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森田療法的智慧:七種生活態度幫你趕走抑鬱情緒

文/小宋老師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充滿東方智慧的心理療法——森田療法,它由日本精神科專家森田正馬教授於1918年所創立。

也許有人會說,我又沒有心理疾病,幹嘛要去學習森田方法?

其實,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森田療法除了對於治療強迫症、恐懼症、疑病症等諸如此類神經症有很好的效果之外,同時對戰勝抑鬱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說,森田療法是一門對每個人都非常有價值的處世哲學。

提起森田療法,學過心理學的人很容易就想起森田療法所倡導的核心要義——「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但是卻往往不知道在實踐中該如何去運用這八個字。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森田療法的第二代傳人——高良武久博士根據森田療法的八字要義所發展出的七種森田式的生活態度」,看看我們應當如何在生活中去運用森田療法,戰勝抑鬱情緒。

Advertisements

1. 端正外表

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工作上的一些打擊而陷入抑鬱情緒中不能自拔。好幾次約我出來聊聊,但是最終她都臨時爽約了。問她具體原因,她說出門打扮自己實在是太麻煩了,她已經沒有心力去做這件事情了。

其實,根據森田療法,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越是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打扮自己。因為美好的外表和美好的心情是聯繫在一起的。要想振作精神,首先要端正外表,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

心情不好的時候,保持「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狀態只會讓一個人陷入惡性循環,讓心情變得更加糟糕。

2. 保持充實的生活

我的一個來訪者曾經告訴我說,當他遇到煩心事的時候,就會停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一心一意的去思考這件煩心事,企圖把這件事給想通之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Advertisements

然而,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大腦始終無法停止去胡思亂想,整個人在抑鬱情緒的漩渦當中越陷越深。

「森田療法」非常重視行動的力量,主張人們通過保持一種充實的生活狀態來消除抑鬱情緒。森田療法還提出了「照健康人那樣行動,就能成為健康的人」的口號。

09年的時候,我曾長時間深陷抑鬱情緒當中不能自拔。我不停的為未來而擔憂,但就是遲遲不肯採取任何行動。後來,我最終從抑鬱情緒當中走出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保持充實的生活狀態。

我開始減少胡思亂想的時間,開始一門心思的讀書和考證、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些事情,我的心情也終於有所好轉。

3. 不要長期休養

當我們的身體感冒的時候,需要卧床休養。但是當我們的心靈「感冒」的時候,卻不適合卧床休養。

因為此時人的身體,並沒有發生任何器質性的病變。卧床休養,只會讓心情變得更加糟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多去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使得情緒慢慢變好。

當人們心情鬱悶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意志活動減退」的癥狀,例如,不想做事、不想出門、只想一個人躺在床上發獃等等。這些做法,有害無益。

而此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去做一些能夠改變現實的事情。例如,打扮自己、打掃衛生、讀書學習、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等等。

4. 要正視現實

正視現實就意味著不要逃避問題。逃避問題,也許會讓你躲開暫時的痛苦,但是你卻將因此而陷入更大的痛苦,深陷抑鬱情緒當中不能自拔。

在《少有的走的路》這本書當中,斯科特.派克曾經對逃避問題的後果有著入木三分的描述:

「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有的逃避問題者,寧可躲藏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里,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這無異於作繭自縛。」

正視現實,就意味著勇敢去面對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然後把這些難題當成是成長的機會。

當你把這些難題一個又一個的踩在腳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靈也在不斷的成長,心智也在不斷成熟。

5. 不做完美主義者

過於追求完美主義的人,很容易陷入抑鬱情緒當中。因為他們會對生活中那麼多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轉而去關注那些不完美的事物。

前一階段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演藝圈明星喬任梁,就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的經紀人曾這樣描述喬任梁:

「喬任梁患上嚴重抑鬱症,是因為他一直想用最完美的狀態出現在公眾面前。他對自己苛刻,所以會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去年有幾個階段,有些傳言和誹謗,對他造成很大的困擾,加重了病情。」

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去說明白,如何才能擺脫完美主義的心態。

我自己曾經也是一個非常苛求完美的人,後來我系統閱讀了一些如何治療完美主義的書,感覺非常受用,在這裡推薦給大家:《幸福,超越完美》、《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脆弱的力量》。

6. 通過行動去獲得自信

森田療法的繼承人高良武久博士認為,許多事情並不一定非要等到有了自信之後才去做。恰恰相反,我們只有在做事情的過程當中,才能慢慢產生自信心。

具備抑鬱情緒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缺乏必要的自信。他們會顯得優柔寡斷,遲遲不肯採取行動。但是假若一個人遲遲不肯採取行動,那麼永遠都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

這一點,在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當中也可以得到證實。根據自我效能感理論,人的自信心最主要的來源之一就是成功的經驗。

當一個人積累的成功經驗越多,那麼這個人就會感覺越自信。而如果想要積累足夠多的成功經驗,唯一的方法就是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不斷的去採取行動。

7. 不要急於求成

當我們感到抑鬱的時候,往往希望能夠快速擺脫這種精神上的痛苦。但是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越是想擺脫抑鬱情緒,越是會在抑鬱情緒中越陷越深。

這就如同當一個人失眠的時候,越是逼迫自己要趕快睡著,最終越是容易變得更加清醒一樣。

森田療法講究「順其自然」。對待抑鬱的情緒,我們應當順應情緒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

我喜歡將消極情緒看成是天上的一片烏雲。有時它會遮擋住太陽,但是不用過於擔心,一段時間之後,烏雲自然就會飄過,陽光又會灑滿大地。

因此,當我們正在經受抑鬱情緒的時候,不要強求這種消極情緒馬上消失,而應當學會接納這種情緒的存在,並且做到「為所當為」——該工作的時候就去工作、該學習的時候就去學習,哪怕心情低落、哪怕工作和學習的效率都很低。

只要堅持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回過頭來就會發現,抑鬱情緒已經悻悻的退了下去。

參考圖書:施旺紅,《戰勝自己——順其自然的森田療法》,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