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飲暴食」不是你自控力差

減肥好像每個人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但這條非量化不具體的行動指令,引發了五花八門的操作方法,有人執行了錯誤方法,就有了輕重不一的不良反應和後遺症。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和食物和平共處,在「吃」這個基本生存行為上出現了程序錯亂,表現出來最初的是「漏餐」「只用熱量一個標準衡量食物」「吃起來不知道飽只知道非常撐」「間歇性瘋狂吃高熱量食物停不下來」等,這時候絕對不是自控力不強。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結合兩位同學的經歷來逐步分析。

同學A從70kg減到60kg,黃瓜雞蛋等不良方法都用過。維持了差不多一年,後來用過午不食(中午吃的也不多)到了54kg,回家吃了幾天反彈到58kg,又報了健身房,中午一下課就去呆兩個多小時回來,吃點兒牛奶水果,過了兩個月又瘦到了54kg。周末就開啟惡補模式,不停吃,吃到吐過。我也確實胖怕了,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就是想吃,怎麼樣才能控制好自己的食慾,好好減肥?

Advertisements

當我看到同學A的描述,第一反應是出現這樣的後果是必然的。她採用的減肥方法,不論是前期的黃瓜雞蛋、過午不食,還是後期的從健身房回來后吃些水果燕麥,他們的共性是大幅度的削減攝入的熱量,我之前在大姨媽篇中討論過這樣的方法對於激素水平的影響,那只是一部分。出於生理需求,大腦會發出指令找吃的,而且此時偏向於找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身體需要快速攝取能量,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此時大腦的獎賞區域(Reward-Related Brain Areas)機制也發生了變化,進食調控和非節食者是不同的。以多巴胺為例,經歷過嚴格節食的人在正常餐食和高脂高糖高熱量飲食中做選擇時,會偏向於選擇後者。他們在進食高熱量食物的時候,多巴胺水平的上升程度會遠高於非節食者,也就是說這些食物給他帶來的快感要遠大於非節食者;在老鼠試驗中,體重下降較多的節食小鼠多巴胺分泌水平會高於體重下降較小的節食小鼠。

Advertisements

節食者進食的節奏已經不再像正常人一樣以飢餓感和血中營養物質濃度為信號了,由於多巴胺以及其他神經遞質的分泌改變,進食行為發生了改變。節食者在進食高熱量食物時,內心可能百般糾結、充滿負罪感,但是大腦和身體都在狂歡。

*多巴胺一種是讓人感覺良好的激素

對不起,小人畫殘了

當然,引發暴飲暴食的絕對不只是熱量的剝奪,剝奪食物的種類也會導致暴飲暴食太長時間的運動,尤其是長時間的單一的有氧運動也會導致暴飲暴食。仙女A也犯了這兩個錯誤,每個減重者都需要避免。

引發這樣周期性暴飲暴食的除了方法錯誤,還有心理因素,害怕胖回去,一點兒都不敢吃,但是生理需求逼著你去找好吃的,吃了一點兒就自責,心裡迫切希望再瘦:「我還會再節食,我還要瘦」,但是潛意識作祟:「又身體又要餓著了,多吃點兒,再多吃點兒,儲存能量!」。當換一個心態,不要把胖瘦看的太重要了,以健康的身體為最終目標,體重下降只是副產品的時候,這一心理循環會被打破

仙女B:每周4到5次去健身房,每天堅持吃煎雞胸加西蘭花等健康食品配合規律運動,卻總在一兩周以後猛吃甜食例如巧克力餅乾到腹脹都還在吃,忍不住,沒有飽腹感。然後又開始規律,再亂吃一兩天。亂吃時,正餐后能吃5個星巴克巧克力蛋糕,而且幾乎是在晚上。不催吐,也不會第二天不吃飯,或者過度運動。

乍一看仙女B是不是還做的挺好挺科學,選用非常健康的食材,西藍花和雞胸都是健身者愛吃的。按照以往的經驗,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也是比較危險的,他們以為自己採用了科學的方法,或者盲目模仿一些健身號或者網紅的食譜,對食物的量和自身情況沒有認識,往往每日的飲食攝入會低於基礎代謝,在加上每周4-5次的鍛煉,熱量的不合理虧空,也會導致同樣的暴食節食再暴食的惡性循環。處於這樣的階段的同學,應該再加深學習一些營養知識,合理安排,聽從身體發出的聲音(舒不舒服,餓不餓,累不累),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仙女A、B目前的情況,如果存在低自我評價,社交孤立,情緒管理能力差等情況,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進食障礙,要儘早的調整自己的方案和心態。

靜哥碎碎念這次不太科普

通過我的描述,大家應該可以看出來了,當採用不恰當的減肥方法減肥,發生暴飲暴食的現象是生理變化和心理因素共同決定的,和意志力無關。我個人不喜歡,甚至是反對類似「控制不了體重就控制不了人生」的說法,胖瘦和自身的健康有關,和外表有一定關係,但是無論是健康飲食還是運動都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無論胖瘦,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英語學得好,愛讀書,幽默,彈得一首好琴等等。很多人不減肥也許只是暫時覺得不重要或者暫時沒有多餘的精力分配在這裡,僅此而已,不應該被評價。

我也不同意「胖等於沒有自制力的說法」,一個人的胖瘦和食量大小很大程度和基因有關,社會環境也應該為此負責。著眼於個體,和個體的內分泌情況、疾病情況、心理狀態有很大關係,「沒有自制力」除了會讓體重超標者不舒適,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我同樣也反感一些無良貼吧、APP、營銷號放出的成功故事,3、5個月減肥成功就是成功了嗎?你宣傳的減肥方法正確嗎?你知道會有多少人follow你的方案,又會有什麼後果嗎?

我自己已經過了他人評價我的身材、長相等方面我會不舒服的人生階段,現在聽到這樣的評論,都是面癱臉,也記不起內心的一絲漣漪。可是我知道有很多小同學青春期甚至更小就由於媒體和輿論引導開始關注自己的身材,他們年紀太小對方法沒有辨識能力;他們年輕朝著瘦這個目標前進,會忘記了聽身體發出的聲音;他們心智上不成熟,自我評價的方向容易被影響。他們是最容易被不當的減肥方法傷害,甚至患上進食障礙的人群。

麻煩手下留情,世上有很多種美,你可能忘了一些。

Everyone has a special body and life. Let them know it.

參考文獻:

1. Nicole M. Avena and Miriam E. Bocarsly

Dysregulation of Brain Reward Systems in Eating Disorders: Neurochemical Information from Animal Models of Binge Eating, Bulimia Nervosa, and Anorexia Nervosa;

2. http://www.precisionnutrition.com/all-about-disordered-eating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