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註解

《道德經》簡介

《老子》,先秦著作,為諸子共仰之共同,傳說是李耳所撰寫,春秋時期人氏 道家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原文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各自一體不分章節,后改《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

⑾,眾眇之門⑿。

[註釋]

①「道」就是道,名詞的道,道理的道;第二個說,說道的道

這句話可以有第二種解釋:第二個道,道行。下面就是「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這裡我要說一個常識一個能力,先說能力:正向引導力。那麼誰來引導:我。為何引導?對我有好處。這也是引導的方向。我個人習慣把它稱為「一點正念引」,至於一點,不可強加,順理而通,一路貫通,一點暗藏,不現。

Advertisements

②恆:永久的,不變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聲;第二個「名」獲得名聲

當然,這裡也可同上。求取(名聲),不是總在求取(可以向天下正道,立身處命角度,窮則獨善,達則兼濟嘛)

這裡我想說的是,動詞名詞皆不重要,文言,重在取意。取何意,筆者之意,將心比之心。

(此言何出?大白話說出來,這文檔是我複製刪改的,網路打字嘛,省我不少功夫,可是刪他註釋,不免看一看。動詞名詞牽來扯去,如何達意,取意是很重要的,用心去取,對於此道來說,隨口而說尚可,若稍深究,很是分神,而且表面。說白了這就是表面功夫,我說的是深入內心,可以見微知著,一以貫通,達於筆尖,行乎心意,此文言暢意之所在,且以平視,自有道理。若能聯繫,共鳴停頓,再好不過)

Advertisements

④無名:無這個名稱,名詞

⑤有名:同上

也可以這樣理解:沒有名字,是萬物的開始(開端);有名字,萬物母生(開始)

此處多意理解皆是可以,重在把握「有」和「無」兩種狀態,體會。

開始者,有史也,有史以來,此處史實,多指存在以來。後者有名,文化開始,有名之形成

這是小方面的理解,從小處入手,可以見大也。這是一種推廣的過程。老子在寫這篇文章,顯然處於「大」的狀態,即整體觀已經有了。且這是開篇,立意較深。那麼站在比較高的角度,還有一層深遠意思,那就是虛無生有,此後文再做解釋

這裡就是上文提到的要給大家補充常識:關於字與詞,一個與兩個的道理。中國古代,字義大於詞義,當然現在也是,當然白話太多,顯現不出來一字之深了。舉個例子,「天」,天是什麼意思,好多:天道,天意,天人,天空,天色......注意了,天的意思很大,有虛也有實,而且你注意去看,多加一個字,看似解釋天,實則把天意束縛到某個具體的方面,也就是「小」了。一個字的意思是大於一個詞的,古人善用一字,立意之廣。經常寫文言文的知道,一字多解,多解皆通,取字換字,妙理無窮。

字意如此之廣,取意的時候一定注意,往有益處取。你不是發表文章,你是在為自己好,這才是讀書之道。帶著引導去看,不僅動腦切身,而且呈現出來的見解紛繁,有詩作證: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又有外國名言: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此言之出,立意所在,皆是認可也。

⑥母:母者,生也,有孕育。意會「母」字。(聯繫生活,母親。母親,我們的母親,他人的母親,動物的母親,萬物的母親。感受母性,知此時時或見有益自解)

⑦恆:總是。總,是一種狀態,有一直的意思,是,是非的是,非非即是,此處是也。我是在解釋總是這個詞,也是在解釋「恆」這個狀態,包括語意中行意態度:是。這是對的。也就是說恆是總,但還包含是的語意,即此話的方向,向對。這意是隱含的,是作者的態度。當然,作者是無欲之言,平意而觀,即「客觀之道」。這就是這句話整體了。也是「無情之語,其意所在」,關於「無」與「平」,後文再作討論

衡無欲,可以觀其渺。也就是平意觀對錯。此處要理解「對內」與「對外」,作兩分。對內平意,以至於無,「無意」。即「客觀」,以客之姿態觀,即旁觀,局外人。有客必有主嘍,主,就是這句話的主心骨,我所想表達的,此處為不摻人情,以保持物本也。

