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淺思

於美術作品,哪怕是再經典的、被奉為傑作的作品,你同樣可以認為是不美的‍‍

‍‍審美‍

是一個主觀的東西

你不能因此否認你不欣賞的畫作價值

更不能不允許其他人認為它美

因為他們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可能結合了更多地東西來看

小編在參觀畢加索畫展之前

並不欣賞印象派畫風

參觀之後更多地了解與理解了一些

雖仍傾於喜歡寫實寫意的畫風

但認識上得到了糾正

與大家分享

我們如今所看到的藝術史

特別是現代藝術

特別突出了那些形式上的探索、革新、反傳統

而且,對於一個藝術家

往往最被常提及的是那段反傳統的、創新的時期

其他往往被忽略

其實,有許多藝術家

早期的作品也很傳統

而後期,也有不少藝術家回歸傳統

所以,我們印象中對一個藝術家的形象往往是不完整的

Advertisements

可能只是他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的一些作品而已

‍畢加索說過這樣一句話

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

但到七十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標榜樸素非技巧的寫實主義)

十三歲就能達到絕妙的寫實水平

但到七十歲才能像個孩子「信筆塗鴉」

將一堆碎片砌湊在一起

可這何嘗又不是另一種真實

大家可以想一想,平時我們在腦海中隨意想起一件物品,我們是能很完整的想到它的所有細節,同時出現在腦海中,構成一個完整的形象。還是只是想起一些最有特點的地方,而這些有特點的地方,可能有的是俯視看的,有的是從正面看的,有的是從側面看的,但他們同時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就構成了我們印象里的這件物品。

畢加索用幾塊平面片斷

便在觀眾的心目中構成可感可即的實體形象

Advertisements

甚至可以說,探索發現了視覺與幻覺之間的關係

「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做畫」印象主義

以及畢加索對實體的解構都類似一種量變的過程

而抽象派則是直接質變的狀態

但若非要區別抽象派與印象派

要涉及哲學方面一套很繁雜的論證體系

超出小編那可憐的小智商了

總之 你看到 聽到的關於某人的評價都是片面的

每個人都有成長曆程

所以古人會總結出「蓋棺定論」這一詞吧

夏日炎燥,但還是要喝溫水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