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目眩還耳聾,古代醫家這樣治療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曾稱美尼爾病。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膜迷路積水的一種內耳疾病,以突發性眩暈、耳鳴、耳聾或眼球震顫為主要臨床表現,眩暈有明顯的發作期和間歇期。多發生於30至50歲的中青年人。關於梅尼埃病的確切病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很明確。目前比較公認的是,內淋巴吸收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耳代謝障礙、病毒感染等導致內淋巴水腫。

而早在古代,就有醫者對「耳眩暈」作出研究和解釋。《全生指迷方·眩暈》描述其發病狀態是「目眩旋轉,不能俯仰,頭垂不能舉,目不能開,開則不能視物;或身如在車船上,所見之物,皆顛倒搖動,身如騰雲,足如履空,飲食即嘔,胸中怏怏,眼花不定。」對於其根源,張仲景、張景岳、朱丹溪等古代名醫都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Advertisements

1、無虛不作眩

古代有醫者認為,虛是耳眩暈的根源,「無虛不作眩」,「上虛則眩」。《靈樞·海論》里記載:「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張景岳強調「無虛不作眩」,認為「眩暈一症,虛者居其八九,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之一二耳」;宋《聖濟總錄·風頭眩》認為:「五臟六腑之精華,皆見於目,上注於頭。風邪鼓於上,腦轉而目系急,使真氣不能上達,故虛則眩而心悶,甚則眩而倒卧也」,「上虛則眩」;《景岳全書·眩暈》「頭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涉於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陰中之陽虛也。陽中之陽虛者,宜治其氣……陰中之陽虛者,宜補其精……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虛者,猶當以兼補氣血為最。」「夫疲勞過度,下虛上實……皆令人眩暈」。

Advertisements

2、無痰不作眩

痰致眩暈,有虛痰之眩和濕痰之眩。對於痰飲眩暈的治療,當以張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為總綱。元朱丹溪《丹溪心法·頭眩》記載:「頭眩,痰夾氣虛併火,治痰為主,夾補氣葯及降火藥。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又有濕痰者,有火痰者。濕痰者,多用二陳湯;火者,加酒芩,夾氣虛者,相火也,治痰為先,挾氣葯降火,如東垣半夏白朮天麻湯之類」。張子和《儒門事親·頭風眩》「夫婦人頭風眩運,登車乘船,亦眩暈眼澀……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可用瓜蒂散吐之」。

3、風火作眩

風火眩暈,又有虛火之暈和實火眩暈之不同,其中尤以肝風、肝火為病最急,風升火動,兩陽相搏,上干清空,證見:眩暈、面赤、煩躁、口苦,重者甚至昏撲;脈弦數有力,舌紅苔黃。正如《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指出:「所謂風氣勝,而頭目眩暈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

《雜症會心錄》:「曷言乎火運也?如房勞則火起於腎,暴怒則火起於肝,思慮則火起於脾,兩耳磬鳴,兩目昏黑,上重下輕,眩仆卒倒,脈象細弱,無非動亂勞擾,虛火為用,蓋火藏則清明內持,動擾則掉搖散亂,此虛火之暈也。若實火眩暈者,其人必強健,其症必暴發,其渴必引飲,其脈必洪數;其嘔吐酸苦水之味,運稍定;其飲食寒冷之物,運稍緩;其大便燥結解后,運稍止,無非風火相搏,濕熱為害。蓋有餘則上盛而火炎,壅塞則火熾而旋轉,此實火之運也。治虛火者,宜六味湯,逍遙之屬,滋陰以制火,舒肝以養脾;治實火者,宜三黃湯、竹葉石膏湯之屬,清降以抑火、辛涼以瀉熱。所謂虛火可補,實火可瀉也」。另外,對風火眩暈的治療,《醫家心法·眩暈》主張:「內經所云徇蒙招尤,目冥耳聾,過在足少陽、厥陰。似屬風火為災,苟非不足而治得其法,或清或解,可不終劑而愈者也。」

4、血瘀致眩

關於「瘀血致眩」的觀點,明·虞摶在其《醫學正傳﹒卷四﹒眩運》中說:「外有因墜損而眩運者,心中有死血迷閉心竅而然,是宜行血清經,以散其淤結。」提出「血瘀致眩」之論,認為多種因素導致血瘀不行,瘀血停聚胸中,迷閉心竅,火郁成邪,發為眩暈。行血清經,散其瘀結,則眩暈可愈。可惜未能引起後學者的足夠重視,僅論及外傷血瘀致眩之一說。

關於「耳眩暈」症,古人各有各見解,無論是虛、痰、風火,還是血瘀,其理論基礎對於現代醫學對於梅尼埃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的學習和借鑒意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