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海瑞是一匹不吃羊的狼

清華大學出版社不日將推出本人解史新作,敬請欣賞摘要選節22——

清官海瑞是一匹不吃羊的狼

自古「青天」可為兩類,一類為克己奉公苦行僧,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另一類是「裝老爺裝青天」,鋪天蓋地,到處都是。二者的數量是不成比例的。

「裝青天」有兩大可惡之處,一是虛偽,二是思想保守、倒行逆施。

那麼,苦行僧類型的青天與裝青天有什麼不同呢?

其最大不同,是智識與悟性。一個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另一個則是真糊塗。

例如對「權力」與「權力源」關係,裝青天心理明鏡似得,那是上級皇帝給的,百姓算個球;但苦行僧清官就和百姓一樣,往往掰不開這個理,他們知道官是皇帝賞的,但他們同時以為,為人民服務就是為皇帝盡忠,完全將二者混為一談了。

千百年來,這樣清官雖屈指可數,但名氣都大得很,諸如明朝的海瑞。

明朝嘉靖年間的御史大夫海瑞,那可不是「裝青天」,而是歷史公認大清官,即便從今天看,海瑞的品行也堪稱正人君子:他身居高位,不貪不佔,穿的是布袍,吃的是糙米,長年不吃肉,自食其力,自給自足。他的原則性很強,沒有一個親戚朋友能借上他的「光」。他甘願當苦行僧,以苦為樂,以殉道為榮。

他苦到什麼程度?

每日只是吃些自給自足的青菜和豆腐。長年不吃肉。一次母親大壽,他終於上街買了兩斤肉,此事居然轟動了他為官的南京城(海瑞時任南京右都御使),賣他肉的屠夫就像中了六合彩一樣,不住地感嘆: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掙一回海大人的錢。

他殉道到了什麼程度?

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海瑞上書勸諫,被嘉靖打入死牢。之後嘉靖皇帝死,太子朱載垕即位(隆慶皇帝),獄卒認為海瑞官復原職有望,於是在獄中款待海瑞,海瑞以為自己將被處斬,並不犯愁,反而大吃大喝。但當他得知死的是老皇帝不是自己時,又把吃的東西全吐出來,大哭一場。

死了樂,活了苦,可見海瑞對殉道已經達到了宗教痴迷程度。但這樣一個幾近完人的清官,卻是官場異類,在大明朝廷,他屢撞南牆,頭破血流,死時連喪葬費都沒留下……無論活著還是死,境遇都比同朝的貪官慘。這是為什麼?

因為他沒有看透權力的來頭。

中國有兩千年封建王朝史,支撐這種王朝統治的,是以君主專製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在這種體制中,有一個遺產是代代相傳的,這就是各級官員的層層任命制。各級官員即便是科舉「考」出來的,那也只不過是當官的「資質」而已,並不表明獲得權力,真正的官銜最終要由上級任命。所以,上級能不能發現你、任用你,成為仕途臨門關鍵一腳。

這段話說白了,就四個字:官出上級。

於是,官場中的官員,為奔一個好前程者,顯然不能把 「為民干實事」作為當官的宗旨,而是要把 「為上級服務」作為核心任務。

同時,封建官僚體制的兩個特性,決定了官民關係是一種上下層的食物鏈關係。哪兩個特性呢?

一是侵佔性。政府權力全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權以國家利益為理由,隨意侵奪庶民的財產。

二是壟斷性。將本應該屬於國家資源,甚至機會的擁有,都朝有利於自己地位鞏固的方向攬進。久而久之,變成世襲階級。

這兩種特性鑄就了官員對民眾剝削蠶食的合理性,就像狼與羊的食物鏈關係一樣。在這種體制大環境下,要問「官員能不能做個好官」,就好比這樣一問:不吃羊的狼,能活多久?

由此解析歷史上那些屈指可數的清官命運,便可豁然開朗。

大清官海瑞不知,官民之間,如狼羊食物鏈,狼王是皇帝,群狼是官員,官員清正,等同不吃羊的狼,如何生存於官員「狼窩」中?

以皇帝及同僚們的眼光看,海瑞的問題出在「假戲真做」,他不清楚在此制度環境下,在皇帝及官僚集團心底,利益高於一切,道德只是青樓門前的「貞潔牌坊」。當官員形成「狼群」,一個官員繼續存活於這個群中靠的就不是對民負責,而是對集團中的其他人負責,因此他不需要道德,不需要清正,不需要廉明,甚至不需要能力,而最需要的是精於彼此利益的同夥人。

和海瑞同樣一根筋的清官不明白——自己如此嚴格要求自己,做道德模範,不僅對社會風氣的好轉沒能產生多大影響,而且反倒使自己官場之路越走越窄?

而和海瑞不同道的貪官卻很清楚——你自己吃苦害親朋受累,怎麼可能得到享樂在先的同僚發自內心的響應?你清高自律不與別人結黨營私,又怎麼可能在官僚集團掌控的國家,進入權力中心?

海瑞死別南京死時,「小民罷市百里不絕」,可見百姓與海瑞的感情很深。

然而,海瑞到底屬於哪一夥呢?是皇帝的人,還是百姓的貼心人?這可能也是海瑞最費解的問題。他無法瞭然:他的權力,與下層無關;皇帝與百姓,永遠不可能「血濃於水」。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