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話歷史——頭頂上的藝術(六)

二十九、高椎髻

將頭髮在頭頂高高綰起,成一單椎狀,這樣形成的髮髻就是高椎髻。高椎髻是古代女子們較為喜愛的髮式之一,《妝台記》中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三國時期的王建在《宮詞》里也描寫過這一髮式「:玉蟬金雀三層插,翠髻高聳綠鬢虛。舞處春風吹落地,歸來別賜一頭梳」。

三十、垂鬟分肖髻

頭髮分股,於頭頂綰成發環,發尾自然垂肩,此種髮髻多適用於少女。《國憲家猷》上面記載:「漢明帝令宮人梳百花分髾髻」。

三十一、牡丹頭

牡丹頭是高髻的一種,最初盛行於蘇州,根據《堅瓠集》記載:「我蘇(蘇州)婦人梳頭有『牡丹』、『缽盂』之名, 鬢有『鬧花』、『如意』之號。」這種髮髻梳起來華貴雍容,在明朝末期比較流行。

Advertisements

三十二、茴香髻

茴香髻又名「杜韋娘髻」,嫵媚成熟。關於這一髮髻有記載:「嘉靖中,樂妓杜韋,梳低小尖巧的實心髻,由於髻式實心低小,所以不易蓬鬆,當時吳中婦女爭效之,號『杜韋娘髻』。

三十三、凌虛髻

凌虛髻屬於擰旋式髮髻,縹緲靈秀。《中華古今注》上記載:「隋有凌虛髻、祥雲髻。」

三十四、雙平髻

雙平髻屬於雙掛式髮髻,於頭部兩側綰成對稱平垂的發環,多用於幼兒和未出嫁少女。

三十五、丱發

丱發這種髮髻屬於未出嫁少女或者童僕,因其形似「丱」字而得名。南朝梁簡文帝的《舞賦》里有句子:「丱發初筓,參差俱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