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神秘的醫學系統 ——「阿育吠陀」

2017.2.1日

第二次踏上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印度

雖飽含文明卻仍舊蠻夷

有著牽動人靈魂的吸引力

隨處可見被視為草芥的千年古迹

每片碎瓦、每段殘垣

努力記載著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其實,這裡除了最早的天文、曆法、數字

還有著最古老的綜合醫學系統

——阿育吠陀

對於阿育吠陀,你也許會陌生

但它的一門分支你絕對不會沒聽說過

那,就是風靡西方的——瑜伽

今天,我們一起去探索一下

這個與我們中醫、西方醫學

有著糾纏交織而又沉潛的

印度古醫學之門

最古老的醫學系統——阿育吠陀(Ayurveda)

印度傳統醫學

生命之學阿育吠陀(Ayurveda)

已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

阿育吠陀(Ayurveda)是梵文,

由兩個字合成的:

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

Advertisements

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

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譽為「醫療之母」。

阿育吠陀的醫生對於

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

可說是現代藥理學的開山鼻祖。

阿育吠陀的思想

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

而且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類應該和自然界和諧共存,

而疾病的產生是由於這種和諧被打破了。

通過利用自然界及其產物恢復

這種基本平衡

是阿育吠陀醫學的主要目的。

這種觀念不僅貫穿於治療病痛的過程,

而且還貫穿於疾病預防的過程。

這與我們中醫的「天人合一」觀

保持了高度一致。

阿育吠陀的診治

生命由身體、感覺、精神和靈魂構成

阿育吠陀醫學的診治

更傾向於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

在做出診斷之前,

病人的年齡、居住環境、社會

及文化背景及其體質都是要考慮的層面。

Advertisements

這與我們中醫「因人、因時、因地」

又保持了高度一致

診斷手段

阿育吠陀診斷的主要手段

包括觸摸、檢查和交談,

並利用草藥去盈補虧。

它們的基本作用是激發專門器官的功能。

因此它的目標是通過

調節飲食而化解健康問題,

同時不會產生副作用。

阿育吠陀運用的草藥

阿育吠陀和中國藥草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沙斯』在新加坡肆虐之際,

市井中輾轉相傳,

一些印度傳統草藥和香料

如鬱金香根(Turmeric,又稱薑黃)、

羅勒(Sweet Basil,又稱九層塔)、

印度楝樹(Neem Tree)具有殺菌、治療發燒和咳嗽的功能。

獨特的體質學說

阿育吠陀認為,人有三體液

這三體液是氣、膽及痰,又稱三大。

古印度人認為三者

必須均衡才能保持人體的健康,

一旦紊亂,人就會患各種疾病。

後來,人們又加入了7 種成分,

即血、肉、骨、精、脂、骨髓和乳糜(消化的食物),

認為這7 種成分均來源於食物。

併入了排泄物:

尿、糞、汗、粘液、發爪和皮屑。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切疾病皆來源於體液、

身體成分和排泄物的紊亂。

有意思的體質的判斷

(vata)皮膚暗黑,

體溫涼,頭髮少而粗,

身形瘦,眼珠是棕色的

四肢長,關節脆,

容易有失眠和關節炎的苦惱。

對於飲食方面,濕潤且溫和的食物更適合,

適當補充甜甜的食物可溫暖身體。

減少苦澀食物的攝入。

(pita)動作很敏捷,

為人性格熱情,很有愛心,

臉色紅潤,皮膚比較粉,

容易長雀斑,頭髮細軟,

容易有少年白,身材適中,

身體代謝比較旺盛,所以體味比較重。

在飲食方面要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

多吃一點苦味的食物。

水土(kapa)柔軟,穩定,

容易憂傷,感傷 ,冷耐,

會克制自己的感受,性格深沉,

平靜,容易滿足,皮膚白,

肌膚柔軟,光滑,頭髮多,油,粗,有光澤,

身形高大,圓潤,性格柔和,

臉龐圓潤,嘴唇大厚,眼光誘人。

在飲食方面少食鹹鹹的東西,

苦澀味的食物可以平衡體內環境。

倡導的生活方式

(life style):

日出之前起床,6點左右

洗漱,一大杯的水,

排便,洗澡,清潔身體

早餐前運動,8點之前吃飯,

為了促進消化可以在肚子上畫圈,36的倍數

悅人悅己,

花點時間在自己外在的裝扮上,整潔,簡單。

午餐,注意吃飯時不要喝水。

6點前吃晚飯,

食物的消化大概是4個小時,

不要帶著食物睡覺,

可以有更好的睡眠質量。

10點睡覺

要注意自己生活的節奏,

保持自己的生活節奏。

阿育吠陀今天的悲哀

除了瑜伽,阿育吠陀

不僅未能想中醫那樣走向世界

進入歐美國家的醫療體系

在印度本身也兩級分化

在醫療條件非常落後的邊遠山村

作為普見的醫療手段

而在富有階層則作文養生按摩的手段

究其原因,印度歷史責無旁貸:

①古印度醫生等級僅強於奴隸

在古印度,

醫生最早是僧侶們兼職的,

人們認為只有僧侶與神最接近,

所以只有他們有資格為眾生解除病痛。

漸漸地出現了一批專門從醫的人,

醫生就獨立出來了,

但醫生的地位也就從

最高層婆羅門級降到了吠舍級,

僅強於奴隸。

②神話的傳播,缺少的文字記載

印度人不記歷史,

直到穆斯林到來

古印度人相信聲音是永恆的,

所以不重書寫。

因而印度是口傳神話和故事的海洋,

卻是文字記載歷史的荒漠。

所以,醫學的繼承與傳播

用口耳相傳

3印度歷史是外族入侵史

公元前1750年左右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城邦消失。

文明、記載停滯不前。

近代為英國人統治200多年

西醫植入,古印度醫學邊緣化

--最後的結語--

中華歷史是個始終

以主流文化為本

多民族文明大融合的歷史,

讓我們中醫的傳承生生不息,

文字之功,功不可沒,

這是我們的確幸!

印度文明最終

在全球化的時代擺脫了殖民統治,

與它的東方兄弟一樣,

以沉潛著的巨大生命力

抵擋著西方的意識形態。

人類有限的認識總是受到時間的限制,

在那些被記載、被研究的東西之外,

還有無數活生生存在著的事物

從來都沒進入人們的視野。

我們已經看到了的印度

只是西方望遠鏡里的景物,

印度文明還有更廣闊的世界

等待我們發現。

我在印度,

與你一起去發現最真實的古醫學!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