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大全——浮郄穴:急性胃腸炎、便秘、麻木等

浮郄穴位位置圖

圖解浮郄穴位的位置

【浮郄穴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腘橫紋外側端,委陽穴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穴位解剖】 在股二頭肌鍵內側;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布有股后皮神經,正當腓總神經處。

穴名解說

【浮郄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名解】浮,陽也、氣也。郄,孔隙也。浮郄名意指膀胱經經氣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質為委陽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因吸熱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經氣血性本寒濕,即使吸熱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氣態物也少,如從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浮郄。

【穴位含義】膀胱經經氣在此升至天之天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循膀胱經上行並散熱冷降。

Advertisements

【功能作用】清熱降溫。

按摩浮郄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急性胃腸炎、便秘、麻木、股腘部疼痛;髀樞不仁、霍亂轉筋、下肢麻痹等。

【作用功效】浮郄穴,清熱降溫、舒筋通絡。

【臨床運用】現代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便秘,膀胱炎,尿瀦留,髕骨軟化症,腓腸肌痙攣等。

【穴位配伍】浮郄穴配 承山穴治療下肢痿痹;配尺澤穴、上巨虛穴治療急性胃腸炎;配承山穴、崑崙穴治療臀股麻木、小腿攣急。

【治療便秘的穴位】主要穴位:天樞穴、大腸俞穴、上巨虛穴、支溝穴;

【治療氣秘者】浮郄穴配中脘穴、太沖穴;治療虛秘者:配脾俞穴、氣海穴;治療冷秘者:配神闕穴、關元穴;治療熱秘者:配合谷穴、曲池穴。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Advertisements

【療法原則】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針刺方法】浮郄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小腿放散。

【艾灸方法】浮郄穴艾條溫灸10~15分鐘,浮郄穴,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