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名解(胃經)

針灸穴名解(胃經)


高式國著

胃足陽明之脈

《靈樞經◎經脈篇》:「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上(上,原作「之」,誤也、應改「上)交(安頁)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應作「其直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應作「其支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下口,下循腹裹,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廉」應作「陵」。),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頭維

維,護持也。穴在額角,猶牴角之作防禦也,故名「頭維」。治風熱頭痛、目瞤,淚出等症。所治以外感侵襲為主,內傷諸症次之,亦抵禦外侮之意也。王太僕謂:為足少陽脈氣所行,蓋以穴位偏於兩側也。愚意仍應屬足陽明經為是。

下關

關,為開闔之樞機。木穴有關牙齒開闔,故稱之以「關」,以其在顴骨弓下,且與上關相對,故名為「下關」。以治牙齒、眼,耳、偏風諸症,取意於「關」也。

頰車

古時稱頤為車,又曰牙車,又曰輔車。因下顎骨如車□之上撬,左右相夾,俗稱腮頰,因名「頰車」。穴近下齒,故下齒痛宜取之。若上齒痛,宜取下關。

承泣

穴在目下七分,正目直瞳子,為陽蹺脈與任脈及足陽明之會。治諸般目疾。穴處俗名淚窩,因名「承泣」。口喎冷淚者,取之效。

四白

穴在迎面、承泣之下,平明顯見之處,故名「四白」。治目疾多效,略同承泣。

巨髎

穴在上顎骨與顴骨接縫中,為面骨巨隙,故稱「巨髎」。以上三穴,治症略同,以口眼為主,以其接近五官也。

地倉

在口角旁四分,為手足陽明,陽蹺三經之會穴。人含食物常積儲腮齒之間,因喻其處為倉。又以其位於口旁頤側,故名「地倉」,口通地氣也。主治口喎、偏風、目昏、失音等症。

大迎

迎,合也,又逆西就之為迎。人之初生,應接外物,飲食最先,故於口頰喉咽處之穴,名之曰「迎」。《靈樞經◎寒熱病篇》「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馬元台曰:「大迎出足陽明,而手陽明之脈,入頄而交之也」。揣入頄遍齒之義,當是顴髎。本穴應依《素問◎骨空論》所云:「在口下當兩肩」,為正。按口下當肩,正頷骨下緣凹曲處也。以其為人面迎前之處也,因名「大迎」。故治口喎、目痛、舌強、齒痛、吻瞤、頰腫及顏面五官之症。

人迎

穴在頷下、頸部兩側,迎前顯見之處,亦即飲食吞咽、人事送迎之處,故名「人迎」。穴處動脈應手,為古法診脈三部九候之一。各方書所稱人迎脈者,即指此處顯動之脈也。晉◎王叔和以左手脈為人迎,右手脈為氣口,是臆說也。

凡溫熱病正在灼熱之際,人迎脈跳動甚力,故診溫熱病時,先察左側頷下之人迎搏動如何?再候右手氣口是否洪大而數?以為判定溫病之確證,故曰左人迎,右氣口。非左手脈為人迎,右手脈為氣口也。后賢不察,一再傳訛,致成流弊。又考血游流行,發於左而回於右,佈於周身,故溫病表灼之際,右手脈較左手為大也。本穴主治吐逆、喘滿、喉腫,瘰癧,霍亂等症。

本穴又名「天五會」,當是天窗、天牖、天鼎、天容,天突之會穴也。無甚意義,好事者強湊之耳。

水突

穴在人迎之下。結喉兩旁,人當飲食下咽時,本穴向上衝動,氣向上沖,即突之意也。氣水同源,故名「水突」。本穴功能為通利降逆。其所治症,多屬氣分。故治咳逆、上氣、咽腫等症。

汪訒菴云:「上焦不治,水溢高源。」余以為取本穴當能有效。但未曾經手試用耳,或然也。

氣舍

本穴與下腹部氣沖相應。人當吸氣足量時,則肺氣上抵氣舍;或努力持重時,本穴亦為之充脹,是為氣之住舍,因名為「氣舍」。

本穴治咳逆上氣、頸項強直、不得回顧、哽噎、咽腫等症,取順勢利導也。但於虛人切慎用。

缺盆

《史記◎倉公傳》:缺盆,乳上骨名。本穴在乳頭直上鎖骨上緣凹陷正中。因在缺盆骨上,名以「缺盆」。按盆之為物,貯而不藏,水火燥濕無所不可。如胃、三焦、大小腸、膽各經絡內外循行,多由此出入,即猶貯而不藏也。惟刺則三分,灸則三壯,以其內近肺臟,不宜太過,非如溪谷淵泉之可深入也。因以本穴用宜淺取,使術者心存盆盂之念,先發戒慎之思也。能治喘滿胸熱,但後人守不宜太深之戒,多不取此。

