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反覆難愈?那是因為您不懂,值得收藏的肩周炎治療(上)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肩關節周圍炎的治療,由於篇幅太長影響閱讀,故分為上、下兩篇。有些圖片為人體解剖示意圖,如果引起您的不適,敬請諒解!

如果您喜歡我們帶給您的健康知識小乾貨,請關注我們或搜索微信公眾號 昱銓健康工作室。感謝您的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好動力。您有健康方面的小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我們會針對您的問題發送相關的健康小知識。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尤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40-65歲,幾乎每5個40歲以上的中年人就有一人發病。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中醫藥對肩關節周圍炎治療有廣闊的前景,目前有關肩關節周圍炎的中醫藥治療機制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中醫藥治療主要通過針灸、推拿手法、辨證施治、拔罐、穴位注射和小針刀等手段,扶正祛邪、疏筋活絡而達到治病的目的,並能達到西醫非手術療法同樣的療效,即改善局部微循環,促使炎性反應物代謝與排泄,松解粘連等提供自身修復的有利條件。不同方法的共同作用都是終止肩周炎「炎症滲出→粘連形成→疼痛加劇→活動減少→肌肉萎縮」的惡性循環,建立「疼痛緩解→活動改善→粘連解除→滲出吸收→功能恢復→組織復原」的良性循環。患者就診中突出的表現是疼痛與功能障礙,所以消除疼痛、解除功能障礙是治療肩周炎的關鍵。

我們先來介紹小針刀療法:

【針刀應用解剖】

1.肩關節前外面

肩關節前外面主要為肱二頭肌。肱二頭肌長頭起於肩胛骨的盂上結節,通過肩關節囊,經肱骨結節間溝內穿過下降,肱二頭肌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兩頭在下部合成一個肌腹,共同止於橈骨粗隆。作用:屈肘關節,當前臂處於旋前位,能使其旋后。

肩關節解剖結構示意圖(前面觀)

2.肩關節後面

(1)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起於肩胛下窩,止於肱骨小結節。作用:上臂內收和旋內。

(2)岡上肌 岡上肌起於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最上面。神經支配:肩胛上神經。作用:外展肩關節。

(3)岡下肌 岡下肌起於岡下窩,止於肱骨大結節中部。神經支配:肩胛上神經。作用:肩關節外展,外旋。

(4)小圓肌 小圓肌起於岡下窩的下部,止於肱骨大結節最下面。神經支配:腋神經。作用:上臂后伸。

肩關節解剖結構示意圖(後面觀)

3.肩關節滑液囊

岡上肌腱和肩峰之間有肩峰下滑液囊。在關節囊與三角肌之間有三角肌下滑液囊。外層是三角肌,起自鎖骨外1/3前緣、肩峰尖與其外側緣及肩胛岡嵴,包繞肩關節的上、前、后和外面。向下收縮變窄成肌腱,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

肩峰下滑液囊和三角肌下滑液囊示意圖

4.肩袖

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與肩胛下肌在經過肩關節前方、上方、後方時,與關節囊緊貼,並有許多腱纖維與關節囊相交織形成肩袖。

肩袖結構示意圖

5.喙突

喙突上有5個解剖結構,喙突外1/3為肱二頭肌短頭起點,喙突中1/3為喙肱肌,喙突內1/3為胸小肌起點。喙突外上緣為喙肩韌帶,喙突內上緣為喙鎖韌帶(錐狀韌帶和斜方韌帶)。

喙突5個部分解剖示意圖

6.結節間溝骨纖維管道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通過關節囊內,關節囊滑膜在肌腱的表面包繞,形成結節間溝滑液鞘,經結節間溝穿出后,滑膜附著於囊外。在肱骨結節間溝部,由肱二頭肌長頭滑液鞘、肱橫韌帶和肱骨結節間溝共同形成一個骨纖維管道。於肱橫韌帶損傷、粘連、瘢痕形成后,可引起肱二頭肌長頭在骨纖維管道內通過困難,導致肩關節功能障礙。

結節間溝骨纖維管道結構示意圖

【針刀治療】

(一)治療原則

依據軟組織損傷病因病理學理論和軟組織損傷病理構架的網眼理論,肩周炎是由於肩關節周圍廣泛的粘連、瘢痕引起的肩關節功能障礙和臨床表現,其病理構架的病變關鍵點就是臨床體征中所出現的壓痛點,為此,筆者根據針刀醫學的肩周炎病理機制及針刀醫學精細解剖學及B超檢查的結果,設計了肩關節「C"形針刀松解術式治療肩周炎,取得良好效果。