此處很巧妙,我用的是衡,語意深淺可見區分。雖有理解,感受不深,忠心表達罷了,此處可見老子思想之高,切於感受,遠超於我

這是一種世界觀構成:我在描述這件事,事情。我要做什麼,描述,描述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事,怎樣描述?不對,怎樣描述「事」,如果弄不清,我這樣說:怎樣「事」(注意這是主語,主意所在,一定要重視,下文作討論)。還原事,述事,述事情。不摻己情(注意方法關鍵就在於:有主意。即是前文括弧所說)

很有意思的現象:注意,主意,有主意。有主意先有主,有主才有意,主意在何處?主意在事物。主意所在,才是關鍵。這是你做這件事的目的

關於「我」,關乎修身的道理,後文會有討論

「意生」通常有兩種狀態:無意生,有意生。現在正常人都是無意居先,因為有意少了,這是不好的狀態,也就是「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方法是順其自然,此法為上善不獨一,如果你有別的方法的話,不提倡刻意去練。人的思維很奇妙,你只要去反察,覺察到過失,立正端正,日久自本能入之(注意我的用詞,立正端正,立正:立意,即反思;端正,擺正方向,這就是方法,有意時時,有益時時)

有人會問:刻意與有意有什麼區別。都是在意,深淺程度。提倡淺在,不提倡加深。人的認識認知是急不來的,緩視之。可以時時,經常,多加次數,稍加程度,順其自然1.伴隨生命體會(就是做事),靈感自來(靈來自感,感來自事)。所以還是提倡多動腦,多思考。(思考的方法:聯繫)

我為什麼提到緩,此處沒有毛病。疾緩,快慢,動靜,有無......這些都是有大道理,合於陰陽,可見兩儀。通理所在,同在乎本。

再給大家補充一個常識:不,應當是端正態度,關於大道理。道理之大,愈見所用之廣,入門之淺,不可反以為之,秘而不見。

⑧眇(miao):可不解

⑨徼(jiao):可不解

說實話,看第一眼我還真不知道什麼意思,不過我知道一有一無,後面意思有反面,說正反意思深了,這更像出入

於我來說,就是一有無,一觀,至於後面,是謂觀之不同。是前者之因由使也,之前因後果自然

為何說出入不說正反,周到也。一山有多面,觀之皆不同,何有對錯,未必正反,皆是出入也。此言,可見平意。平意之道,平意而談,平意所見,平意之引見,平意之引現,細細體會。記住,此處宜平意觀平意,瀟洒點,不要多想,有念化無(就是自然忘掉),日後遇事,偶生聯繫,自有體會,此方才為真,是為真知。有詩作證:自然留本真,見性不忘失

有人會問,為何忘不至失呢?因為你有一顆向道之心啊。求道之路,失失得得罷了,有心在向

從未失聯,不妨再觀:舊我在,今我在,未來之我將在。正如子曰:吾日三省。

吾之所言,皆是忘道之談,讀罷忘罷,自然有知,歸根生根。自生聯繫

吾常笑談:吾之言,本無之言。得之未必有益,失之也可稱幸。而衡量的關鍵:法在啟蒙,切勿當真,自然有知,方才見真。求道之路,沒有人可以替代,自己去走,自己去見識,自己去建造你的世界。

別忘了「一點正向引」

千說萬說,還是要解釋的,畢竟是在註解道德經,不僅是為了尊重原文作者,更是為全文達意考慮。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能猜到我的解釋;「一點正向引」。在這挑明,也是想做個範例,看我如何作引。

忽然又不想解釋了,我寫書,記述心跡。此處不欲作解。但我還是保留其過程。有心情時再解釋吧,這就是我的風格,你可以理解為難的東西先放一放,我現在不想上網查資料。

⑩謂:稱謂。這邊應該是指稱呼事物

哈哈,這邊說了吧,兩者同出,異名同謂。就是兩者是同一個出身,不同的名字說同一樣東西

有意無意,都是平心而生,雖然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不過無中生有,還是要平和看待,這是很玄妙的意境

這是作者往大同方向靠的,也就是本原啦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又一個那什麼不知道念什麼打不出來的字,不會是妙吧,這是第一感。應該不是,前面是對應的句子出現的,應該有實指,這是第二感。

ps:淺在意,經常在意就是一種聯繫。也是一種平和狀態,起於無意,生於聯繫。

時時有聯繫,事事在乎生,本是由心向,真知化無中(註:本,本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