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怎麼看待漢初名臣晁錯的?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初景帝時名臣,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為內史,后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御匈奴攻掠;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

可以看得出來,晁錯在農業,商業,邊防,經濟上的作為都是不錯的,為文景之治做出了貢獻。然而,削藩一策,不僅使他之前的作為前功盡棄,反而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對此我國宋代文學家蘇軾對此做過精闢的論斷。

Advertisements

蘇軾認為,從前晁錯殫精竭慮效忠漢室,建議景帝削弱山東諸侯各國的實力。於是山東諸侯各國共同起兵,借著殺晁錯的名義。可是景帝沒有洞察到他們的用心,就把晁錯殺了來說服他們退兵。天下人都為晁錯因盡忠而遭殺身之禍而痛心,卻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卻是晁錯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從前大禹治水,鑿開龍門,疏通黃河,使洪水東流入海。當他的整個工程尚未最後完成時,可能也時有決堤、漫堤等可怕的禍患發生,只是他事先就預料到會這樣,禍患發生時就不驚慌失措而能從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夠最終取得成功。

七國那樣強大,卻突然想削弱它,他們起來叛亂難道值得奇怪嗎?晁錯不在這個時候豁出自己的性命,為天下人承受抵擋大難從而控制吳、楚等國的命運,卻居然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讓景帝御駕親征平定叛亂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說那挑起七國之亂的是誰呢?自己想贏得那個美名,又怎麼能躲避這場患難呢?拿親自帶兵平定叛亂的極其危險,與留守京城的極其安全相比,自己是個引發禍亂的主謀,選擇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卻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皇帝去做,這就是讓忠臣義士們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這個時候,即使沒有袁盎,晁錯也不可能免於殺身之禍。為什麼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卻叫皇帝御駕親征,按情理來說,皇帝本來已經覺得這是勉為其難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對他的建議,這樣正好給袁盎以進讒言的機會,使他的目的能夠得逞。假若吳、楚等七國叛亂時,晁錯豁出性命承擔這一危險的平叛重擔,夜以繼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訓練軍隊,向東邊嚴陣以待,讓自己的君主不至於受到煩憂,那麼皇帝就會充分依靠他而不覺得七國叛亂有什麼可怕。縱使有一百個袁盎,能有機可乘離間他們君臣嗎?

Advertisements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偉大的功業,那就不要考慮保全性命的計策。假如晁錯自己親自帶兵去討伐吳、楚等七國,不一定就不會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興,奸臣正好趁此鑽了空子。晁錯企圖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啊!

那麼,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當時蘇軾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哪裡呢?當時正值宋嘉佑五年或者六年,正是蘇軾參加制科考試的時候,由此推斷,不難看出,蘇軾很有可能是借評議晁錯的得失,向當時的朝廷表明自己願為國家出力的決心。因為他知道,這篇文章一定會被皇帝和當朝重臣看到的,通過這樣一篇政論文章來展現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抱負,以期博得當權者的青睞,此不失為一蹊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