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風用藥時避開五誤區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飲食大量攝入,患痛風的人數日益增多。得了痛風,除了飲食控制外,往往需要服用一些藥物以控制病情,不過要注意,藥物治療切莫落入以下五大誤區。

■誤區一:大量服用抗生素

痛風急性發作時,受累關節(多見於拇指、足背)常常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除此之外,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出現發熱、白細胞升高。如不做詳細的病史追問、體檢和血尿酸等檢查,很容易誤診為局部感染或發炎,隨即給予大劑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療。事實上,因為腎臟排泄有限,青霉素等抗生素對痛風急性發作不但無效,而且可加劇病情,延遲緩解。

■誤區二:僅只用降尿酸葯

痛風是慢性病,多數患者長期服用痛風利仙或別嘌呤醇等降尿酸藥物;有的還在急性發作時盲目加大降尿酸藥物劑量,希望快速控制病情和減輕疼痛,結果卻適得其反。痛風利仙和別嘌呤醇在藥典上屬抗痛風葯,前者可增加尿酸的腎排泄,後者可抑制尿酸的形成。但降尿酸葯並無消炎止痛的作用,不能解除病人的劇痛,對終止急性發作也無效,反而會因體內尿酸池的動員,使血尿酸進一步升高,引起轉移性痛風發作。

Advertisements

■誤區三: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葯

為消除急性炎症反應,解除疼痛,終止發作,醫生常給痛風急性發作病人開消炎痛等非甾體抗炎葯,而且劑量較大。但此類葯既不影響尿酸代謝,也不增加尿酸排泄,屬於對症治療,並非對因治療。且此類藥物副作用較多,除嚴重胃腸道反應外,還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因此,一旦急性發作過後,即應馬上減葯,並在短期內停葯。

■誤區四:尿酸一高就降尿酸

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生化標誌,但並非痛風的同義詞。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症終身不發作為痛風,對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症,不推薦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因為它們都有副作用,如別嘌呤醇所致的剝脫性皮炎可引起死亡。即便已有一兩次痛風急性發作,也不一定馬上就需要藥物控制。一般認為每年有2次以上發作,或有痛風石、腎損害表現,或經飲食控制血尿酸仍顯著升高者才需要用藥控制。

Advertisements

■誤區五:腎損害仍用排尿酸葯

痛風利仙雖為特效降尿酸葯,但畢竟還屬排尿酸之列,與過去常用藥物丙磺舒一樣,均通過腎臟促排,使尿中尿酸增加而達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一方面,尿中尿酸增加可誘發尿酸性腎結石,這對痛風病人不利;另一方面,如痛風已發展到有腎損害的地步,即使利用外力來促排,收效也甚微。因此,痛風利仙僅適用於血尿酸增高、腎功能尚好的病人,對於年齡60歲、可疑尿路結石者也應慎用。

│何彥瑤/文,鄧夢玲/編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參與每周有獎答題互動】

運營人員: 董敏 MZ011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