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麻編織,家族手指上的傳遞

絲絲縷縷的麻線纏繞編織加上根根動物的羽毛,

便成為毛麻編織的擺件供大家觀賞,

簡單而純樸的生活日常

母親傳給女兒,一代一代,

像人間的親情伴隨技藝的傳承得以傳遞。

王海瑩,津藝毛麻編織手工技藝第四代傳承人,與丈夫研究出改性玻璃纖維雕塑,作品《黃河老漢》榮獲了2015年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百花杯」金獎,獲得了工藝美術界最高獎項的肯定。

津藝毛麻編織手工技藝始於1910年,創始人尹張氏,她父親曾經做過麻袋麻繩生意,她從小就和長輩學會編織的小技法。經常在家裡做一些小手工藝品。後來做的多了,就開始送人或者售賣換一些零用錢,這種手工技藝就這樣做了起來。

一件毛麻編織的作品從最初的挑選麻布,到漂洗染色,再到設計草圖,繪製樣板,纏繞編織,縫合組裝,全部手工完成。在她手中,普通的麻線可以變得很神奇,在沒有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她雙手翻飛,很快就可以將一團麻線編織成一條小辮兒。這就是她家族傳承的技法——五線六線纏繞編織法。

Advertisements

設計草圖,優化選材,縫合、粘接、組裝是津藝毛、麻編織手工技藝的關鍵步驟。

編織、纏繞、趕壓:將各種麻線用特有的技法纏繞編織在版紙、卡紙上。王海瑩家族傳承的「純手工編織法」和「五線、六線纏繞編織法」,至今無外人掌握。其發明的纏繞、編織、趕壓工具,更是得心應手、獨具特色,使得編織效率倍增。

手鉤、手編、打結:如果需要裝飾的,還要用麻線,運用手鉤、手編、打結、拉花等各種家族傳承的獨特手工技藝,製作出各種花樣、花型。

縫合、粘接、組裝:最後用麻線縫合、粘接、組裝、訂製成一體,製作出各種惟妙惟肖的花鳥、動物、人物和吉祥圖案造型。

編織成型的作品經過防腐秘方的染色,加入中草藥使染后的麻纖維不掉色而且自然亮麗經久不變,還防止鼠蟲危害,即使經歷了十幾年的風霜,作品依然亮麗如新。

Advertisements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麻也是人類使用比較早的一種草本植物,

當傳統編織遇見現代藝術,便可美不勝收。

絲絲縷縷的麻線纏繞編織,在這一家人的手指上伴隨著親情傳遞下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