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不得不說的「肛門事」

深圳某產婦肛門被縫的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究竟是縫了肛門還是縫了痔瘡如今尚不可知,但因為這件事情的影響,不少孕、產婦對生產帶來的痔瘡問題都覺得相當困惑。一個朋友為此跟記者諮詢:懷孕難道容易生痔瘡嗎?生產會不會刺激痔瘡出血呢?如果出血是當時處理還是等之後再處理?痔瘡手術是縫還是切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胰外科主任何裕隆教授指出,痔瘡是孕產婦常見的肛門疾患,對它的防治從產前就要重視。

痔瘡

孕期出現痔瘡可能被忽視,分娩后癥狀會加重

所謂「痔」,很多人以為是肛門內黏膜腫大。何裕隆教授糾正了這一說法:痔瘡實際就是肛墊,而肛墊是像海綿一樣的組織,當肛門收縮的時候,肛墊會把肛門整個堵住,防止直腸里的大便、氣體不受控制地流出,它的功能就像一扇大門。健康人的肛墊是很好用的,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組織老化,以及大便反覆刺激,很可能引起肛門局部組織發生炎症甚至纖維斷裂,從而導致肛墊下移,產生痔瘡的癥狀。

另外,懷孕期間,因為胎兒增大引起腹壓增大,使直腸靜脈迴流發生障礙而擴張彎曲成痔。如果本身有長期便秘或肛裂,或孕期飲食結構改變,吃肉多吃菜少,對痔瘡的形成更是有利。不過,有些孕婦患上痔瘡卻渾然不覺,可能痔瘡只有I-II度,既很少出血,也不脫出肛門,不疼痛,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生產時腹壓達到頂點,產後又出現暫時的排便困難,會使痔瘡的程度加重。單純內痔無疼痛,出現水腫、感染、壞死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血栓性外痔是常見的外痔(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下面的靜脈曲張團塊),病人突然感覺肛門邊緣出現一腫塊,伴有劇烈疼痛,行走不便,坐立不安,主要是因為便秘、咳嗽、用力過猛等導致外痔靜脈破裂出血。

癥狀:反覆出血、痔塊脫垂、疼痛。

處理:分娩過程中痔瘡可能發生急性出血,正常情況下醫生應立即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結紮,即用血管鉗鉗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針線縫扎或直接將血管結紮,打結有可能鬆掉,縫扎會更牢靠。當痔瘡產後加重變為II度以上,會出現排便時脫出,並經常出血,此時可行痔上黏膜環切術,即將直腸黏膜切掉2-3厘米,進而將脫出的肛墊上提。而血栓性外痔常需手術將血栓取出。

肛裂

產後飲食結構改變和排便困難可導致肛裂

肛裂和便秘互為因果關係。硬的、粗糙的大便反覆摩擦和撐開肛門,久了就會使肛管皮膚裂開、出血。病人排便時往往感覺劇烈的疼痛,越發不願和不敢排便,如此大便變得更硬,進一步加重肛裂,形成惡性循環。何裕隆說,孕婦發生肛裂往往因為飲食結構的改變引起便秘所致,產後排便困難對肛裂也有一定影響。

癥狀:排便時劇烈疼痛,反覆出血。

處理:肛裂不會因為分娩導致和加重,所以產後對肛裂再做處理也不遲。專家建議盡量非手術治療,關鍵是保持好的排便習慣和飲食結構。對於慢性的、裂得很深、患處兩邊出現疤痕化纖維的肛裂,若改善便秘后傷口仍反覆裂開不能癒合,可以施行手術將疤痕壞死組織切掉,並配合坐浴治療。術后仍要解決便秘問題,否則容易複發。

直腸前突

由分娩中直腸陰道膈撕裂引起,可表現為排便困難

產後頭兩天出現排便困難很常見。可有的產婦產後一連四五天也拉不出大便,或是產後出現習慣性便秘,經檢查往往可發現直腸與陰道之間的隔膜撕裂。因為壓力不夠,肛門括約肌不開放,做排便造影可見大便向陰道方向拱,這被稱為直腸前突,常見於難產或多次生產的產婦。

癥狀:幾天也排不出大便,大便秘結

處理:一般先行非手術治療,包括飲食療法,多飲水、多吃水果(避免吃油酸含量高的水果,如蘋果、未成熟香蕉等),必要時服緩瀉藥,增加體育活動。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原則是修補缺損。

如何預防肛門疾患

1、 保持合理飲食結構,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2、 保持每天一次的排便習慣。

3、 排便后溫水清洗會陰部。

4、 出現長時間便秘、肛門便血或排便疼痛時,及時到專科就診。

「個性育兒」微信公眾號:gexingyuer (長按可複製)

父母們的育兒小貼士,分享豐富的育兒知識!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