氣戶

穴在肺之上部,平於雲門。雲門與氣戶意義相同。故亦治咳逆、上氣,胸背痛,不得息、胸脅支滿,喘息,食不知味等症。又以本穴內通乳腺,故能治乳癰初起。以其治症多屬氣分,補瀉兼宜,猶開之則行,闔之則藏,故名「氣戶」。

庫房

本穴治症,多關肺臟,猶肺之儲藏室也。其所治症,為胸脅滿、咳逆上氣、氣不歸根,及吐膿血濁沫諸病,均屬氣分上越之症。乃氣逆,非氣虛也。所治均屬實症,有如宿積者,故曰「庫房」。

屋翳

本穴上有庫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猶屋檐之遮翳,故名「屋翳」。其所以名「翳」者,亦含有華蓋之意也。本穴內應於肺,故治症同於庫房。

膺窗

穴在乳盤上緣,性善疏利,能泄胸中鬱氣。凡胸中積悶之症,本穴統能治之。喻猶在檐下,開窗通氣,故名「膺窗」。以上諸穴,曰屋、曰房、曰庫,喻其容納儲藏也。曰窗、曰戶,喻其通利開闔也。

乳中

穴在乳頭正中也。治癲癇,俱用灸;治目瘤,則放血。朱丹溪曰:乳房,陽明經氣所經,乳頭厥陰肝氣所經。故本穴能治目瘤也。由此推之,治目病可並取光明;調月經可並取日月。

乳根

穴在乳房下緣,故名「乳根」。治症頗多,均用灸法。如胸痛、滿悶、膈氣、噎食、乳痛、乳癰,諸有關局部者。

不容

本穴治嘔吐不食及兩脅(月真)脹,有不可容物之勢,故若「不容」。按「不」字,有時音義同「痞」,具有痞滿之意。治血氣實症較多,故用瀉法亦多。

承滿

本穴治上氣喘滿之實症,承前穴不容之意也。兩穴均屬意於滿,故名「承滿」。《千金方》:治心下堅滿,以治症功效而命名也。

梁門

橫木為梁,又迎前山嶺為山樑,均含有橫直之意。《難經◎五十七難》曰:「心之積曰伏梁,起於臍下,大如臂,上至心下。」本穴治之有效。

又考其他方書,凡心陽失律,谷氣寒凝,橫脹塞滿,類似潛伏之橫樑者,可以取此,益陽氣以灼陰邪,消寒滯而開痞郁。故稱之「粱門」。即破橫亘之梁,而開通敞之門,亦以療效而得名也。

關門

本穴與建里平,又與足少陰之石關挨鄰。上有梁門,下有太乙門及滑肉門,均與胃腸接近。玩味胃腸近旁各穴,多稱門,稱關。因其功用為交通開闔,有關出納也。《內經》:「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刺本穴可以調胃,故以治痞滿諸症。又屋象天闕之間為關梁。關梁者,在人身即關門、梁門之意也。因名關門。

按闕之名,在人身雖無穴位可指,以意揆之,即任脈之神闕、巨闕處也。關門兩穴,左右各一,夾任脈,又巨闕在上,神闕在下,二闕之間即天闕之意也。

太乙門

本穴簡稱「太乙」。古「太」與「大」通,「乙」與「一」同,又「乙」曲也。《河圖》以中宮為太乙。養生家臍下為太一君。二意相同,隱喻太乙為腹中央也。中醫以脾為中土,其取意亦與太乙,太一相同。本穴平於下脘,穴底挨近脾臟並胰而言,內應小腸,小腸多曲,以及橫結腸兩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又「乙」字於字義為腸,穴名曰「乙」,即喻腸道多曲也。匯此緒義,故名之為「太乙門」。

《禮記》:「魚餒必自乙。」註:「魚去乙則不肥。」大腸俗名肥腸。本著大與太通,乙意為腸之意研之,「太乙門」即是『大腸門」。又觀玩其所治症,除腸疾吐瀉而外,如癲疾狂走、心煩。正合中醫之陽明府證,棄衣登高譫語等證,正與中樞神志有關,所謂臟燥則狂者,由於大腸結熱。而大腸結熱,又多在迂曲彎轉之處,故治取此穴有效。古人命名深意,與療效有關。本穴又可與足太陽之大腸俞、小腸俞及督脈之陽關相互參用。

