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禁火與清明插柳

寒食節在清明前二日(一說為前一日或前三日),南朝梁宗擦在《荊楚歲時記》中記:「去冬節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清明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為三月節,這天在公曆4月5日前後。關於清明的最早文字出自《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古代的時候,寒食和清明個兩節日相接相連,往往是寒食節的習俗活動一直延續到清明節,所以久而久之,兩個節日節已沒有嚴格區分。唐代白居易的《中書連直寒食不歸,因懷元九》詩中已把兩個節氣連了起來:「去歲清明日,南巴古郡樓。今年寒食夜,西省鳳池頭……」至今,寒食節似乎已隱隱被納入清明節的範疇了。但是,清明節的習俗一般還是從寒食節轉化而來的。

Advertisements

寒食節的禁火、冷食、掃墓悼亡等習俗來源,傳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荊楚歲時記》記:「晉文公與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吱文公。文公復國,子推獨無所得,子推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潘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這裡的五月五日,是周朝時的曆法,與清明時節的日子是一致的。唐代盧象有一首《詠寒食》詩i己述這個事情:「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公子重耳帶著介子推等隨從出逃。傳說他們在流亡途中沒有食物吃,介子推就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燒熟后給重耳吃。重耳後來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並做了國君。介子推不願做官,帶著母親隱居到綿山(今山西介休)去了。《史記·晉世家》記載,跟從介子推的人就在晉國的宮門上寫道:「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晉文公見到后,就派人進山尋訪介子推,但找不到他。這時有人就建議焚燒山林,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答應了,結果始終不見介子推出來,等山火熄滅后,再派人進山尋找,只見介子推母子相擁,死在一株燒枯的大柳樹下。晉文公懊悔極了,吩咐將介子推葬在綿山,立祠祭祀,並將綿山改名介山。第二年,等到介子推的周年忌日來到,晉文公下令全國禁火,以表紀念。而老百姓也在這天祭拜先賢,同時也掃墓。就這樣形成了寒食節禁火與郊祭的風俗。《後漢書·周舉傳》記:「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囊,老小不堪,歲多死者。」說的是漢順帝時后,太原一帶的人過寒食的風俗要吃一個月冷食,結果「歲多死者」。這時,周舉任并州刺史(即太原一帶的長官),為了老百姓身體健康,他就下令寒食節那天「三天寒食」就行了。

Advertisements

據學者考證,所謂寒食節是為紀念介子推被焚而來,其實是一種附會。事實上,在此之前,人們在這個時候就有禁火習俗。據《周禮·秋官》:「……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漢代鄭玄注:「為季春將出火也。」所謂的「火」是指心宿二,即恆星中的「大火」。古人認為春天見於東方的蒼龍七宿屬木,而季春三月黃昏時火(大火)星從東方升起,所以《後漢書·周舉傳》李賢注說:「懼火之盛,故為之禁火。」其實,古代農業生產對天時非常敏感。冬季氣候寒冷乾燥,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山火,給人們生活造成破壞。那麼,寒食、清明過後,萬物開始生長,氣候也開始濕潤起來。這時候舉行的禁火習俗,是「開火」的信號,告訴人們,這幾天過了以後,山林不再容易著火,就可以舉火了。《周禮·秋官》記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賈公彥注道:「為季春將出火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周代,從熄火到舉火這段時間約一個月,正是氣候最乾燥嚴寒的時候,可能是原始社會先民的慘烈火災記憶,成為先人的生活經驗,所以人們只能吃預先備好的冷食。

寒食節的許多習俗都是圍繞著吃冷食展開的。有關寒食的食品,據《荊楚歲時記》等文獻記載,傳統冷食為「場大麥粥」,就是將大麥磨成麥漿,煮熟,再將碎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塊狀,澆上糖稀即可。還有一種食品叫「子推餅」,也就是棗糕。宋代高承《事物紀原》里記錄的製作方法是「以面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為子推。穿以柳條,插戶墉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尋常京師以冬至后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用面造棗情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嵋,謂之子推燕。」還有「模」也是古時寒食節常吃的,其實就是炒麵,還有撤子等食物。江南一帶,人們在寒食節也有吃粽子的習俗。《古禾雜識》提到清代嘉興人在寒食節吃灰粽子:「寒食節有青團、灰粽。鄉人則作繭團,其形如繭,以祀蠶也。」勤勞的百姓即便吃冷食還不忘生產,要用繭團祈求蠶事豐收,真可謂「見縫插針」。

