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食物添加劑連載之六:如何購買添加劑少的食品

漫談食物添加劑連載之六:如何購買添加劑少的食品

蔣高明

儘管有人聲稱食品添加劑是經過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是經過安全檢驗的,只要合法使用都是無害的。持這樣觀點的不僅僅有食品添加劑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的學生,還有一些領導幹部,以及一些迷信他們的學說的普通消費者。然而,食品添加劑畢竟不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多吃肯定是無益甚至有害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專家聲稱的添加劑無害是有各種條件的,如「合法添加」、 「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劑」、「不超過劑量」,事實上在生產過程中很多前提條件是被突破的。更重要的是,所謂的安全也僅僅是對單一添加劑而言,如果將多種、甚至幾十種添加劑放在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筆者估計是沒有人認真做過研究的。因此,理性規避那些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不失為一種上策。目前,超市貨架上或者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令人眼花繚亂,怎麼選擇少用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呢?下面的建議供參考:

養成看標籤的習慣 在超市買東西,務必養成翻過來看「背面」的習慣,盡量買含添加劑少的食品。對於陌生的食品添加劑,回家上網百度一下,看看具體是什麼東西,怎麼生產出來的,安全的劑量是多少,有什麼樣的副作用,確定安全的下次再放心購買。

選擇加工度低的食品 買食品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劑也就越多。一般地,初級農產品相對添加劑很少,保質期很長的食物,經過工業化加工的,各種防腐劑是少不了的。

明白了以後再吃 希望消費者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麼樣的添加劑之後再吃。這些知識需要慢慢積累,對於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成分盡量避免。一些食品添加劑的安全問題本身是存在爭議的,這需要消費者自己的理性判斷,沒有必要恐慌,也不能盲信某一方的說法。對於科學證據充足且有害的食品添加劑或非法添加劑,建議盡量避免,尤其不要讓孩子吃。

不要直奔便宜貨 有人說物美價廉,但用在食品領域就有大問號。由於長期競爭的結果,加上一些消費者貪圖便宜,一些產品的銷售價竟然低於成本,這就需要警惕了。便宜是有原因的,在價格戰的背後,有食品加工業者在暗中活動。簡單判斷價格要考慮下述因素:生產廠廠家利潤、超市利潤、廣告費、所交的稅項、原料成本、加工成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等等。簡單一算,您可能就會感覺超市上一些售價很低的產品如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等是連成本都不夠的。

多問為什麼 「為什麼這種魚的顏色這麼漂亮?」「為什麼這種漢堡包會這麼便宜?」「為什麼這個點心或水果那麼甜?」「為什麼食品放那麼久不腐爛?」「為什麼這款麵粉那麼白?」「為什麼這些饅頭那麼蓬鬆?」具備了懷疑精神,在挑選加工食品的時候,各種食品添加劑的真相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面前。

以黃花魚為例,正宗的黃花魚魚體呈長橢圓形,頭比較大,尾柄較細長,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魚鰭黃色或灰黃色,唇橘紅色,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圓鱗;假冒黃花魚魚沒有鮮明的黃色,鮮明的黃色多數是直接塗抹色素。真黃花魚的黃顏色較淡、較柔和;而假黃花魚顏色普遍著色較重。

再以豆腐皮為例,添加鹼性橙II的豆腐皮一般通體金黃,賣相極好,而正常的豆腐皮則只是色澤略黃。顏色過於鮮艷,呈金黃色的豆腐皮最好不要購買。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浸泡10分鐘左右,如果出現明顯的褪色情況,盡量不要食用。優質豆腐皮豆呈均勻一致的白色或淡黃色,並且是有光澤;優質豆腐皮冷凍再化凍后還能恢復原來的顏色和口感,使用多種添加劑的豆腐皮化凍后不能恢復或發黑。優質豆腐皮用手拉抻,組織結構緊密細膩,富有韌性,薄厚均勻一致,不粘手,無雜質。聞起來有清香味,沒有其他任何不良氣味。如果添化學成分的劣質豆腐皮,仔細聞是有稍微的刺鼻味道的。

盡量購買熟人圈內的食品,或者業內口碑較好的產品。金杯銀杯不如口碑,一些廣告叫的響的不一定產品好。在食品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市場客觀倒逼消費者的覺醒。實際上,消費者的不合理消費也助長了食品添加劑的混亂,很多需求是商家根據消費者的需要而發明或應用的——如消費者要求麵粉要白、黃瓜要頂花帶刺、豬肉要瘦的,才有了麵粉增白劑、激素、瘦肉精進入食物鏈這樣的市場。因此,消費者的覺醒是非常關鍵的,其中消費者的知情權、參與權以及判斷權就非常重要了。來源清晰、質量放心、出了問題可以申請解決,這樣的食品最終會成為主流。日本收穫大地用了40年的實踐證明,消費者、生產者、經營者的聯盟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減少食品添加劑的重要途徑。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