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走進俄羅斯——聖彼得堡

圖文/劉愛麗(Ailly)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終於走進了聖彼得堡,走進了這座我嚮往已久的俄羅斯歷史、文學、藝術殿堂,走進了這座被稱為"英雄城"的城市,近距離欣賞保存下來的皇宮庭院、教堂與建築,見證這個戰鬥民族的英勇和驕傲。這就是普希金筆下的青銅騎士像,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為紀念彼得大帝所建,豎立在十二月黨人廣場上。

1703年,年輕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沿著涅瓦河來了直通大海的芬蘭灣,在三角洲上的兔子島修築起了堅固的彼得保羅要塞,組建了俄羅斯史上第一支海軍,用大炮為俄羅斯爭得了打通歐洲的波羅的海出海口。繼而在四周一片汪洋、荒無人煙的沼澤上,依仗著沙皇的強權和暴力,進行了一系列俄羅斯史上最龐大複雜的工程和最豪華的宮殿的建設,並遷都於此,命名為聖彼得堡市,俄羅斯也迎來了輝煌的彼得帝國時代。如今這裡保存下來的、承載著俄羅斯輝煌文化藝術成就的建築、歷史和文化遺迹,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Advertisements

要塞共有6座大門,其中東北向與彼得格勒島毗鄰的彼得大門為凱旋門式,是彼得時代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座凱旋門式建築,建於1707-1708年。門上裝飾著聖徒彼得雕像,門拱上方為取自《聖經》故事的木雕刻、浮雕以及重達1069公斤的俄國國徽--雙頭鷹。門兩側壁龕內各裝飾著一尊女神雕像,分別象徵著國家的智慧和彼得大帝的英明。大門的整個裝飾頌揚了俄國對瑞典的勝利。

彼得保羅要塞依島的天然輪廓而建,呈凸出的六角形,6座棱堡和兩個三角堡由6座障壁(棱堡之間的牆體)連接,構成封閉型建築。障壁高10-12米,均由兩層牆構成:外牆厚8米,內牆厚2米,兩道牆之間鋪著碎石、沙土。障壁初建時為土堡,1706年始改建為磚石結構,涅瓦河沿岸700餘米障壁用花崗岩鑲砌。

Advertisements

要塞上的彼得保羅大教堂,其建築結構是北歐塔式教堂與早期巴洛克"義大利"式外表融合的產物,幾乎沒有彼得大帝之前俄羅斯傳統建築的特徵,是俄羅斯借鑒學習歐洲建築形式的開始,"彼得巴洛克"從此成為俄國建築史中的新名詞。鐘樓尖頂距地面122.5米,至今仍是聖彼得堡的最高建築(除電視塔外)。

彼得保羅大教堂的鐘樓,當時又作為新聖彼得堡這座城市的鐘樓,象徵著俄羅斯衝破舊時代,邁向新時期。1724年底,就在彼得大帝離世前幾個月,鐘樓終於最先完工,他親眼目睹了自己的理想終於實現:高逾百米、覆以鍍金葉片的鐘樓尖頂在涅瓦河畔拔地而起,回蕩在波羅的海上空的鐘聲預示著俄國新世紀的到來。從此,宏偉挺拔、充滿韻律感的彼得保羅大教堂的鐘樓成為聖彼得堡的永恆象徵。

從涅瓦河對岸遠望彼得保羅鐘樓

要塞上的聖凱瑟琳小堂

要塞上的克隆維爾克炮樓

要塞上的彼得大帝塑像

瓦西里島古港口的羅斯特拉燈的雙燈塔柱。

燈塔塔柱高三十多米,塔柱上有八艘船首裝飾,每根柱座上的兩個人物雕像(共四個)為河神,分別為保護涅瓦河,第聶伯河,伏爾加河和沃爾霍夫河的河神。

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1762 - 1796),她是繼彼得大帝之後,俄羅斯歷史上的又一位被稱為大帝的沙皇。她具有極高的政治謀略,在國家大政上,治國有方,功績顯赫。在位期間擴大了俄羅斯的疆土,將俄羅斯變成為世界列強之一。

尼古拉一世青銅塑像(執政1825 - 1855)。值得一看的是,這座雕像的馬匹前蹄全部懸空,整座雕像的重力全部落在了兩個後腿上。據說為保持平衡,在馬尾內灌注了大量的鉛(馬尾也是懸空的)。

紀念1812年俄法戰爭勝利的凱旋門

斯莫爾尼宮是最早的紅色政權所在地。樓前依然聳立著列寧標誌性動作的塑像。這裡先後發起了震驚世界的推翻沙皇封建專制統治的二月革命和建立起紅色蘇維埃政權的十月革命。

鮮花綠樹掩映著的斯莫爾尼宮,現在為聖彼得堡市政府。

斯莫爾尼宮花園裡的馬克思塑像

斯莫爾尼宮花園裡的恩格斯塑像

涅瓦河上的退役了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Cruise Aurora)。當年就是它發出的"十月革命的第一聲炮響",炮轟冬宮,揭開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正是由於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這座城市曾經被賦予了偉大的列寧的名字,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和蘇維埃政權的落幕,這座城市又改回原名- 聖彼得堡。

二戰期間,希特勒不惜一切代價動用龐大的德國法西斯力量包圍這座城市近九百天,發誓要將這座城市從地圖上抹去。列寧格勒保衛戰成為二戰中持續時間最長與戰鬥最殘酷的圍城與反圍城的戰役。英勇的俄羅斯人依靠自己的堅強毅力、鬥爭勇氣、頑強意志和必勝信念堅守到底,最終以巨大代價贏來了最後勝利。聖彼得堡人在戰後獲得蘇聯政府授予"英雄城"榮譽稱號的同時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聖彼得堡市戰神廣場上燃燒的長明火,祭奠的成千上萬在歷次戰鬥中英勇獻身的英烈。

普京在聖彼得堡的行宮

俄羅斯總司令部

聖彼得堡地處涅瓦河的河網地帶,河流縱橫交錯,被譽為北方威尼斯,但恢弘大氣,規模遠勝威尼斯。

涅瓦河畔的歐式建築

馬林斯基宮,是尼古拉一世送給女兒瑪麗亞的結婚禮物。蘇聯時期是列寧格蘇維埃辦公場所,現在是聖彼得堡議會。宮前的橋面幾乎和馬林斯基宮一樣寬,傳說是世上最寬的河橋。

聖伊薩基輔大教堂

俄羅斯海軍司令部

天鵝運河

夜光下靜靜的涅瓦河

這座城市也在不同時期建成了許多(300多座)橋樑,又被稱作"橋樑博物館"。

安尼可夫橋

在聖彼得堡,無論是駐足在古典莊重的建筑前,還是徜徉在綠草如茵的市區花園,它無時無刻不帶給你視覺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感動,讓你真實的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簡單而又華麗,典雅而又高貴,平凡而又偉大。

到聖彼得堡,最不能錯過的就是觀賞柴可夫斯基經久不衰的成名芭蕾舞劇《天鵝湖》。優美的舞姿,精湛的舞功,動聽的音樂,一場超值的精神盛宴。

Alexandrinsky Theatre

夜幕下的涅瓦大街少了許多白日的喧囂和繁忙,兩旁的各式高貴典雅的建築在燈光下更加神秘、朦朧,像是在靜靜的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尤其是建築上的精美華麗的雕刻在夜色柔光下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更是美輪美奐,不得不令人感嘆它的美麗。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