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肉真的好吃嗎?

今天飯後百無聊賴,於是翻牆看片,竟然看到有人吃海魟的片子,看完之後大肝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請看動圖

沉思過後,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so就把這篇文章找出來,然後細細給大家道一下(其實也並不細)。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魚類來說尤其如此。魚類每天在水中暢遊,不用擔心被淹死,但是如果操作不當的話,水也能奪去他們的生命。這並不是駭人聽聞,水可養魚,亦可宰魚。

魚細胞的細胞膜對於水的通過沒有限制性,水分子可以自由地在細胞膜上穿梭。一般來說水分子會從滲透壓較低(味道淡)的區域進入到滲透壓較高(齁得慌)的區域。因此將細胞置於滲透壓很低的區域中時,水分就會持續進入細胞,將細胞漲破。反之,將細胞置於滲透壓很高的區域,水分就會離細胞而去,細胞會幹死。因此,擁有一個穩定、適宜的內環境滲透壓,是多細胞生物的首要任務。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脊椎動物,他們的細胞質滲透壓都是恆定的,大概和生理鹽水相等。這就意味著,這些動物的體液只有保持在這個滲透壓,才不至於使得細胞因為水的原因而犧牲。但是這件事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

首先是海水魚。海水裡的魚類,每天泡在濃濃的海水裡,周圍的鹽分如此之大,以至於體內的水分會不斷地從鰓、體表向外滲透。如果置之不理,很快我們就會得到海魚乾。

而淡水魚的問題恰好相反,由於淡水的溶質濃度極低,滲透壓小到比魚身體的滲透壓還要小,水分就會由鰓、體表進入魚體。長此以往,魚的細胞就會吸水漲破,全部死於淡水中毒。

但是,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因為他們在長期的演化中已經掌握了荒野求生之道。

對於海水魚來說,首先要補充逝去的水分。補充途徑有兩種:吃別人,以及喝海水。後者雖然有效,但是反而導致更大量的鹽進入了體內。但是鹹水魚牛逼之處就在於,其腎臟是如此的發達,以至於排出的尿液要比喝進去的海水還濃。另外,海水魚的鰓上有能主動將身體內的鹽分排出的細胞,這樣,他們就能從齁鹹的海水中得到淡水,而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

對於淡水魚來說,第一要義是把泛濫的淡水請出去。所以淡水魚排的尿液中,基本就是淡水。除此以外,淡水魚還要補充鹽。尿液再稀,也會有鹽分的流失。補充鹽的途徑主要也有兩條:吃別人,從水中獲得。吃別人就很好理解了,從水中獲得是個技術活。淡水魚的鰓上有能夠吸鹽的細胞,這類細胞能在幾乎沒有鹽分的淡水裡榨出鹽來(這就是剝削啊)。有這樣逆天的設計,淡水魚不愁沒鹽吃。

於是我們現在回歸題目,以鯊魚、魟魚為代表的、軟骨魚陣營。

軟骨魚是脊椎動物進化早期分離出來的一個分支,該分支保留了諸多原始的特性,其一就是:腎虛。軟骨魚的腎臟能力很差,要讓這個腎臟排出濃尿,那是強人所難了。但是人家也不能等死,為了生存,軟骨魚們不得不走上了另一條路——血濃於海水。軟骨魚蛋白質代謝產生的尿素不會馬上排除體外,而是大量地留存在體內,以至於血液的滲透壓比海水還高,就能夠很逆天地直接從海水裡吸收淡水,多餘的才會排除體外。這種行為導致的一個後果就是:軟骨魚的肉總是有一股氨的腥臭味。因此,魟魚肉不好吃,主要是因為體內「尿」太多了。

這種「尿性」的肉,真的會好吃?實在是不敢想象,也不敢嘗試啊。

再說了,海里魚那麼多,幹嘛非得吃那些美麗的魟魚呢。

愛家魟魚

2016年11月3日

老汪說兩句:

我吃過海魟,本來還覺得多汁還Q,現在怎麼滿嘴尿味。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