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黃帝內經》素問 第三十五篇 瘧論(三)

黃帝說:衛氣每至於風府時,腠理開發,邪氣乘機而入,入則病發作。現在又說衛氣與邪氣相遇的部位每日下行一節,那麼發病時,邪氣就並不恰在於風府,而能每日發作一次,是為什麼 ?

岐伯說:以上是指邪氣侵入頭項,循著脊骨而下者說的,但人休各部分的虛實不同,而邪氣侵犯的部位也不一樣,所以邪氣所侵,不一定都在風府穴處。

如:邪中於頭項的,衛氣行至頭項而病發;邪中於背部的,衛氣行至上弦月部而病發;邪中於腰脊的,衛氣行至腰脊而病發;邪中於手足的,衛氣行至手足而病發;凡衛氣所行之處,和邪氣相合,那病就發作。

所以說風邪侵襲人體沒有一定的部位,只要衛氣與之相應,腠理開發,邪氣得以湊合,這就是邪氣襲入的地方,也就是發病的所在。

Advertisements

風病和瘧疾相似而同屬一類,為什麼風病的癥狀持續常在,而瘧疾卻發作有休止呢?

岐伯說:風邪為病是稽留於所中之處,所以癥狀持續常在;瘧邪則是隨著經絡循行,深入體仙,必須與衛氣相遇,病才發作。

黃帝說:瘧疾發作有先寒而後熱的,為什麼?

岐伯說:夏天感受了嚴重的暑氣,因而汗大出,腠理開泄,再遇著寒涼水濕之氣,便留藏在腠理皮膚之中,到秋天又傷了風邪,就成為瘧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種陰氣,風邪是一種陽氣。先傷於水寒之氣,后傷於風邪,所以先寒而後熱,病的發作有一定的時間,這名叫寒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