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葯食同源?

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認為「醫食同源」,「葯食同源」,很多中草藥,既可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同時也是很好的食品,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蔬菜、水果常常也都同時具有食與葯兩方面的性能。

《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葯食同源」的思想。

隨著經驗的積累,葯食才開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們開始食熟食,烹調加工技術才逐漸發展起來。在食與葯開始分化的同時,食療與葯療也逐漸區分。

《內經》對食療有非常卓越的理論,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可稱為最早的食療原則。

由此可見,在中醫藥學的傳統之中,論葯與食的關係是既有同處,亦有異處。但從發展過程來看,遠古時代是同源的,后經幾千年的發展,葯食分化,若再往今後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歸真,以食為葯,以食代葯。

Advertisements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會中,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各種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這就是「葯食同源」理論的基礎,也是食物療法的基礎。

中醫藥學還有一種中藥的概念是:所有的動植物、礦物質等也都是屬於中藥的範疇,中藥是一個非常大的藥物概念。凡是中藥,都可以食用,只不過是一個用量上的差異而已,也就是說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嚴格地說,在中醫藥中,藥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對而言的:藥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藥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藥物的副作用大。這就是「葯食同源」的另一種含義。

Advertisements

滋養身體為「補」,排泄體內廢物為「瀉」,這些「補」或「瀉」的葯,都取自於食物,多在穀物、果實、豆類、蔬菜類、動物性食物和礦物質食物之中,如紅小豆、黑豆、綠豆、冬瓜、黃瓜、海帶、鯉魚、蔥、姜、薏米等,都具有利尿、消腫、發汗、解毒等作用。我們每天食用的蔬菜、穀物、水果等所有的食物,都既是食物又是藥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