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佑華書作:學書貴立品

中國書法受儒家思想影響,在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特有的審美價值取向,如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清人「尚質」等;但 「中和」的審美標準始終處於書法鑒賞與書法品評的主導地位,書法中的「中和」講求結構均衡、平正,「不激不厲」。

劉佑華自幼喜愛書藝,習書至今60餘載,不論在校讀書,從軍為政,從未間斷;期間並拜師褚繼文書法名家和入學深造,堅持臨習歐、顏、柳、趙四家兼習二王。六十年代入伍,到89年轉業,又先後拜師李鐸諸名家,書藝日進,終成為軍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書法家。

幾十年筆耕不輟,讓劉佑華在學「書」中,深深感悟到孫過庭提出的習書必須「先求平正」、「務追險絕」再「復歸平正」的途徑,實乃攀登書法高峰的必由之路。他深知書山的深遠艱難,並由此體悟到「中國書法內合象、數、理三大智,外通儒、道、佛之高境」,實是中華文化之最高典型。

Advertisements

在儒家思想「禮」的影響下, 劉佑華書法講究 「以人論書,首論其人」

正如清代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中談到:「書者,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禮」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讓劉佑華在書法創作中強調 「學書貴立品」,要有君子之心、忠義之行。

「心正則筆正」「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可見劉佑華在學習書法時對「立品」 是相當重視的。

← 由此向左滑動欣賞藝術家作品

劉佑華是視字為有生命的人,稱書法有骨、筋、肉、血之說。

蘇軾曾提出:「古人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 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之者, 終不能妙。」劉佑華從蘇軾的論述中體會到書法與人品修養內在聯繫,更注重書作中「韻」與「餘味」。

Advertisements

劉佑華書作體現整體理與情、法與意、形與神的和諧統一;線條充滿力度與彈性,在筆畫、結字、章法等形式因素中有變化不雜亂;運筆的提按、輕重、緩急、起止、行留、藏露、逆順、伸屈;結體的主次、疏密、借讓、欹正、險夷、離合、顧盼、向背、鬆緊、虛實等;用墨的濃淡、漲縮、枯潤、乾濕、沉浮;章法的虛與實、黑白、主次、連斷等, 讓「中和」思想貫穿其中。

劉佑華出版有《昭君文化是這樣「響」起來的》以書法書信為主的著作集,成為弘揚昭君文化的重要總結、宣傳推廣人。

2004年9月國家郵政局、中外名人研究中心首次出版名人名家專題郵票,劉佑華及其書法作品被選入其中,郵票在全國限額發行。

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分別被中國名人研究中心和文化部文藝中心甄選和推薦為中國十大書法家和中國書法十大名家之一,並出版《中國十大書法家》《中國書法十大名家》作品集。

2011年劉佑華和歐陽中石、沈鵬一同入編由中國文史出版社等單位編輯出版的《藝術大師三人行》精珍版作品集,同年5月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國名人名家李鐸、劉佑華書法作品集》《引領書壇一代楷模》、《六合天下中國藝壇六大名家》正在出版中。劉佑華及其書法作品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最有收藏價值的著名書法家之一。

劉佑華是在內蒙古書法藝術界和社會各界都很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書法家,特別是他那筆法嫻熟、流暢的行楷行草作品最為觀者所稱道。觀劉佑華個性鮮明的書作,讓人感到筆墨凝練靈動,神采飛揚,章法考究規範,運筆細緻真切,意蘊深遠雋永。

藝術家作品

夏邑是中國上古古都,華夏祖地,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是黃河文化最早發源地。夏邑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劉佑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注重書法與人品的內在修為。

劉佑華書法作品 室內效果圖

中和墨韻養心神

執筆禪定入凡身

國學儒教重禮法

細緻雋永意蘊深

——長城君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