滑肉門

《周禮滑◎瘍醫》:「滑以養竅。」註:「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本穴內應腹膜油脂,外應松皮軟肉,與任脈水分相平,在束帶滑軟之處,因名「滑肉門」。治癲狂、嘔吐,重舌,舌強等症,可並取太乙門。

余意凡病之應療以滑者,可取此穴。如腸套疊、腸梗阻亦可取用。塞者通之,頗合「滑」字之義。

天樞

天,為氣化運行自然之序,如天生、天殺,天年、天然諸義;『樞」,為致動之機。

本穴內應橫結腸屈曲迴折之端,其功能長於助使膈下臟器運行加速,即輔助腸中水谷氣化吸收水分,排出干矢,增益蠕動之力,因名「天樞」。又以大小腸連結管道甚長,故別名「長溪」、「長谷」,又名「谷門」。

我國古代星家以北斗第一星為天樞,主持天際各星運行之律。養生家取法此意,作臍輪周轉、以人意法天道,喻本穴猶天之中樞,而名之曰「天樞」。

《鬼谷子》:「人君有天樞,生長成藏」。陶宏景注云:「生長成藏,天道之行也。」即以人事合天道也。天道即大體自然變化之進展現象。雖曰人文進化,其主導皆本於自然,醫家、道家自不例外。

本穴在治療上,促使胸腹之氣上下構通,以促新陳代謝,即順應物性之自然也。揆天樞二字,即天道自然行運之代名詞也。

按摩,以拇食兩指揉按左右兩天樞,只在穴位上旋轉,可通矢氣,利大便,此其驗也。按通矢氣行大便,亦即人體自然行運規律。

外陵

本穴與足太陰之腹結挨近。腹結在大橫下一寸三分,本穴在天樞下一寸。大橫、天樞俱與臍平。本穴與腹結橫距約寸半至二寸許,諸書記載不一、相差無幾。又「結」字有凝滯積聚之意,即內有所結,外現陵起也。又如人在努力時,則臍腹之氣,顯然內結,而外表則出現硬棱,棱下是穴,因名「外陵」。

本穴治繞臍腹痛。凡腹氣之繞臍者,多屬寒熱氣結。凡內有所結,則外現隆起。腹結與外陵兩穴,有內外相關之象。

大巨

本穴內應小腸及膀胱部位。小腸屬手太陽經,膀胱屬足太陽經,二經俱稱巨陽。古太與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二字,以其功用在兩太陽經也。其主治為小腹(月真)滿及小便不利,有關小腸、膀胱事,故名為「大巨」,即太陽、巨陽之意。

水道:

《素問》:「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本穴當膀胱上系,功在治水,故名「水道」。

《內經》又言:「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汪訒菴註:「上焦不治,水溢高源,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溢膀胱。」按汪氏此說,則水突、水分、水道三水穴,可以互參。余又補充言之,周身之膜,三焦之屬也。故治水液之病、須兼顧三焦,不可專責脾腎。即《內經》:「少陽屬腎」,「水道出焉」之意也。又《靈樞》所云:「中瀆之府」者,乃統言水之大意也。由此觀之,中醫之於《內經》,切須全部領會,若僅斷章摘句,無濟於用。

歸來

養生吐納者,當吸氣時腹氣上升,與中氣交會於氣海處。呼氣時,腹氣下降,名曰氣息歸根。本穴為腹氣下降時之根,故名「歸來」。言返本也,即歸根也,言其向下行動也。

本穴治男子卵縮、女子子宮脫出等症。皆屬氣分之病。刺本穴可使復原,亦即「歸來」之意也。

氣沖

人當呼氣時,腹氣由歸來下降,吸氣時,腹氣由本穴內部上沖,與歸來成橐籥作用。歸來居本穴之上,其作用為鎮墜下降。本穴居歸來之下,其作用為擎舉上沖,故名為「氣沖」。《銅人》禁灸,恐傷氣道也。本穴與歸來二穴之作用,作氣功時當有體會。