(二)操作方法

1.第一次「C"形針刀松解術

(1)術式設計從肩胛骨喙突中點橫行向外經肱骨結節間溝,再向後最終到達腋窩皺摺上方5cm的連線,恰似一個橫型「c」形,從前到后,「c"形線上分佈有肱二頭肌短頭起點——喙突點;肩胛下肌止點——小結節點;肱二頭肌長頭腱結節間溝的骨纖維管道部——肱骨結節間溝點;小圓肌止點——肱骨大結節下面

(2)體位端坐位。

(3)體表定位喙突點,肱骨小結節點,肱骨結節間溝點,肱骨大結節後面。將選定的治療點用記號筆標明。

(4)消毒在施術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後鋪無菌洞巾,使治療點正對洞巾中間。

肩關節「C」形針刀松解術術式示意圖

(5)麻醉輕度患者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每個治療點注葯1ml;中、重度患者由麻醉師操作,在臂叢麻醉下進行。

(6)刀具 I型4號直形針刀。

(7)針刀操作

肩關節「c」形針刀松解部位(A)

①第1支針刀松解肱二頭肌短頭的起點——喙突頂點的外1/3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直達喙突頂點外1/3骨面,縱疏橫剝3刀,範圍不超過0.5cm。

②第2支針刀松解肩胛下肌止點——肱骨小結節點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小結節骨面,縱疏橫剝3刀。範圍不超過0.5cm。

③第3支針刀松解肱二頭肌長頭在結節間溝處的粘連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結節間溝前面的骨面,先用提插刀法提插松解3刀,切開肱橫韌帶,然後順結節間溝前壁,向後做弧形鏟剝3刀。

④第4支針刀松解小圓肌止點——肱骨大結節後下方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達肱骨大結節後下方的小圓肌止點,用提插刀法提插松解3刀。

肩關節「C」形針刀松解部位(B)

⑤術畢,拔出針刀,局部壓迫止血3分鐘后,創可貼覆蓋針眼。

(7)注意事項

①麻醉選擇除輕度患者(肩關節功能無明顯障礙的患者)外,中、重度患者需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做針刀松解,一是針刀松解較徹底,二是針刀術後手法很容易松解殘餘的粘連和瘢痕。如果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松解和手法,尤其是強行手法松解粘連,容易引起骨折和肩關節脫位。

②喙突處松解喙突頂點範圍只有0.8cm左右,但卻有5個肌肉、韌帶的起止點,針刀對肩周炎的喙突松解部位位於喙突的外1/3處,以松解到肱二頭肌短頭的起點。如果在中1/3或者內1/3松解,則難以起效,還可能引起其他組織的損傷。

③防止頭靜脈損傷。頭靜脈起於手背靜脈網的橈側,沿前臂橈側、上行至肘窩,在肱二頭肌外側溝內繼續上行,經過三角肌胸大肌間溝,再穿鎖胸筋膜匯入腋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在做肱骨小結節處肩胛下肌止點松解及肱骨結節間溝處肱二頭肌長頭起點松解時,表面是頭靜脈的走行路線。預防頭靜脈損傷的方法是先摸清楚三角肌胸大肌間溝,旁開0.5cm進針刀,嚴格按照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即可避免損傷頭靜脈(圖11 -9)。

頭靜脈走行方向示意圖

2.第二次針刀松解岡上肌、岡下肌止點的粘連瘢痕

(1)體位 端坐位。

(2)體表定位肱骨大結節頂部及後部。將選定的治療點用記號筆標。

(3)消毒在施術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後鋪無菌洞巾,使治療點正對洞巾中間。

(4)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每個治療點注葯1ml。

(5)刀具 I型4號直形針刀。

(6)針刀操作

肩周炎第二次針刀松解

①針刀松解岡上肌止點在肱骨大結節頂部岡上肌止點處定位,刀口線與岡上肌肌纖維方向一致,針刀體與皮膚呈90°角,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針刀經皮膚、皮下組織,筋膜,直達肱骨大結節頂部骨面,在此縱疏橫剝2-3刀,然後調轉刀口線90°,在骨面上鏟剝2-3刀,範圍5mm。術畢,拔出針刀,局部壓迫止血3分鐘后,創可貼覆蓋針眼。

②針刀松解岡下肌止點在肱骨大結節後部岡下肌止點處定位,刀口線與岡下肌肌纖維方向一致,針刀體與皮膚呈90°角,按針刀四步進針規程進針刀,針刀經皮膚、皮膚組織,筋膜,直達肱骨大結節後部骨面,在此縱疏橫剝2-3刀,然後調轉刀口線90°,在骨面上鏟剝2-3刀,範圍5mm。

③術畢,拔出針刀,局部壓迫止血3分鐘后,創可貼覆蓋針眼。

未完待續.......

本文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小黃醫師刪除!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