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食物中隱藏的致命殺手——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AFT)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黃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黃曲霉 、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濕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曲霉毒素的機率最高

1960年,英國發現有10萬隻火雞死於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被稱為「火雞X病」,再後來鴨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飼料。這些可憐的火雞和鴨子吃的是花生餅。花生餅是花生榨油之後剩下的殘渣,富含蛋白質,是很好的禽畜飼料。而這些飼料是被一種來自真菌的有毒物質污染了,從而發現了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僅次於肉毒黴素,是目前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強的。發現的黃曲霉素有十幾種,B1 、B2和G1、G2,就是經常經常出現在農產品中的黃曲霉毒素的代表。

Advertisements

據悉,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 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而B1和B2被奶牛吃了之後,分別有一小部分會轉化為M1和M2進入奶中,這就是牛奶中黃曲霉毒素的來源,毒性也並不是最強。

而且黃曲霉毒素具耐熱性 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不能將其破壞,裂解溫度為280℃。在水中溶解度較低,溶於油及一些有機溶劑,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於乙醚、石油醚及乙烷。

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製品、水產品等均有黃曲霉毒素污染。所以黃曲霉毒素在農產品中幾乎無法避免,所以世界各國,都只能設定一個「限量標準」。不超過那個標準,危害就小到可以忽略了。

Advertisements

如何預防生活中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1. 不要食用霉變的堅果。黃曲霉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時如果感覺很苦,馬上吐出來,並漱口。發霉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產生黃曲霉素。

2. 購買優質食用油。買油選擇有保證和信譽的大品牌,工業化生產的食用油。按照其加工的流程,浸取出來的「粗油」要經過幾步精鍊,油中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會遠遠低於國家要求的限量標準。中國還有很多榨油作坊,生產工藝過於簡單,缺乏去除黃曲霉素的工藝,會在壓榨過程中入一下殘渣,污染食用油,使得黃曲霉毒素嚴重超標。如果實在喜歡「自己榨」的粗油,應該盡量使用收割之後及時乾燥、而且保存良好的花生或者其他油料作物。

3. 定期更換木筷子。在一些比較潮濕的地區,家中的木筷子比較容易發霉,雖然發霉的筷子不一定會產生黃曲霉毒素,使用久的筷子,風險較高,所以建議半年更換一次木筷子或使用不鏽鋼筷子。

4. 食物貯存時要注意通風。因為黴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通風可以使食物乾燥,降低食物的溫度,防止黴菌的生長和產毒。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