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到底講什麼?


老子五千言《道德經》自古就被認為是玄之又玄的上乘之作,鮮有人能真正入得其門徑,領略其深奧智慧。其實,整部《道德經》無外乎就講了兩個字而已——道與德。現在我們常常用「道德」二字作為評判標準,道德是做人的底線,也是做人的最高價值。那麼,老子所講的「道」與「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全世界只有一個道,這個道,不只道家在講,儒家也講,諸子百家也講。這個道,就是《易經》的道,叫做易道。一般人都說《易經》有兩大組成部分,一個叫義理,一個叫術數。其實還有第三部分,除了義理、術數之外,還有一個就叫道德。解釋《易經》中的道德部分,老子是領軍人物。《道德經》是老子的專著,從頭到尾都是他的口氣,一氣呵成,講的就是兩個字——道德。

Advertisements

老子所講的道德是什麼呢?就是他假設宇宙有一個本體,叫做道,這個本體是永恆存在的,是在地球沒有形成以前就有的,這是老子給我們最大的啟發。道在宇宙當中,永恆存在。植物會死掉,動物會死掉,礦物被開採以後被製作成各種東西,但是宇宙的這個道,始終是不變的。《易經》告訴我們,宇宙中有不易的部分,就是道。可是,道既看不見、摸不著,也聽不到、聞不著,那怎麼辦?很簡單,就是從人的行為來看。所以老子說,道之在天地叫做道,在人身上就叫做德。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道,沒有道,人就活不了。既然有道,就看要不要把它發揚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道中來,最後也會回道中去。如果我們表現得合乎道的要求,那麼就叫上德;如果表現得不合乎道的要求,那就叫失德。所以,德就是要求我們按照自己身上原有的道去發揮。其實,佛家一再講,做人要明心見性。性就是人性,人性是道賦予我們的。道賦予狗的,是狗性;賦予貓的,是貓性;賦予豬的,是豬性;賦予植物的,是植物性;賦予人的,就是人性。我們的表現合乎人性,合乎自然規律,就有德。有德之人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得道高人。為什麼叫得道高人呢?就是因為把道通通發揚出來了。如果沒有這樣做,很顯然就是失德。

Advertisements

人一定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人生的結果,就是我們一再講的自作自受。可是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把好處留給自己,這是不對的。老子不否認我們有是非,也不否認我們要講仁義,他只是提出一個跟一般人非常不同的看法:是非的判斷標準,要看合不合道。歷朝歷代,都有很多人假借仁義之名,來行不仁不義之事。這樣的例子太多。滿口仁義道德,做出來的事情卻是卑鄙齷齪的。

現在我們不是沒有是非觀念,而是是非的標準已經失靈,已經違道了。所以老子要我們及時地返璞歸真。當然,這都要靠道德。老子的書,就用道德來命名,可見他對此非常重視,我們要好好領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良心學堂微信公眾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