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分析痛風的病因病機

中醫理論分析痛風的病因病機

中醫理論認為,痛風的病因病機,主要在於人體正氣不足,陰陽失調, 濕熱痰瘀等病理產物聚於體內,留滯經絡;復因飲食勞倦,房事不節,感受外邪,內外合邪,氣血凝滯不行,故發生痛風。

1、濕熱 居外潮濕,淋雨涉水,感受外濕,積 漸日久,郁而發熱,或脾運不健,水濕內聚,釀生濕熱。濕熱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2、痰濁 飲食不節,嗜食膏梁厚味,積熱既 久,熏灼津液為痰,痰濁留滯經絡,一旦為外邪觸動,氣血愈加凝滯不通,則發為痛風。

3、瘀血 濕熱、痰濁久滯體內,必影響氣血運 行,不惟血瘀氣滯,而且瘀血氣滯又可為濕熱濁膠結之外,凝聚之所而成為痛風,為實證,是最常見的病理因素。

4、正虛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痛風雖以 濕熱、痰濁、瘀血為常見病理因素,但諸邪之能久羈人體,實緣於正氣之不足,或因房事不節,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或因脾虛失運而水濕停聚,或因氣鬱傷肝,肝 失流泄,氣機痹阻,氣滯血瘀,亦臨床所常見。

南通市良春醫藥研究所朱琬華和蔣熙提出痛風的醫論如下:

《外台秘要》:「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涉於冷水,或立濕地,或扇風取涼,或卧坐當 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污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治法以辛熱之劑,疏散寒濕,發腠理,其血得行,與氣相和,其痛自安。然亦有多種,治法稍 異。」

《丹溪心法》:「痛風者,四肢百節走痛,方書謂之白虎歷節風證是也。 大率有疾風,熱風,血虛。因於風者,小續命湯;因於濕者,蒼朮、白朮之類,佐以竹瀝;因於痰者,二陳湯加酒炒黃芩、 羌活、蒼朮;因於血虛者,當歸、川芎之類,佐以紅花、桃仁。大法之方:蒼朮、川芎、白芷、南星、當 歸、酒黃芩,在上者加 羌活、威靈仙、桂枝,在下才加牛膝、防已、木通、 黃柏;若血虛宜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桂枝、威靈仙。凡治痛風,取桂枝味淡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葯主痛處。」

《證治要訣》:「筋骨疼者,俗呼為痛風,或痛風而遊走無定,俗呼為走 注風。並宜烏葯順氣散,合煎復元通氣散。因地仙丹或青龍丸,未效,用大防風湯,或五積散調乳香末」。

《景岳全書》:「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

《赤水玄珠》:「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稱為走注疼痛及歷節風之類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稱為痛 風及白虎飛屍之類是也。」

《醫門法律》:「痛風一名白虎歷節風,實即痛痹也。」

《醫學正傳》:「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之謂之白虎 歷節風,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命之耳」。

南京理工大學醫院的谷家立、黃雲採用「澄本清流」法治療痛風,介紹 了以下經驗和體會。

(1) 急則治其標,化濕泄濁解毒祛其邪

① 清流泄濁祛其毒。

② 溫經通絡化寒濕。

(2)緩則治其本,疏肝健 脾益腎絕其根。

① 疏肝理氣,暢達三焦。

② 益氣健脾,升清降濁。

③ 益腎化氣,泄毒消瘀。

作者結合臨床實踐認為,本病之標為濕毒內滯,閉阻經絡,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關鍵所在。就其本而 言,或因於肝鬱氣滯,三焦壅塞,或因於脾運失健,清濁不分,或緣於腎氣虧虛,氣化失責,致濁毒流注於關節經隧。治療痛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因濕毒 內聚是發病的關鍵因素,故急性期應重在泄濁解毒,祛邪迅速外出,以終止本病的發作。在緩解期則應配合疏肝理氣、益氣健脾、助腎化氣、為濕毒之外出創造條 件。

痛風病人,日常應多飲白開水,節制飲食,調適情緒,勞作有度,在此 基礎上,亦要積極治療諸如高血壓、心臟病及血液病等相關疾病,方能獲和滿意的療效。

安徽省銅陵縣人民醫院採用葛根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現報告如下。

葛根《神農本草經》謂:「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超陰氣,解諸 毒。」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辨證屬痹症範疇。其臨床表現急性期以單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熱痛為主症,多屬熱痹。慢性期以關節腫大、僵硬或畸形為主症,故多屬痛痹。 該院陳雙四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重用葛根合四炒丸加味。

葛根治療的作用機理,與葛根能擴張心腦血管,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對體內尿酸的排泄有關。

上海市中西結合醫院趙北琳專文介紹了著名老中醫奚九一教授研製的痛風 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經驗。

奚九一教授提出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以「脾腎兩虛,內濕致痹」的觀點,並以健脾護腎社濕為治則,用自擬「痛風靈」治療,頗有見地。

崔公讓教授學術觀點

崔公讓教授認為痛風發病應分主因與副因:主因為腎陽虛脾氣虛,五穀 精華不得氣化;副因濕邪內蓄,郁而化熱,血脈瘀阻,經絡凝閉。治應:痛風關節炎發作期以清熱祛濕為主;發作後期以化瘀通絡為主;痛風關節炎發作后臨床癥狀 控制應溫腎陽健脾陽化瘀通絡固其本。臨床分為三型:

濕熱血瘀型:關節紅腫疼痛,皮膚髮紅髮熱、組織腫脹,全身發熱,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尖紅、苔黃 厚,脈數而有力。治療應清熱解毒化瘀祛濕:「痛風靈1號」。

血 瘀型:關節發紫發暗,痛疼腫脹減輕,組織發硬加重,舌質紫暗,脈弦數。治療應以化瘀通絡為主:「痛風靈2號」。

脾 虛血瘀型:此型多見於久病反覆發作的病人,面色黃白,體質虛弱,關節痛疼較輕,肌肉僵硬較重,脈多細數,舌質淡苔薄白。治療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為 主:「痛風靈3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