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衣,豈止是緊身

立冬一到,預示著2016年畫上句號的日子即將到來。隨著氣候的變冷,很多跑者開始關注起壓縮衣的選購,選擇哪一款壓縮衣比較好再次成為論壇、聊天群里最熱門的話題。今天就以個人所了解的情況向大家簡介一二。

【緊身衣≠壓縮衣】

每次看論壇或者聊天群里聊到壓縮衣推薦時,總有大咖站出來一本正經地推薦skins、2xu、cw-x、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Compressport等大牌,令無數預購壓縮衣飾裝備的初跑者仰慕不已……

不可否認這類大咖的古道心腸,但要闡明的一件事是UA貌似並不生產壓縮服飾。UA的產品線主以緊身衣褲為主,和本文主題所要談及的壓縮衣完全兩種概念。

那麼什麼是緊身衣?什麼是壓縮衣?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Advertisements

要弄清二者的區別,得先從他們的歷史說起:

緊身衣最早起源於1886年,與古時候歐洲倡導女性緊身收腰的穿衣陋習有關,一戰爆發前夕,婦女地位迅速提高,女性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便於勞作,逐漸拋棄了這種繁贅、浮華的穿著方式。

20世紀初,緊身衣更多地出現在雜技和馬戲團演員身上;30年代開始,更加貼合於現代造型的緊身衣出現了——泳裝;70年代末,一直以黑色居多的緊身衣出現了更多的色彩,在北美和歐洲,名人穿著緊身衣的鍛煉錄像也間接地推動了緊身衣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普通運動愛好者開始穿著緊身衣進行運動。

而壓縮衣最初的作用則是在醫學領域,主要用於治療淋巴水腫之類具有「膨脹」癥狀的疾病;後來,梯度壓縮襪被發現可以對靜脈曲張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之後才有運動界人士對梯度壓縮襪產生了興趣,並且對它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后發現,壓縮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跳躍能力。隨後,醫學界和運動界才開始研究壓縮裝備對成績與恢復的影響。

Advertisements

壓縮衣最具特點的關鍵詞,一個是包裹,另一個則是支撐。壓縮衣可以被看作是增強版的緊身衣,但緊身衣卻沒有壓縮衣的特種功能——通過梯度壓縮實現對身體不同部位施加不同壓力,即離心臟越遠的地方壓力越大,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加快向運動肌群輸送氧氣的速度,激發肌群活力,加速乳酸排解降低乳酸堆積,加快身體恢復。並且,由於壓縮衣的壓縮強度更大,它能更有效地防止運動時產生的肌肉顫抖,進而減少無謂的能量流失。簡單總結就是:包裹肌肉,加速血液循環,支撐肌群,減少體能流失,緩解運動后疲勞。

而緊身衣無論在功能沒有壓縮衣的如此特性,在價格上也沒有壓縮衣那麼昂貴。簡單地說,二者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似壓縮,非壓縮】

在緊身和壓縮以外,其實還有個類似壓縮而非壓縮的特種服裝,那就是(仿生)功能服,最出名的要數X-Bionic。

X-Bionic隸屬於位於瑞士Wollerau的X-Technology公司,公司著力於設計研發高科技運動系列產品,同時擁有獨立市場運營團隊,旗下高端品牌為:X-BIONIC(R) ,X-SOCKS(R),APANI,X-Nutrition,始終站在運動行業的前沿。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大公司和知名品牌從X-Technology公司的研發成果中受益,其中包括Gore-Tex,Adidas, Head,New Balance等。同時還為賓士、奧迪等汽車公司以及航空公司提供專業設計諮詢。在義大利擁有全球最大的仿生實驗室,用於研發功能性產品。

說它類似壓縮,因為無論其外表還是功能都跟壓縮衣有很大的類似性。但終歸其並不屬於壓縮,原因則在於其功能的特殊性:

恆溫系統

X-Bionic研發出配合人體的降溫系統,快速降溫,乾爽保暖,保持更好體力。其中三維球體功能板(3D-Bionic Sphere)是37℃ 恆溫系統的重要科技之一。在流汗時,功能板吸收汗滴並轉移至「蒸發麵積擴展體」,在體溫的帶動下,進行蒸發,快速為皮膚表面降溫,而多餘水分重新返還給皮膚。在寒冷時,空氣通道的暖空氣形成保暖空氣墊,阻止外部冷空氣進入,有效維持身體溫暖。

X-IMPACT緊身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穩固肌肉減少顫動,並促進血液自由流動的解決辦法。從而有助降溫,並加速營養和氧氣的供給,減少心血管系統的負荷,為身體節省能量,激發身體機能,創造高水平發揮。高、中、低三種強度緊縮更滿足您不同強度的需求!

