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重在預防保健

調養精神,固正氣。

中醫學認為,精神情志活動,與人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的關係。由於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可影響機體氣機的正常升降出入。正如《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靈樞·百病始生》亦說:「喜怒不節,則傷臟」。故在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覆、持續的精神刺激,可使人體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正氣內虛,易感外邪而致病。在疾病過程中,情志波動又能使疾病惡化。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氣血調達,氣血和平有利於恢復健康。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可見,中醫學早就認識到調養精神,可以增強正氣抗邪能力,預防疾病。

Advertisements

加強鍛煉,健體質,生命在於運動。

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應用「導引術」和「吐納術」來防治疾病。東漢名醫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創造了「五禽戲」健身運動,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來作防病健身的運動。晉代葛洪強調氣功攝生治未病,他在《抱朴子·地真》中提出:「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迫於既逝之後」。隨後,健身方法日益發展,創製了「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也對藥物治療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四時合序,重起居。

《素問·上古天真論》謂: 「提挈天地,把握陰陽,故能壽蔽天地」。又謂:「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法於天地,分別四時,也可使益壽而有極時」。所以,四時有序是保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Advertisements

中醫學對起居十分重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四季的起卧作了詳細的論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之無怒;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從上論述說明,人的起居,要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體現了中醫學「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如能順四時之序則諸病不起,逆四時之序則百病叢生。

合理飲食安五臟。

「治未病」,就是要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全面,以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飲食關乎人之康壽與疾病。《金匱要略》中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唐代孫思邈說:「食能排邪而安五臟,」並認為:「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肯定了食療有祛病或治療作用。合理的飲食要求「食飲有節」,即強調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飲食方式。要求「五穀為養,五穀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假若飲食起居無規律,而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說明飲食起居對人體的正氣強弱有很大關係。

藥物預防避邪侵。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開始用焚香、佩香囊、香枕、藥物沐浴及服藥等方法預防多種傳染病。《素問·遺篇刺法論》有「小金丹,服十粒,無疫干也」的記載。早在16世紀中葉我國就發現了人痘接種法預防天有用中藥蒼朮、艾葉、雄黃等煙熏來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近年來應用中草藥預防疾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用貫眾、板藍根或大青葉預防流感,用茵陳、梔子預防肝炎,用馬齒莧預防痢疾,用生黃芪、白朮、防風、板藍根、大青葉預防SARS病毒傳染等,常有防患於未然之效。

中醫學在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同時,也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告誡人們「避其毒氣」。此外,強調講究衛生,防止環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並因地制宜採取改水、滅螺、驅蚊、滅鼠等來預防地方病、流行病、傳染病的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南星說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