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執業醫師理論知識:痛風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排泄較少所引起的一組異質性、代謝性疾病。

一、分類

原發性痛風:分子代謝缺陷

1、尿酸排泄減少(約佔90%):腎小球濾過減少、腎小管吸收增加、腎小管分泌減少、尿酸鹽結晶在泌尿系統沉積。

2、尿酸產生增多(約佔10%):每日尿中尿酸排出超過3.57mmol(600mg),可認為是尿酸生成過多。

繼發性痛風:1、腎臟疾病(慢性腎功能衰竭)致尿酸排泄減少

2、骨髓增生疾病致尿酸生成增多

3、藥物抑制尿酸的排泄

二、痛風的誘因

1、肥胖 飲食條件優越者易患此病。有人發現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7.8%,並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

2、高脂血症 大約75%-84%的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個別有高膽固醇血症

Advertisements

3、飲酒 長期飲酒可導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刺激嘌呤增加,從而引發痛風

4、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會引發痛風

5、生活無規律、壓力過大等

6性別和年齡 痛風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男性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男性的累積發病率為8.6%,其中原發性痛風佔5.9%,男:女為20:1。

三、臨床表現

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及臨床表現

1、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期 僅有血尿酸持續性波動性增高。

男性和絕經后女性的血尿酸大於420umol/L

絕經前女性的血尿酸大於350 umol/L

2、急性關節炎期 是痛風的首發癥狀,常在40歲左右,劇烈疼痛,常伴發生於夜間或清晨,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最常見部位為第一跖趾關節(約50%,其他部位依次為足底>踝>足跟>膝>腕>指>肘等關節)

Advertisements

3、間歇期

痛風發作可自行緩解進入間歇期,;無明顯癥狀,僅為血尿酸水平增高;若不及時控制血尿酸,則隨時間推移,痛風發作愈加頻繁,持續更久,癥狀更重。

4、腎臟病變

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急性尿酸性腎病。

四、診斷檢查

1、血尿酸測定:男性血尿酸值超過7mg/dl,女性超過6mg/dl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測定:低嘌呤飲食5天後,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600mg為尿酸生成過多型(約佔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減少型(約佔90%)。

3、尿酸鹽檢查:偏振光顯微鏡下表現為負性雙摺光的針狀或桿狀的單鈉尿酸鹽晶體。

4、影像學檢查:急性發作期僅見受累關節周圍非對稱性軟組織腫脹;反覆發作的間歇期可出現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學改變;慢性痛風石病變期可見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造成關節軟骨下骨質破壞,出現偏心性圓形或卵圓形囊性變,甚至呈蟲噬樣、穿鑿樣缺損,邊界較清,相鄰的骨皮質可膨起或骨刺樣翹起。

5、超聲檢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