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到底是什麼?危險嗎?

腔隙性腦梗塞,又稱腔隙性腦梗死,也是腦梗死的一種,因為它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的癥狀,因此,可以說是一種影像學(CT、核磁共振等)的診斷。

它指的是大腦深部的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或者動脈粥樣硬化或者糖尿病等病變的影響下,發生病變,導致血管腔閉塞,從而該小動脈供血的區域的腦組織因為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在CT或者核磁MRI上就會顯示為異常的信號,稱為腔隙性梗死。

因為這些大腦深部的小動脈都非常的細小,是腦動脈的分支中的末梢,它供血的範圍也非常非常小,僅比它的館腔大一些,所以腔隙性梗死的面積也都非常小,直徑在0.2-15mm之間。

也因為這些終末的深部小動脈非常多,因此腔隙性梗死也多數都是多發性的。

Advertisements

因為動脈的特點,深部、細小、末梢,所以在病變的情況下,比較容易閉塞,所以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非常高,它能夠佔到腦梗死的20%~30%。

因為腔隙性腦梗死的面積都非常小,多數情況下都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是如果腔隙性腦梗死的部位在非常重要的神經傳導通路上,也會引起一些癥狀,但通常癥狀比較輕微、比較局限,通常會有單純運動性的偏癱,或者單純感覺功能障礙等。

不過因為腦組織有一部分替代代償功能,所以非常小面積的腦梗死,周圍組織的代償功能得以很好發揮的話,通常不會有遺留癥狀。

總體上來說,因為腔隙性腦梗死的面積非常非常小,危險性不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