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真能餓死癌細胞嗎

幾毛錢的小蘇打就能餓死癌細胞,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癌症竟這樣被攻克……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8月2日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雜誌《eLife》上的一項採用碳酸氫鈉(小蘇打)治療肝癌的研究成果,並以「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中國醫生攻克癌症難題」等為標題,引來巨大轟動。

小蘇打就能治癌症,又方便又便宜又易得,一下擊中了人們焦慮的心,可事實究竟如何?真如許多人想象的那樣,買瓶可樂就能治癌嗎?

鹼性體質不能靠吃

在採訪中,多位腫瘤專家告訴本報記者,這次研究成果有積極意義,但被媒體誇大了。而「小蘇打餓死癌細胞」這種說法不科學、不嚴謹,甚至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連胡汛教授也不得不公開表態:目前只是初步研究,離終極目標還很遙遠。

Advertisements

被媒體稱為「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療法本名為「TILA-TACE療法(靶向腫瘤內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用於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的中晚期治療。

TILA-TACE的治療原理至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對給肝臟腫瘤供應養分的動脈血管進行阻斷,二是加入化療藥物,三是使用小蘇打。物理介入(阻斷血供)、化療和小蘇打共同作用,方能取得效果,在治療中,小蘇打只起輔助作用。

注射小蘇打水,是為了去除癌細胞中乳酸分解出的氫離子,使癌細胞無法充分利用葡萄糖,從而加速癌細胞死亡。並非一般概念上的「餓死」,且治療中主要靠化療藥物的作用。

專家表示,此次被媒體大張旗鼓報道的治療方法,目前僅是小樣本臨床研究,只有40例,離大面積臨床使用還有很大差距。此外,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只進行了單中心試驗,未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由多個醫院的研究者按同一方案進行的試驗,其數據說服力遠高於單中心試驗。

Advertisements

正如研究團隊所說,「還需要更嚴格的、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來鑒定其臨床療效」。

一個小樣本的專業試驗,為何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教授、博導王晨光對本報記者說:「當下頗有一些人倡導鹼性水能改善體質,這與鹼性水背後利益集團的操作有密切關係。甚至有人稱,人有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分,所有病都是由酸性體質造成的,所以人體需要補充弱鹼性水來中和。這些都是謠言,但流傳已久了。」

多位醫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體有強大的酸鹼調節能力,始終處在動態平衡的狀態,在健康狀態下,吃的食物不會改變人體的酸鹼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特例叫酸中毒,這是一種生理異常——腎臟和肺無法使人體的pH值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酸中毒通常是由某些嚴重的疾病或中毒導致的。酸中毒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緊急醫療救助,不過它和吃「酸性食物」沒有半點關係。

不用看文獻就能當科學記者

王晨光說:「除了群體心理、文章結論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眾缺乏科學素養,此外一些媒體記者也缺乏專業、嚴謹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

近年來,某些媒體為了「搶新聞」「抓眼球」,導致「標題黨」盛行、過度誇飾、以偏概全等現象。部分媒體在報道時,缺乏責任心和專業精神。一方面,部分記者對自己所報道的領域缺乏了解,總犯一些低級的常識性錯誤;另一方面,記者未深入採訪,對有爭議的研究亦未多方核實,故稿件中常有誇張和臆測的成分。

科學新聞雜誌社總編輯、《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特約記者賈鶴鵬說:「大多數所謂科技記者都是這樣的,即便報道科學成就,也從不需要看論文,因為報道的目的是宣傳,不需要搞清楚這項科研到底是怎麼回事。」

後來,賈鶴鵬結識了「科學與發展網」的創辦人戴維·迪克森,才知道規範的科學新聞是啥樣。

戴維·迪克森讓賈鶴鵬明白,作為一個科技記者,「需要讀文獻、需要找同行評議、需要判斷科學家說話的可靠性、需要確定一項研究的真正意義……這些都是非常大的挑戰,但要想成為一個專業的科學記者,這些都是基本功」,可有多少中國記者真的在這麼做?

賈鶴鵬表示,在當下中國,成為科學記者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

現有教育體制難培養科學精神

據2015年第9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為6.20%,比2005年的1.6%提高近3倍,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實現了「十二五」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超過5%的目標。

然而,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評價道,6.2%的比例難以讓人信服。他認為,目前「如果按嚴格的標準,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我國公眾比例可能連1%都不到」。

方舟子表示:「這十幾年來不能說中國科普工作沒有進展,但要說有了什麼實質性的改觀,卻也難以讓人信服。……比如十幾年前我就在科普轉基因,批評國內輿論對轉基因的妖魔化,而十幾年後還在做著同樣的事。」

王晨光認為,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誤會,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科學素養較高,其實這種看法並不准確。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正走向大眾化,而公民科學素養的提升速度卻遠低於學歷提升速度。這表明,學歷和科學素養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學歷提升未必能帶動科學素養同步提升。科學素養的核心應是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主要內涵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目前,我們的教育體制很難培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一方面,學生認為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絕對正確,從而排斥其他觀點,更不敢提出質疑;另一方面,學生只記住老師和書本教給的結論,而不問其來源和前因後果,不知道科學結論需要證明、推理和判斷。有的孩子考試拿高分很在行,對生活中的科學常識卻一無所知。

缺人才、缺資金,科普怎麼搞

王晨光表示,從學校到社會,中國離有科學素養的大國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不是你上完大學,讀完博士,就有科學素養了。一個具有科學素養的人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而且要掌握科學方法,具有科學精神,有分辨科學與偽科學的能力。否則就不能算是有基本科學素養。」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搶購板藍根、搶購碘片、搶購食鹽等事件,無不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面對一些明顯的科學謬誤,太多人不加質疑地相信、追捧、盲從。

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的負責人姬十三曾向媒體表示:「目前國內科普人員隊伍很龐大,但是能直接面向公眾做科學傳播的人員卻很少。」

「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也說:「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能把問題講清楚的,變成科普的語言和傳播方式就更難。需要有這方面的專家和團隊,也需要有這方面的專門群體。」

在我國,科普事業自身發展仍困難重重。科普人才缺乏,科普資金不足,專職科普人員待遇普遍不高,民眾的科普設施匱乏。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媒體缺位。目前我國開展科學報道的媒體仍是極少數,各地晚報、晨報、日報、都市報等幾乎都沒有設置科學新聞的版面,也沒有專職的科技記者。

期待第三次科普熱潮

葉培建提到,希望媒體加大科普報道的力度,「不要哪個問題吸引眼球,或者聳人聽聞就去傳播,要多傳播一點科學知識。另外,我們文藝工作者也可以學習國外的做法,他們就會把科學知識拍成電影,比如《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我們這方面做得不夠。」

新中國成立后,曾出現過兩次科普熱潮。

第一次是在1949年至1956年,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發行,點燃了幾代人對科學的熱情。

第二次出現在1978年粉碎「四人幫」后。科普圖書大量出版,科普創作欣欣向榮,《迎接新的技術革命》在1984年進入十大暢銷書之列,當時報紙僅4至8版,卻紛紛開闢科普專版。

可到今天,50多歲的《十萬個為什麼》仍是最火的科普讀物,它的經久不衰暴露了現實中優秀科普讀物乏善可陳的局面。

有人批評道:「社會公眾主動接觸科學的熱情,還不如上世紀80年代。」於是,「能夠餓死癌症的小蘇打」再一次暴露出國民科學素養的短板。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對「十三五」期間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實現跨越提升作出總體部署,並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

科學素養,已被提到國家戰略的層面,但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它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紮實工作。

文/彭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運營人員: 靳美晨 MZ0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