唐代以前,掃墓一般都在寒食節期間。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732)下旨:「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許,使之永成常式。」宋代朱熹輯《通禮》說:「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瑩,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艾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寫的就是寒食節掃墓的事。古人在寒食這天,還有折柳插在門上、屋檐上的習俗,叫作「明眼」。男女成人舉行冠禮、筍禮,也在這天。但是到了清代,大多數地方的寒食節已融入到清明節的習俗活動中了。近現代以來,清明節掃墓日期一般都在清明前後十天之內,但是浙江海寧一帶卻流行正清明(即清明這天)掃墓。這是因為當地流行著一個「孝子尋娘」的傳說,這孝子正是明太祖朱元璋。說是朱元璋的母親當年因為戰亂,流落到海寧一帶,在錢塘江的破廟裡生下了朱元璋。後來,母子離散。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就四處尋訪母親,得知母親已不在人世。但他想總要找到母親的墓祭掃才是。於是下令海寧官府,規定民間掃墓一律定在正清明那天,以便尋訪母親之墓。到了那天,他派人四處查看,對墳頭沒有壓紙錢的墓更是細加勘察,最後終於找到了母親的墓穴。從此,正清明掃墓的習俗也在海寧流傳下來。

清代乾隆年間項映薇的《古禾雜識》記載,清明之時,江南嘉興一帶「攀柳條插戶懷,小兒女發間綴柳葉。俗競以是日前後上墓祭掃,焚燒紙錢;村人聚觀,分晌角黍。懸紙球於松揪間,歸則折桃花、紫荊數枝,插之船尾。」從中可見,古代寒食的風俗到了清代,已大都併入清明節俗中。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索性寫到:「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瑩而已。」

清明節的時候,古人有掃墓、踏青、戴插柳等習俗,還有放風箏、玩漱球、盪鞦韆等活動。朝廷還往往在清明這一天賜給近臣「新火」。這是因為寒食禁火,到清明節重新起火的緣故。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至唐時,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賜近臣戚里,本朝因之。」說的是,清明的時候,鑽榆木柳木的「火種」來賜給大臣。所以唐代詩人韋莊在《長安清明》詩里對唐代的清明習俗描述道:「早是傷春暮雨天,可堪芳草更芋芋。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拔,綠楊交映畫鞦韆。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在清明的習俗中,都牽涉到插柳的活動。插柳,也稱「戴柳」,就是把柳枝攀折下來插在屋檐下或門窗上,或者是把柳枝插在頭上、鬢上,或者編個柳葉圈戴頭上。民間有「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和「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等俗語。

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插柳呢?這還得從寒食節說起。前文說過,寒食那天,介子推和老母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等到了第二年,晉文公和群臣去祭奠介子推,卻見柳樹上柳枝飄拂,柳芽萌出。晉文公就編了一個柳條圈戴在頭上,因此演變成民間年年插柳的習俗。但是也有傳說插柳的習俗緣起是為提醒百姓要防火。說古時候,財主把吃不完的爛穀子倒入河裡。因為浪費糧食,天帝大怒,命火神爺去降天火懲罰。因為貧苦人家哪會浪費糧食,為防止火勢蔓延開來,火神就讓窮人在自家門前插個柳條,以作記號。當晚,財主家的房屋燃起大火,窮人家因為插柳都平安無事。從此,寒食、清明節插柳就成了習俗。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清明的時候,「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日『明眼」』。這「明眼」就是標記。有傳說認為,插柳的習俗是緣起於歌妓對北宋詞人柳永的悼念。柳永風流調悅,與歌妓們交清深厚,為她們寫了許多歌詞。他死後,歌妓們每逢清明相約去他墓前致祭,又折路邊楊柳插在頭上以為悼念,逐漸成為習俗。但是插柳的風俗起碼應早於宋代,這也只是文人軼聞罷了。

有人為清明插柳是因為柳樹生命力強,寓意長壽、祛邪。唐段成丁以:酉陽雜姐》記:唐玄宗於「三月三日賜侍臣細柳圈,言帶之免至毒」。古人認為柳樹還是「擊鬼的利器」。北魏賈思,《齊民要術》記,「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這似乎又和掃墓有關了。活人去掃死人墓,又怕鬼魅附身,於是折柳抵擋一陣。為大家熟識的觀音菩薩就是用柳枝揮灑甘露為人間祛邪消災的。柳樹還象徵生殖力。原始社會,人類認為柳葉的形象類似女陰,所以將柳葉作為始母神的象徵來加以祭祀。這倒是和柳樹象徵生產力又有點關聯,因為柳樹的生命力特別頑強,否則就不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說。所以又有說法認為清明節戴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農業祖師神農氏,後來插柳演變為對青春永駐、長壽的願望。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志·吳中歲日扛己》記載:「婦女結楊柳球戴鬢畔,雲紅顏不老」,就是這個意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