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之集(雧)

詩心說漢字(四十六)

〖追根溯源〗

「集(雧)」,會意字。甲骨文「集」由「隹(鳥)」和「木(樹)」組成,像鳥雀飛落在樹上;有的甲骨文「集」以「鳥」代「隹」。《說文》:「集,群鳥在木上也。從雥,從木。集,雧或省。」《爾雅》:「集,會也。」本義「群鳥棲止在樹上。」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以三個「隹」代替「鳥」,表示大量鳥兒棲息在同一株樹上;小篆承續金文字形。后又引申出「聚,匯,聚集之地,一齊地,會聚地,聚合體」等義項。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詩 • 周南 • 葛覃》

人皆集於苑,己獨集於枯。——《國語》

齊集有其一。——《孟子 • 梁惠王上》

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曹丕《與吳質書》

〖歷史文化〗

集腋成裘

Advertisements

積眾多狐狸腋下難得之小塊白皮毛,以成珍貴的白狐裘。語本《墨子.親士》。後用「集腋成裘」比喻積少成多。

附錄

《墨子.親士》:「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勝其爵而處其祿,非此祿之主也。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聖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故能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溪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