X-Bionic「聚能系列高強度緊身」,能在一開始就穩定肌肉,同時加速血管內氧及養分流通,正是高效運動表現的理想條件。

X-Bionic」激能系列中強度緊身」,能減少肌肉顫動,穩定肌肉及關節,使運動更精確高效。同時加速體內氧氣及養分流通。

X-Bionic「活能系列低強度緊身」,有效調節身體微氣候,節省能量,增加活力。穿著起來寬鬆舒適。設計非常富有彈性且透氣,可適用於運動以外穿著。

另外,在此基礎上,X-Bionic還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仿生蛙皮延伸出的仿生薄膜科技、仿生沙漠狐延伸出的銀狐科技、仿生海狸延伸出的海狸服、仿生雪鴿延伸出的雪鴿技術,以及仿生鯊魚延伸出的鯊魚系統等近30多個專利技術。

因其在產品上的大膽創新和科技應用,X-Bionic的產品又被其自稱為魔法科技,這也導致了其產品的高昂價格,差不多一件短袖功能服的價格就能逼近一套中上檔次的壓縮衣。

當然,隨著市場的需求變化,X-Bionic也相應退出了屬於自己的壓縮衣產品線,終究受氣品牌和宗主產品線的影響,X-Bionic的壓縮衣價格也是貴得咂舌,除了境外海淘外,基本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本篇只單獨介紹,不作為主要壓縮產品推薦。(當然土豪除外)

【選擇那麼多,哪個品牌才是最好】

其實壓縮衣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說法,不同的品牌側重的科技點也並不一樣,並不能單憑一個「好」或者「壞」來判定,更多則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就好比Asics旗下的N、C、K、虎走等系列的差異,本身面對的客群不一樣,功能也就不一樣。並不能只通過價格或者品牌來決定。

SKINS

說到壓縮衣,被推得最多的就是SKINS。這本是一個澳大利亞的品牌,但後來與李寧合作,某些產品的生產線還被李寧所有,SKINS就分化出洪派(市面上大部分能買到的非國產大多是宏都拉斯產的)和國派。

有人說洪派好,也有人說國派也不賴,這兩者的爭論從我認識SKINS開始到今天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甚至有人還大吹「洪派SKINS能放刀,國派SKINS只能防彈」之類的謬論。其實二者的爭論無非就是那點價格差異而已(個人認為,我也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那麼不喜歡國產貨),實在沒有必要。

但不可否認的是SKINS強大的產品線,SKINS大致分為A系、C系、RY系、TRI系、G系和S系:

A200:A400的簡化版,為大眾運動人群設計的,適合每周運動時間不超過10小時的人群。相比A400,其壓縮技術更加粗放一些。

A400:高端型號,適合每周運動超過10小時的人群。利用生物力學原理進行縫製,在脊椎、肩胛骨傾斜部位提供可控、一致的支撐力,還採用了腋下彈力拉伸透氣網和硅膠條防止衣服上卷。

C400:是A400衍生出來的騎行系列,專為騎行設計的背部更低,腋下彈性網面材質保證運動無束縛。提供了小口袋方便在騎行中放置鑰匙,能量膠等隨身物品。

RY400 :是在A400系列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恢復系列,可以運動之後減輕肌體酸痛,號稱新一代睡衣。

TRI400:是針對鐵人三項的系列,在脊柱和三角區域處嵌有Memory MX面料從而提供穩定支撐 。

G400:是針對高爾夫運動設計的,能夠增強軀幹和手臂的血液循環,通過高爾夫揮杆動作中所有運動肌群的配合統一,提升力量、穩定性和動作規範性。

S400:針對寒冷天氣的保暖系列,外置彈性合成纖維,內置空心抓絨,兼具高拉伸性能、防起球,透氣柔軟。內部抓絨纖維幫助將熱量保持在服裝內部,在寒冷天氣中也能保持溫暖。 針對軀幹的壓力可以增強運動中的穩定性。

CW-X

CW-X是一個來自日本的壓縮衣品牌,知名度僅次於SKINS,與SKINS眾多的產品線不同,CW-X主要強調的是透氣、涼爽,這在其僅有的幾款上衣都被冠以Ventilator就能看得出來。同時CW-X強大的支撐性是其最重要的買點:

