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記得一位心理學治療大師說過這麼一句話:少年十五十六時,並不是個快樂的好時光。

回想當年的自己,確實過得不夠愉快,最大的痛苦是孤獨、不被理解,跟母親的關係緊張。

話說當年的我品學兼優,是被學校、老師稱頌、表揚的典範,是同學崇拜的公主型學霸。

當時家裡條件一般,但父母都有固定收入,四個哥哥也都參加工作,就我一個小姑娘,按說衣食無憂,眾星捧月,我是被重視的,我也是快樂的,可事實並非如此。

我不覺得自己被重視。注意了,是我自己不覺得。事實上換個角度,父母兄長們其實對我夠重視,當然是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總之,我屬於那種傳統意義上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總是感覺孤獨,感覺情緒躁動,總有一股無名火不時朝著母親發。

Advertisements

不幸的是,母親32歲生我,待我15、6歲時,正好遇上她早更,兩個同時處於生理尷尬期的母女尷尬相撞,針尖對麥芒,後果可想而知。

說心裡話,我始終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評判當年與母親之間的戰爭的。我以為母親為生計所困,身心倍受摧殘,積怨和負面情緒頗多,從而導致她暴躁、敏感、自卑、缺乏溫柔。直至當我為人母、同樣幾乎以更年期遭遇青春期,才慢慢從母親的角度解讀母親,從兒子角度反思當年那一幕幕與母親之間的戰爭。

我自以為自己是一個好學、用心、開明的母親,也算知道不斷反思,懂得必要時的道歉和讓步。在衝突的處理上,我也一直認為自己可圈可點,理智+原則並舉,能夠給孩子正面、正確的引導。

可近期有一件事,讓我改變了看法。

Advertisements

晚餐時分,我如往常般跟兒子聊家常,跟他說我目前的工作、收入狀況,希望他用錢稍微節省一點。或許我嘮叨太多,語言比較僵硬,沒想到兒子開始頂嘴,接著相互間言辭愈發激烈,最後他居然拍案而起,憤然離席,回到了自己房間。

我懵了,一個人淚流滿面獨坐在餐前。。。。。。

不多時,接到他一條整屏的微信,訴說他內心的委屈。我敲門叫他出來,只見他滿眼淚水,小臉脹得彤彤紅,氣呼呼地安靜不下來。就在那一刻,看著這個平時乖巧懂事的兒子,我忽然發現,他是那麼無助而無奈,他坐在我身邊,希望我能夠給他愛,給他支持,而不是告訴他說:你錯了。

我靠近他,緊緊地抱住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給他說教,只是告訴他"媽媽懂你心裡的委屈",很快,兒子的情緒平靜下來,開始理性地跟我交流一件件具體的事情。

是的,那一刻我確實讀到了兒子的委屈與無助,懂得了屬於他的那份恐懼和憤怒。他頂嘴、拍桌子、發脾氣,只是表達心中的恐懼:媽媽是不是沒有看見我的努力?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對我不滿意?是我不夠好,給媽媽帶來了困擾和傷害?

——這些不是以前我每次朝母親發脾氣時的真實心理嗎?那時那刻,我心底里其實最想跟母親說的話是:媽媽,我一直在努力;媽媽,我不是故意給你添亂,我也想做一個讓你滿意的好孩子;媽媽,請你抱抱我。。。。。

在抱住兒子的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一股暖流,我流著淚一口氣說出以下一段話:媽媽是一個女人,媽媽需要你呵護,需要你關注,請你看到我的努力,看到我的存在,請給我一個笑臉,請耐著性子聽我說說話。。。。。。

話一出口,我猛一震撼——莫非這也是當年母親想對我說的心理話?

哭泣。。。。。。

淚奔。。。。。。

記得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話:任何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如此看來,當年媽媽抱怨、指責、暴躁,是呼喚我對她的愛;我的任性、挑戰、逆反,是渴望她對我的溫柔與關愛;如今,我嘮叨、說教,是期待兒子對我的重視與呵護;而兒子的拍案而起,其實是最需要我疼愛與支持的時候?

事實上,所謂"不可愛"的行為,大部分是我們自己主觀定義的。心理學上講,所有你不能接納別人的東西,都是你不能接納自己的東西而已。

如果以後發生類似衝突事件,不管是與母親還是與兒子,我可能會這樣處理:

1、不給TA貼任何標籤;

2、帶著愛意告訴TA:你此刻的心情我理解;

2、擁抱TA,讓TA把內心的情緒渲泄出來;

3、真誠、不抱怨、不帶情緒地說出心裡想對他TA說的話;

4、待情緒穩定后,再就事論事,啟發TA解決剛才發生的事情。

被指責、被教育,本身是不爽的,尤其是青春期、更年期這兩個莫名其妙的時期。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很多時候,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是,習慣於用大腦評判對錯的我們,能做到先不論對錯,無條件地給予對方愛嗎?

而無條件給對方愛,說到底,就先得給自己無條件的愛,因為,水滿自溢。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