太不用換防」。李鴻章和母親感情也很深,後來到了京師以後,經常給母親寫信報告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學習情況。

從「小天才」到晚清名臣李鴻章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謚號「文忠」,因其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又被人稱為「李二先生」。他本名章桐,後來為什麼改名呢?是因為他的父親後來對他有很高的期望,想讓他「鴻圖大展,文章經國」,所以改名為鴻章。李鴻章果然以後能大展宏圖,施展自己的才華,經國濟民。至於他字「少荃」,我們知道,他的父親字「愚荃」,可見他很仰慕自己的父親。其實弟兄幾個都很崇拜自己的父親,所以李瀚章號「筱泉」,李鶴章號「季泉」,都是從自己父親的號引申出來的。李鴻章六歲就進入家館棣華書屋學習。他少年聰慧,先後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為師,攻讀經史,打下紮實的學問功底。 少年李鴻章就顯得天資聰穎。話說李鴻章5、6歲這年,有一次他在池塘邊玩耍,學堂一位姓周的老師恰好來洗澡,順手把衣服掛在樹杈上,隨口吟到:「千年古樹為衣架」,李鴻章聽到后馬上接了一句:「萬里長江做浴盆」。可見李鴻章從小就思維敏捷,才華橫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20歲的李鴻章在廬州府學被選為優貢。時任京官的父親望子成龍,函催鴻章入北京,準備來年順天府的鄉試。鴻章謹遵父命,毅然北上,並作《入都》詩10 首,以抒發胸懷。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這首詩氣度不凡。左宗棠有封侯夢,其實李鴻章也有「封侯」的夢想。他的封侯道路相對於左宗棠要平坦一些,不過也付出了很多艱辛。根據專家的推算,李鴻章的身高大概是1米83左右,可謂身材魁梧,1米83在晚清普遍營養不良的人群算得上是鶴立雞群了。因此李鴻章有一個綽號:「李大架子」,當然既是指李鴻章身材魁梧,也是說他架子較大。在外國人的描述中,李鴻章的身材要比一般中國人高大。

李鴻章的家鄉安徽廬州是一個小地方。因為安徽設省是在是在康熙年間,廬州商業不發達,讀書的風氣也不是很濃厚。但是從李鴻章之後,這個地方開始批量產出大量人才,很多成為晚晴民國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商人等等。「淮軍」和「淮系」成為左右中國政壇的重要力量。1874年,李鴻章晉陞為文華殿大學士,位居大學士之首,清代不設宰相,文華殿大學士已是事實上的宰相。清代乾隆之後,只有兩個漢人享此殊榮。一個是徐桐,另一個就是李鴻章。封侯夢想終於成真。他動情地寫下這樣一副對聯:已無朝士稱前輩,尚有慈親喚小名。朝中已沒有人比自己更尊貴了,只有父母面前自己還是個孩子。李鴻章終於可以告慰自己老實厚道的父親和勤勞耐苦的母親了。

李鴻章故居雕塑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