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禁宮花,通經下乳效果佳

  •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乾燥成熟種子。野生或栽培。主產於河北、山東、遼寧、黑龍江等地。原植物生於麥田、山坡、路旁。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味苦,性平。入肝、胃經。功效活血通經、下乳消腫、利水通淋。臨床用名有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本經》上品,又名禁宮花、剪金花、奶米、麥藍菜、留行子、金盞銀台等,多生於麥田中,苗高一二尺有餘,三四月間開小花如鐸鈴,五月可采莖苗,結實如燈籠,殼多棱,內包一實如豆,內結細子,成熟以後色黑,王不留行是也。炮製時簸凈雜質,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六、七成爆開白花為度,其表面白色,類球形爆花狀,質鬆脆,放涼后即可入葯。

對於王不留行的入葯部位,古今醫家各有不同,清以前的醫家都傾向於全草入葯,據最早的本草著作《本經》記載: 「始生於太山山谷,二、八月采之」,看來它是全草入葯,至唐代的《新修本草》,五代的《蜀本草》,一直到《本草綱目》、黃元御的《長沙葯解》,都闡明是全株入葯,而今天的中藥教材和藥典都言明以其種子入葯,而根、莖、葉、花並未採用,可能是古今之醫家對其各部位的藥效認同不一吧。

Advertisements

《本經疏證》曰 :「凡物之渾圓者,皆轉旋極速而不滯,王不留行之名義,大率亦不外此」。其性善走而不停,雖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其稟厥陰風木之精氣、春生之木氣,其味苦平,苦有火之味,其性降泄,能入心肝兩經而治血。

其生於麥田,善走血分,乃陽明沖任之葯也,俗語有 : 「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其性行不駐,暢行經絡,可蕩滌瘀滯濁邪於無形。有道是婦人乳汁不下,常以王不留行,炮山甲, 通草,等入葯煎湯服之,靡不有效。

或問 : 「王不留行止可下乳,不知乳不能下而下之,下者,下行也,非上行也,然乳居於上,奈何其能下之;通草亦下乳,其用何異?」答曰 : 「上中焦有可下者,皆可下通,非止行於下焦而不行於上焦也,言其下乳,實乃通乳也。通草體輕味淡,言其能通乳者,實乃能讓陽明之精氣上達,起到乳汁外出之作用,而王不留行入於陽明、沖脈、帶脈之血分,暢行於脈道,使乳汁得下,其用有異也。」

Advertisements

心主血,肝藏血,入心肝二經血分專療血症。病發癰疽等症,血不和也。經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此物滑利,善行血活血,固宜治之;又治風毒者,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

其子生白熟黑,有得金之氣,金克木,故可出刺,也就是使刺入肌體肌膚內的竹木類異物自然退出。《本草綱目》云:「竹木針刺在肉中不出,疼痛。以王不留行為末,熟水調服方寸匕,兼以根傅,即出。」

何書又言其能止血,此似又與行血之意相悖 : 「詎知血瘀不行,得此則行,血出不止,得此則能止,非故能止也」。蓋 : 「氣血之想留,王不留,則留者行矣;氣血之欲行,王不行,則行者留矣」,此言甚妙。顧血不止,與難產無乳者,兩可用此,其義自見矣。

其用有三 : 一通乳,二通水道,三通經血。有病人苦小便淋澀不暢,用之遂通。今多用於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肥大,尿路結石等患者身上,用它通利水道,盡顯通淋利尿之功。

至於因血瘀導致的月經後期、閉經、腹痛、婦科疾患,外科方面的癰瘍腫疼,怎是一個有效了得,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行氣止疼之葯配伍使用,共收相輔相成之效,若論其所長者 : 暢行於血者是也。


  • 作者簡介

仵建奇,秉承家學,對祖國傳統醫學有莫大的興趣,自幼跟隨舅舅認識中藥,背誦湯頭歌訣,對中醫耳儒目染。

長大后更是立志業醫,先後在陝西中醫藥大學和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學習,畢業後跟隨合陽名醫縣中醫院疑難病科門診部主任肖志老師學習多年。

對祖國醫學研習頗深,尤其擅長於中醫醫理和中藥藥性以及疾病從開始發生到發展轉歸過程的深入研究。

| 本文為作者原創投稿,首發於中醫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3。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