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西安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都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君」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不說大事,只言小事。刨根西安,問底長安,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西安城裡有兩個響噹噹的地名南院門和北院門,位於鐘樓核心地帶,相隔不遠。南院門和北院門故名思議就是南院和北院的大門,那麼這個南院和北院是什麼呢?早在明朝時期,鐘樓一帶便是官衙聚集地,鼓樓北有「都察院」,西北有「巡按察院」,西南是「按察司」,鼓樓東南是「西安府」,正東則是「布政司」。到了清朝初年初,陝西巡撫衙門設於鼓樓以北,與位於鼓樓以南的陝甘總督部院行署南北相對。於是,陝西巡撫衙門被稱作「北院」,陝甘總督衙門被稱為「南院」。隨之院前的街道分別稱之為北院門和南院門。今天豐鎬君就和大家說一說清朝年間「總督、巡撫、布政使、藩台」等官員到底都是一些幹什麼的人!

Advertisements

【晚晴西安府,圖片來源於網路

光緒26年北方鬧義和團,史稱「庚子拳亂」,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離京城,避難西安,史稱「庚子西狩」,開始住南院的陝甘總督衙門,因此地環境較差。慈禧太后除稍住八仙庵東跨院以外,經巡撫端方提議,移駕到環境較好的北院陝西巡撫衙門。直至光緒27年8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離開西安回北京,北院一直是慈禧的臨時行宮。依照清廷規定,皇帝住過的地方,那是龍潛之地,任何人不能使用,陝西藩台樊增祥因在此處設宴款待賓客獲罪革職,至此北院陝西巡撫衙門一直空著沒人敢用。民國年間陝西巡撫衙門一直是陝西的省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一直作為西安市政府辦公到2012年,西安市政府遷到北郊。這裡成為蓮湖區政府。

Advertisements

從頭來說,有清一朝,陝西地面上最大的官當屬陝甘總督。總督在清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位在巡撫之上,管轄一省或二三省,世稱封疆大吏,當過總督的人尊稱為「制台大人」。陝甘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陝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當過陝甘總督的有雍正的臂膀年羹堯、岳飛後代岳鍾琪、劉羅鍋的老爸劉統勛、乾隆的發小福康安、禁煙英雄林則徐、民族英雄左宗棠等。陝甘總督的職位放在今天就是政治局委員級別,相當於剛解放時所設的西北局書記。《西安府志》記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陝甘等處地方軍務糧餉兼管巡撫事務 勒爾謹

【民國西安市陝西省長公署,原晚晴陝西巡撫衙門,圖片來源於網路

陝甘總督以下,當屬本省的「三大憲」就是指的撫台、藩台和臬台。「三大憲」放在今天都是省部級幹部。

陝西巡撫,是陝西全省最高行政長官,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當過巡撫的人尊稱為「撫台大人」。陝甘巡撫的職位放在今天相當於省長兼省委書記的角色。《西安府志》記載: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陝西巡撫贊理軍務兼理糧餉 畢沅


陝西布政使,其職責主管民政和財務,好像天子的屏藩,當過布政使的人尊稱為「藩台大人」。當巡撫和總督成為固定職務后,布政使的地位就降低了,成為巡撫和總督的僚屬。陝甘布政使的職位放在今天相當於主管民政和財務的常務副省長。《西安府志》記載: 陝西承宣布政使,今升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撫提督軍務兼理糧餉 富綱


陝西按察使,其職責主管一省的司法,「臬」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法度」,當過按察使的人尊稱為「臬台大人」。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是臬台的地位卻在藩台之下。陝按察使的職位放在今天相當於主管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的常務副省長。《西安府志》記載: 陝西提刑按察使,今升江寧承宣布政使 劉墫

【晚晴西安府藩台衙門,圖片來源於網路

陝甘總督、三大憲以下就屬二司的職位高,二司就是學司和鹽司,二司放在今天都是省廳級幹部。

陝西提學使,其職責專管一省的教育,當過提學使的人尊稱為「學政大人」,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廳長。《西安府志》記載: 提督陝甘學政翰林院侍講 童鳳三


陝西鹽運使,其職責專管一省的食鹽運輸買賣,當過鹽運使的人尊稱為「鹽政大人」,相當於現在的省鹽業公司總經理。放在現在不算一回事,放在清朝這鹽運使可是肥的不能再肥的肥差。《西安府志》記載:管理陝西西安等處鹽法分巡鳳邠兼管水利道 圖薩布

省上的官職說完了,就輪到府上,府相當於現在的市,主要官職有道台和知府。

道台:是省巡撫與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一般由按察使和布政使的副手兼任,是省府派往地方的辦事人員,一般分轄三四府之地,專職有分工,負責督糧道或糧儲道的道台簡稱糧道 ;負責管河道和河工道的道台簡稱河道。駐守在某一地方,稱為守道;分巡某一地方,稱為巡道。守道和巡道由原來臨時性差使變為固定的地方長官,守道主管錢穀,巡道側重刑名,久之兩者各加兵備銜。屬於省政府外派機構,在巡撫和知府中間承上啟下,相當於現在的糧食廳廳長、水利廳廳長、市武警部隊支隊長。《西安府志》記載:分守陝西西安等處督糧兼管水利道 翁燿; 陝西督糧道,今任山東督糧道 觀祿


知府:古代叫太守,清朝時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布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姦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當過知府的人尊稱為「府台大人」知府地位相當於現今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兼市委書記,知府的副手為「同知」則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西安府志》記載:西安府知府 舒其紳

【晚晴西安府府台衙門,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完府裡面官職,再說州縣的官職,州縣相當於現在的縣,裡面主要官職有,知州、知縣、縣丞和主薄。《西安府志》記載:長安縣知縣 丁尹志;咸寧縣知縣 王朝爵; 臨潼縣知縣 吳忠誥;高陵縣知縣 吳栰; 鄠縣知縣 袁浩; 藍田縣知縣 周崧曉; 盩厔縣知縣 徐大文;


知州: 隸屬知府管轄,相當於現在的縣級市市委書記兼市長。

知縣:古代稱「知縣事」,簡稱知縣,就是傳說中的七品芝麻官。因主政一方,權利極大,左管農工商,右管公檢法,被老百姓戲稱為「百里侯」,古代有一句俗語,叫做:「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可見其權利之大,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兼縣長。知縣的副手稱「縣丞」,顧名思義縣裡面的丞相,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至於「主簿」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縣委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

西安小歷史 原創實不易,著作權歸作者豐鎬遺子-張新武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號:zxw51367 今日頭條首發,不加署名或作者同意,嚴禁轉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