《內經◎海論篇》:「胃者,水谷之海,其俞在氣街,下至三里。」本穴能治呃逆。呃逆不止,即氣上沖也,治之最效。

初時,余以為「氣街」為「氣沖」之誤。后玩索《海論篇》:「其俞在氣街」之句,「其俞」二字指穴位言,「在氣街」三字,指所在部位言。又《靈樞◎經脈篇》:胃,足陽明經有「入氣街中」,「下至氣街而合」。足少陽經有「循脅里入氣街」,玩此諸句,因想氣街之處,面積必大,乃能容開兩經出入往來之道。至如足太陰經、足厥陰經,上行入腹之門,雖未明言走氣街,然其所過之處,距氣街當在不遠,不然,舍此路而不由,別無門徑可通。故余猜氣街是「片」,氣沖則是此片中之一點耳。馬元台謂:一穴兩名,語近模稜。

髀關

穴在髀股前方,膝上一尺二寸處。其經氣由小腹斜走髀股外側,乃由小腹之陰,達於股前之陽也。凡屬經絡之氣,當陰側與陽側互通之處,不論橫通斜通,多稱關,稱門。即陰陽交關之意,故稱本穴為「髀關」。

本穴治腰痛膝寒、足麻不仁、小腹引及喉痛,多效,以其有牽引下行之力也。與用牛膝、大黃等葯治陽亢充血頭痛,同一意也。用針、用藥,可以互參。

伏兔

《針灸大成》謂:「膝上六寸,起肉處,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為名,其義未盡。余則以為動物中卧伏牢固者,莫過於兔。人當跪坐之時則腿足之氣,沖至兩膝以上,則兩腿股直肌,肌肉綳急,推捏不動,猶兔之牢伏也。若僅依三指按捺,何以辨其為兔為貓?其雲伏者,意在穴位處肌肉堅牢。方喻兔伏之性,非喻兔伏之形也。

《考工記》:車軸兩端著輪之處,亦稱伏兔。其處嵌鑲鐵鍵,取其耐磨。此鐵鍵俗稱車釧,亦以其處牢固不動,而得伏兔之名也。本穴之稱「伏兔」,乃指股肌綳起處全部肌肉著骨牢固而言,此穴則以點代面耳。

陰市

本穴與足太陰經之血海相對,治症亦與血海同功。善治小腹脹痛、月事不調等症。蓋謂本穴雖屬陽經,而所治則多為陰症。猶與足太陰之血海交易互市,故名「陰市」。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痹,風濕、陰濕等諸陰寒疾患、猶治諸陰病之市集也。亦命名「陰市」之義也。因揣本穴性能,為陽為熱,富於火力,故能消散陰翳,故其別名又稱「陰鼎」。鼎,爐灶也。《針灸大成》禁灸,《甲乙經》不可多灸。用熱遠熱也。若遇陰極之症,必不得已而用之,可遵《甲乙經》不可多灸之戒。

梁丘

本穴在膝上筋肉隙中,陰市下一寸許,兩筋間。曲膝取之。骨亘如梁,筋猶小丘,穴在臏上,因名「梁丘」。以其近於膝關節,故治膝關節痛,使之屈伸。

犢鼻

穴性膝下直筋外側,其處形如牛鼻,因名「犢鼻」,取象形也。《素問◎刺禁論》:「刺膝出液為跛。」《千金方》:「犢鼻腫,可灸,不可刺。」《甲乙經》:「犢鼻腫,可刺其上(即鶴頂穴),堅則勿攻,攻之者死。」

足三里

本穴名解有二。《靈樞◎九針十二原》:「陽有陰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猶言陵下三寸處也。《太素》註:楊上善謂:「一寸一里也。」此以地位而論,言其體也。

《素問》:「天樞以上,天氣主之,天樞以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本穴統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諸症,是以謂之「三里」。古「理」與「里」通。本穴在下肢,故名「足三里」,示別於手三里也。

《靈樞◎海論篇》:「胃者水谷之海,其輸在氣街下至三里」。依此推之,氣街以下,至於三里,統為胃之俞穴。華元化謂:三里主治五癆,羸瘦、亡陽、虛乏胸瘀血、乳癰等症。秦承祖謂:諸症皆治,但以治胃為主。觀此可知本穴功能,不僅行於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可與手三里互參。

上巨虛

上本穴原名「巨虛上廉」。按「巨虛」二字之義,即大空隙也;廉、側也,隅也。本穴位於小腿外側,大空隙之上端、故簡稱「上巨虛」。

本穴為大腸之合,故能治大腸諸疾,取此穴須足跟稍揚,足翹則本穴弛張,乃可進針,凡取俞穴,戶須先使孔竅開,乃刺之。

條口

本穴與兩巨虛同在一條縫隙中,上巨虛在縫隙上端,下巨虛在縫隙下端,本穴當其正中,取此穴時足尖稍揚,以其關於趾長伸肌也。揚足尖,則三穴處,形成一大條口,因以「條口」名其穴。