Ventilator:分為長袖,短袖款,採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編織技法打造了所謂的「外骨骼」支撐系統,針對後背部、肩胛骨和斜方肌進行有效支撐,提升運動中的姿勢和平衡性和肩部臂部運動的穩定性。網狀材質提供了出色的透氣性。

Ventilator Tri:針對鐵人三項的系列,可以看作是基本系列的無袖款。最大限度的提供了涼爽性。

Insulator:相比基本系列增強了保暖性,採用特殊溫控材料保證了體表溫度相對恆定舒適。

值得說一句的是,CW-X最出名的產品要數它的彩虹褲了,多彩的絲線勾勒出最跳動的步幅。曾經有一同事,展示過他高價買入的彩虹褲,據他所稱,彩虹褲每一絲針線都有效地包裹其肌肉,有效支撐其運動。這可能有點個人誇張的說辭了,但我也親自購買和穿著過CW-X旗下的Performx壓縮褲,上身的第一感覺就是厚實,比第一條壓縮褲2XU要厚實得多,但包裹性和支撐性確實沒得說。僅僅只是外表沒有彩虹褲那麼浪騷而已。

2XU

2XU也是一個澳大利亞的品牌,其產品主要面對的是鐵人三項的賽場,反倒在壓縮衣領域名氣不是很大,尤其在中國。但這並不影響它曾經在我個人心中的地位,其上衣小臂處的X印花拉風霸氣,下身大腿處也相應有此設計,這也是其成為我第一套壓縮衣的首選原因之一。

說起輕薄,可能是我接觸的產品太少,2XU給我的涼爽感覺其實要甚於CW-X,一年四季除了夏天無法全套穿著外,其餘三季穿著2XU基本無礙。相比SKINS和CW-X而言,很少炒作自己,或者說在國內知名度並不是很高的2XU,市價也不是太過高昂,內壁掛細絨的保暖款,全套下來也不過1000出個頭,這在其他兩個品牌是很難買到的。

2XU在產品線上的設計比較獨特,上衣的產品種類基本沿襲了其在壓縮褲中的產品線分類:

Compression:基本款的壓縮衣,針對胸肌、三角肌、二頭肌、三頭肌、前臂以及核心肌群有支撐性。

Elite Compression:高端款,採用材料拼接技術強化了核心肌群和上臂的靈活性,此外在前臂處也有針對性的增強了支撐性。

Elite Golf Compression :針對高爾夫運動設計,在背部採用網狀材料提供了良好的透氣性。

Thermal Compression:保暖款,適合寒冷天氣穿著,同樣適合運動后恢復。

Recovery Compression:恢復款,尤其適合游泳愛好者,在前胸和後背處採用特殊材料提供了良好的透氣性。

SALOMON

SALOMON的興起,可以說完全是因為其越野跑鞋的市場影響所帶動的延伸產品,主要集中於越野環境使用,產品線比較單一,沒有上述幾個那麼複雜。路跑壓縮衣也有,但市面上比較少見而已。(可能因為功力不夠,其實我還真不覺得越野和路跑的壓縮服飾有哪裡不同)

C3fit

同樣是來自日本的品牌,C3fit將一款運動壓縮裝備的功能定義為三個C,Compression(壓縮),Conditioning(控制),Comfort(舒適),而C3fit產品的所有設計都圍繞著這三項永恆不變的主題而展開。

因為渠道原因,目前能見市面上的產品,主要是其旗下的impact air輕跑步壓縮衣。其宣傳的也是支撐性能,與CW-X最大的區別,加了個「輕跑步」的概念。

什麼是輕跑步?這個概念很模糊,有人說半馬以上全馬以下,也有人說30km以下基本算是輕跑步。就赤足的概念而言,輕跑步就是40km以下的道路跑步。不管概念幾許,個人倒覺得這可以作為入門壓縮衣的選擇之一。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壓縮衣帶給身體的壓迫感,可以當做適應性裝備參考選購。

除了上述幾個品牌外,其實還有諸如Compressport、BV SPORT、SHOCK ABSORBER等品牌的壓縮產品可選。只是這些品牌的初始,或者說主要產品線並不是成套、全身包裹性的壓縮衣,而是更加專長於更加輕便、帥氣、舒適的壓縮袖套、腿套。這些我們留到下期壓縮袖套、腿套的主題上一一細說。

悅跑圈專欄作者【Julius™】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鏈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