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一直堅持裕仁天皇是個仁慈天皇?

裕仁天皇有實權嗎

裕仁天皇,又叫作昭和天皇,他是日本第124代天皇,也是日本在位最長,壽命最長的天皇。那麼作為日本的執政人物,裕仁天皇有實權嗎?日本的最高政治權利是屬於裕仁天皇的嗎?

裕仁天皇照片

裕仁天皇的實權,在日本投降之前是有的,但日本投降以後,他就沒有實權了。在日本投降以後,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都要求日本廢除天皇,但是沒有為了穩定在戰後,能夠穩定東亞形勢,需要建立一個反共產主義的經濟強國,如果沒有天皇,那麼日本國內就會混亂不協調,因為之前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必須效忠於天皇的教育,使天皇已經成為了很多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為沒有在策略上的需要,所以就表示裕仁天皇對二戰不負主要責任。美國佔領日本后,裕仁天皇沒有實權,而真正掌控著日本統治權力的人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Advertisements

另一方面,日本的政治制度是上層政府制度,即第一政府為首相,第二政府為王室,首相部負責陸軍,王室管理海空軍。全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等都由首相負責。在軍事上,陸軍部隊的最高長官是首相,而海空軍的最高長官是天皇。天皇是不能管理陸軍,只有首相才能管理,也就是說裕仁天皇只有海空軍的管理實權。所有說在日本,並不是所有的權力都屬於天皇,天皇的實權也只限於他所管理的範圍內,而其他則都是屬於他的管轄範圍內了。

裕仁天皇承認低估中國

裕仁天皇在日本人們眼中是一個慈祥的君主,他在一直反對戰爭,支持和平,但其實,他並不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個有著勃大野心的人,在他在位期間,裕仁指揮和策劃了日本先後發動的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導致了數千萬人的死亡,侵略了中國的國土,那麼這樣一個有野心的人,為什麼會承認低估中國呢?裕仁天皇承認低估中國是怎麼一回事呢?

Advertisements

裕仁天皇夫婦

在1931年,日本對中國發動首場戰爭,侵佔中國東北三省地,要在該地建立偽滿洲國,並於1937年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在3年後,裕仁天皇已經暗自開始埋怨日方的軍事專家,認為是低估了中國的軍力:「每個人都對戰爭的判斷出現了錯誤,特別是陸軍的專責部門,應該要儘快的結束戰爭,在未來的10年中要重整國防的軍力。」但是當時如火如荼的戰事已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只能繼續。

1941年,裕仁天皇暗自批評首相近衛文麿,認為他在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就帶領我們進入了戰爭。在之後的一年,他又擔心與日本簽訂的中立協定的前蘇聯會加入戰爭,裕仁天皇說:「我不想與中國開戰,是因為我實在害怕蘇聯的強大軍力。」

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加入戰事,與中國成為同盟方,這讓裕仁天皇更加懊悔,但眼看戰爭已經不能回頭,只能說:「一旦戰爭開始了,就必須要進行到底。

裕仁天皇到底是不是戰爭罪人

一直以來,日本堅持這裕仁天皇是一個反對戰爭的仁慈天皇。然而日本也一直不願意承認他們在二戰中對中國的無恥行為,他們對中國所發動的侵華戰爭。如果不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干預,那麼裕仁就險些被控訴為戰犯了。所以在戰後,很多日本人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天皇是無罪的,他們也是。那麼裕仁天皇到底是不是戰爭罪人呢?

裕仁天皇青年時照片

在美國歷史學家郝伯特·P·比克斯的新傳中所描寫的裕仁天皇又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裕仁及現代日本的形成》中所展現是裕仁是一個殘暴狡詐、野心勃勃的君主。而在日本人眼中,裕仁天皇是一個憂國憂民、慈祥的君主形象,而事實是裕仁天皇並不是這樣一個人,他繼承了他祖父的野心,身上全然是沒有他父親的影子,其實他就是美國歷史學家筆下的那樣的人。

在裕仁20剛出頭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獨裁君主所具備的素質,他通過大臣們,極為隱密的進行著統治,大臣在做重大決定之前,都是要跟他商量。日軍在1931年入侵中國東北戰爭以後,裕仁催促著他們前進。1937年,日本在中國擴大範圍時,裕仁提議說:「在要塞地區集中大量的兵力來實施壓倒性的打擊不是更好嗎?」于是之后就有了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瘋狂的侵略和殘殺。而推動著一切的人並不是日本的將領們,正是這位在日本人眼中仁慈的天皇,是他促進了戰爭的爆發和對百姓的殘害。

想了解更多歷史有趣味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hlhh520)←←長按可複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