下巨虛

本穴原名「巨虛下廉」,位於條口之下。為小腸之合,能治小腸諸疾。治闌尾炎,可取兩巨虛,或取條口。按此三穴,同在一條縫隙之中,其所治症,大同小異,上巨虛合於大腸,下巨虛合於小腸,條口居二巨虛之間,其與二腸有關,勢可知也。以形勢而論,三穴在腿,故其治濕痹脛痠,亦有功效也。

豐隆

豐隆,雷神名也。屈原詩:「召豐隆使先導兮。」「吾令豐隆乘雲兮。」《淮南子》:「季春三月豐隆乃出」。註:「雷神也」。本穴在人體下肢,猶雷起地下。於《易》在卦,則為「復」、「豫」之象。「□動來複也」。本穴司氣分之升降、於體則像,於用則復。猶地氣升為雲,天氣降為雨。《廣雅》釋天:雲師謂之豐隆。

觀本穴所治,為胸膈痰滯,沉昏頭痛。一切頭腦不清,有如雲霧蒙蔽之狀,均屬天陽失律,陰氣瀰漫之症,藉此下陽上達,而消在高在上之陰翳也,故本穴寓有雲雷之意,名以「豐隆」。再以字義測之,既豐且隆,乃豐年大有之象,本穴治症頗多,且多治豐盈充滿之症,頗具豐隆含意。又本穴在下肢外側,肌肉隆起之處,亦有豐隆之意,叩其寓意則薄矣,不若取意雲雷為佳。

解溪

本穴在足關節當前正中,脛骨距骨相接之凹隙處,因名以「溪」。又以其處易於脫臼,故名之以「解」,而曰「解溪」。

本穴治(骨行)骨轉筋之外,又治癲癇、煩心、眉棱骨痛、目赤,以其能引上焦鬱熱下行,而解之也。

沖陽

本穴在足跗、陽經外側、與太沖穴為鄰,故名「沖陽」。沖,具當前正迎之意。凡人舉足邁進,或揚腳撩踢之時,足附首當其衝,即沖陽之意也。治口喎、齒齲、腹堅、寒熱,以及跗腫足緩等症。以經絡所在導引下行也。

陷谷

穴在足跗、內庭穴之後,歧骨凹陷處。故名「陷谷」。此上四穴,俱治頭面胃腸等處之疾,蓋以本經外循之線,發端頭面,內循屬胃絡脾,兼通二腸也。

內庭

門內曰庭,主屋正室亦曰庭。本穴之下為「厲兌」。「兌」於《易經》為口,為門。本穴猶在門庭之內也。又其所治症,多不在穴位近處,而在頭腦腹心者居多,是其功用有關於內也。於體則庭,於用則內,故名「內庭」。

厲兌

《說文》謂:「(來阝)上曰厲。」(來阝),音悉。《前漢書》王褒傳「駕嚙(來阝)」,註:「良馬低頭曰至(來阝),故曰嚙(來阝)」。按(來阝)在蹄上前凸屈伸處。以馬蹄喻人足指甲也。本穴在足趾甲外側,爪甲角處,猶馬蹄上凸之處,正其(來阝)上也,故名之以「厲」。《易》:「兌為口。」以口加(來阝),正合嚙(來阝)之意,故名為「厲兌」。且示意本經之氣,由頭面行抵足指之端也。

《易》「兌,為門。」「厲兌」,即巨門也。大門以內,即是內庭。古人於此穴名,頗具深意。

又陽明屬金,金於《易》屬兌。兌,為澤,為少女。澤與少女俱屬陰象。又「厲」字之義,危也、虐也、病也,又涉水沒帶曰厲。《論語》:「深則厲」。犯政為惡曰厲。均屬極陰之象。再以經氣言之,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於厲兌,即陰陽互根也。

竊考足三陽之氣,俱發於頭面,下達於足,傳於足之三陰,其陽經末端之穴,均以陰象命名,示意陽接於陰也。如足太陽經終於至陰;足少陽經終於竅陰,足陽明經終於厲兌,三意略同。其他各徑之接合亦各有其安排用意,個中微妙,原有高深意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