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華夏思想之「玄」

本文核心要點:

華夏思想中的「玄」意思就是西方哲學中的「對立統一體」;

終極的「玄」就是由一陰一陽組成的「太極」,即原始宇宙。

正文

「玄」 是華夏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可以說,如果不能正確理解何為「玄」,那麼就肯定不能對華夏思想正確解讀。

然而,不幸的是,幾乎沒有人能夠理解「玄」及其與之相關的理念,如「玄牝」,「玄同」,「玄德」等,這必將在三經—道原經、周易、道德經的釋義上出現重大的錯誤!

比如,在網上常常有人把「玄」認為是玄學的「玄」,「玄妙」的 「玄」,或乾脆認為「玄」是黑色,自然這同「玄」的正解風馬牛不相及。

何為「玄」?老子是這樣能夠說的: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Advertisements

筆者翻譯如下:

此兩者,即「有」和「無」,是同時出現,而名字相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有」和「無」)一起稱之為「玄」(同謂之玄)。

所以何為「玄」,已經很清楚了,「玄」乃由一對相生相剋的冤家對頭(在上文中為「有」和「無」)組成的對立統一體也!

故老子這段對「玄」的論述是說:

「玄」(對立統一體)中的兩對立面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而且這兩個秉性絕然相反的對立面必須要用兩個不同的名字來分別表示。然後將這兩個對立面「玄之」(對立統一起來)形成「玄」(對立統一體)。

在道德經第二章中,老子舉了若干「玄」的例子: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

筆者翻譯如下: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玄」,皆是永恆存在的。

Advertisements

「道」與「玄」的關係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道德經第六章)

筆者翻譯如下:

(虛空若)谷(之形)神(「道」的別稱),永生不死,可稱為玄牝(牝:母體)— 「玄」的母體。玄牝之產門也即「道」之大門,可稱為天地之根;

道生一,一生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筆者翻譯如下:

「道」創造了一個「玄」,該「玄」由陰和陽組成。

由此可見,「玄」僅在一物(「道」)之下,而在「萬物」之上!

綜上述可知,「道」與「玄」間的關係簡而言之就是:

道生玄」

這就是說,創造宇宙時,一定同時創造兩個冤家對頭:陰和陽,故陰和陽在宇宙中的存在,是彼此相對性地存在。不允許任何一個勢力絕對地,單獨地在宇宙中存在。

故中國經典思想中有「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之說;

筆者認為,「玄」,即相對性存在,是絕不可違背的終極自然法則!

與之相比較,西方思想,從其源頭的聖經創世紀,直到愛因斯坦的E=MC^2,都在宣揚「一切皆能量」的絕對性存在(愛氏的相對論其結果是得到了「能量絕對性的存在」的結論,很荒謬,不是嗎?),從而直接與「玄」相違背!

所以,與宇宙的實在相違背的西方思想走向式微已是不可避免!

太極(即原始的宇宙)中,「玄」的數目不多,只有「陰」和「陽」以及它們的屬性構成的「玄」,如:

陰/陽;黑暗/光明;靜/動;收縮/擴張;無能量/有能量;引力/斥力;等等。

但是當陰和陽之間相互作用生成了物質,繼而萬物和人類誕生后,「玄之又玄」使得「玄」的數目急劇增加:

物質/反物質;左旋/右旋;輻射/吸收;離心力/向心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上/下;左/右;高/低;;大/小;快/慢;前/后;輕/重;肥/瘦;美/丑;善/惡;愛/恨;福/禍;窮/富;喜/悲;上帝/魔鬼;有形/無形;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生物遺傳密碼中的:胞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鳥嘌呤;雌性/雄性;熊市/牛市;升/降;……

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是說,誰要是了解了自然界中無數錯綜複雜,相互交織的矛盾對立體—玄,那就打開了奧妙的大門。

然而,對於人類,這恐怕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人類不僅對於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知之甚少,甚至對於自身的經濟的平衡也常常一籌莫展,無所適從。

可笑的是,每年都有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經濟危機卻照發不誤!

這說明,人類對自然生態和經濟中的「玄之又玄」,即糾纏不清的矛盾仍知之甚少,故仍未打開「眾妙之門」!

由此看來,恐怕只有 「道」才深知「玄之又玄」的奧妙。

華夏思想中的,「相對性存在」之「玄」,你懂了嗎?

「玄」其實一點也不「玄妙」!你說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