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醫|霍勇:血壓達標就可以停葯?

文/搜狐健康·周亦川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總患病人數在2.7億以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指出,每年我國因為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數超過300萬,可以說是健康的重大殺手。與之相對,我國高血壓人群「三率」,即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可喜的是這一組數字正在逐年上升。霍勇教授認為,高血壓的管理並不複雜,關鍵在於患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患者在用藥理念上存在誤區,導致血壓不能很好地控制,最終引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致殘致死。

高血壓危害重大,查出血壓高的人也被警告過可能出現心梗、中風等重大致死疾病,但正是由於幾大誤區的存在,讓他們不能很好地做到正確吃藥控壓:

Advertisements

1. 不必吃降壓藥,調整作息多運動就好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李建平教授表示,許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年紀比較輕的患者在剛診斷的時候,一聽說降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就很恐懼,覺得沒有癥狀不一定要吃藥,往往會採取靜養、改變飲食、運動等方法調節血壓,但是效果卻並不理想。高血壓不能諱疾忌醫,疾病會逐漸使血管功能下降,全身器官受損。一旦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等出現各器官病變時才開始降壓治療,藥物使用將會非常複雜,且副作用會更多,難以挽回。

2. 血壓高會中風偏癱,一定要儘快達到正常標準

面對有些患者的無所謂,有些患者則是過於緊張,看到自己血壓高了一些就生怕自己明天就會中風發作,一定要儘快把血壓降到讓人放心的範圍。衛生部中國高血壓教育與管理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孫寧玲教授指出,高血壓是慢病,慢病還要慢治。許多患者經常希望醫生幫助他快速降壓,其實是很危險的。

Advertisements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壓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自然不能一天兩天就降下來。如果血壓突然一下子降下來,很可能造成血液灌注不足,反而還會帶來危險。特別是那些長年高血壓的老人,如果降的太快極易發生腦梗塞,造成嚴重後果。

降壓應該和緩,慢慢往下降。正常情況下,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后,一般一到二周才能起效,四到八周血壓降到目標值,是一個比較讓人放心的速度。有不少人吃了一周還沒見血壓下降就希望重新開藥,這就有些操之過急了。

3. 是葯三分毒,等血壓高的時候再吃,正常了就停葯

有些患者知道高血壓的危害,但看到藥品說明書上各類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也有顧慮,覺得藥物應當「按需服用」,血壓到了正常範圍就停,等血壓上去了再吃。這一點也是錯誤的。衛生部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汪芳教授指出,很多患者都存在吃藥不堅持的問題,間斷服藥,引起血壓波動更危險,做好降壓管理,就得長期堅持服藥。

降壓藥的「毒」是無需過度恐懼的,因為絕大多數降壓藥都是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和臨床實踐驗證的,選擇有心腦血管獲益證據的「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長期服用,心腦血管乃至全身血管受到的藥物保護遠超過疾病對血管的傷害。所以說確診了高血壓,無論有沒有癥狀,是否感覺到頭暈,都要根據醫生建議按時服藥,一定不能隨便停葯。停葯極易造成血壓波動,對心血管造成損傷。

4. 降壓藥吃起來太複雜,總是會忘

高血壓的主要患病人群是老年人,記憶力和集中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退,每天吃藥便成了他們的負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高血壓科主任王繼光教授發現,困擾老年人的一個是漏葯,今天少吃了;另一個是吃了以後忘了,這個葯到底吃沒吃?少吃的話沒法治病,再吃一次可能引起低血壓。

所以,讓吃藥簡單化也是高血壓管理的重點之一,王繼光認為,對大多數患者來講,無論是使用β受體阻斷劑、鈣拮抗劑、ACEI等多種降壓藥的哪一種,都推薦使用長效控制血壓的藥物。服用這類長效的降壓藥物,作用時間長,減少血壓波動,一天一次平穩控制24小時的血壓。

另外,由於每日清晨,人們從熟睡中醒來,機體神經興奮及激素調節使人清醒有活力,也讓血壓有所上升。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清晨醒后開始日常活動的最初幾小時內(通常在6:00-10:00之間)血壓會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即清晨血壓。清晨服藥前也恰是降壓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因此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於這個時間段。若所使用的降壓藥的藥效並不能持續24小時,那麼在第二天清晨服藥前是藥物濃度最低的時候,藥效薄弱,會導致血壓波動。

汪芳教授補充,由於清晨屬於一天血壓最高的時段,特別是合併有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他們清晨血壓會更高。很多老年人為了維持健康都要早期鍛煉,但如果他的清晨血壓值不易控制,那麼不建議晨起鍛煉,可在傍晚進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