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血栓與靜脈血栓大不同

趙蓓,王守力,解放軍306醫院,心內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大家都知道血栓這種疾病,近幾年隨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加,血栓病人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輕。可對於血栓的形成與防治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血栓的分類很多,如果按照形成部位不同分,可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同樣是血栓,動脈血栓與靜脈血栓發生的機制和後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預防方法當然也是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的不同特點及各自的預防措施吧。

一、形成機制不同

血栓是什麼?是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的無結構團塊。血檢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心血管內膜的受損、血流速度及方向的改變、血液凝固性的增高。血栓根據成分的不同,可分為白色血栓、紅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的主要成份是血小板/纖維素,紅色血栓的主要成份是紅細胞,而血小板/纖維素含量與紅細胞相近時則定義為混合血栓。白色血栓多發生於血流速度較快的部位(如動脈、心室)或血栓形成時血流較快的時期〔如靜脈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續性血栓的頭部〕。而紅色血栓多發生在血流極度緩慢甚或停止之後,見於混合血栓逐漸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構成延續性血栓的尾部。因動脈壓力高,流速快,剪切力高,所以動脈血栓多以白血栓為主,而靜脈血栓多以紅血栓為主。混合血栓多為靜脈延續性血栓的主要部分(體部),呈紅色與白色條紋層層相間,在二尖瓣狹窄和心房纖維顫動時,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左心房的血栓如脫落,會隨著血液流動的方向進入全身動脈,可能發生腦血管栓塞或外周動脈栓塞。動脈與靜脈因其不同的生理環境,在血栓形成機制上也不同,動脈血栓多數是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基礎上形成的,斑塊破裂后暴露富含脂質的脂核和膠原蛋白,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和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靜脈血栓的形成,除手術和損傷原因以外,多與血流緩慢、引流不暢及血液的高凝狀態有關。靜脈血栓形成導致受累局部血液迴流不暢,發生淤血和水腫,甚至局部壞死。血栓會沿靜脈向近端不斷延伸,隨血液移動到其他部位,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如隨血流迴流入肺動脈形成肺栓塞。

Advertisements

二、臨床癥狀不同

因動脈里是攜氧血液,所以形成血栓時,肢體組織就會缺氧,而缺氧的主要表現就是疼痛。最早出現的癥狀由栓塞部位動脈痙攣和近端動脈內壓突然升高引起疼痛。由於動脈供血障礙,皮膚呈臘樣蒼白,皮肢溫度降低並有冰冷感覺,由於周圍神經缺血引起栓塞平面遠側肢體皮膚感覺異常麻木甚至喪失,運動障礙。栓塞平面遠側的動脈搏動明顯減弱以至消失。而靜脈血栓主要表現為迴流不暢,患肢腫脹。腫脹的發展程度,須依據每天用卷帶尺精確的測量,並與健側下肢對照粗細才可靠,單純依靠肉眼觀察是不可靠的。這一體征對確診深靜脈血栓具有較高的價值,小腿腫脹嚴重時,常致組織張力增高,其次壓痛,靜脈血栓部位常有壓痛,並伴有淺靜脈的曲張。

Advertisements

三、預治方法不同

根據動靜脈血栓形成的不同機理,預防與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動脈系統血栓以血小板為主,故高度依賴血小板,治療是抗血小板為主+抗凝治療。而靜脈系統血栓以紅細胞為主,對血小板依賴較低,抗凝治療為主。而對於心腔內血栓,對血小板依賴介入動靜脈之間,如為高危患者以抗凝治療為主,低危患者以抗血小板治療為主。目前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片,抗凝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藥物(NOACS)利伐沙班、達比加群已上市。具體如何用藥,應諮詢專科醫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預防動脈血栓,要著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發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藥物,防止在斑塊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壓、血脂紊亂和高血糖,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關係。對於動脈系統血栓的預防,應致力於控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煙,在此基礎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藥物,如阿司匹林等。預防靜脈系統的血栓形成,則應著重避免引起血流減慢的因素,長期卧床、下肢有創傷、術后的病人以及長時間坐飛機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術后應儘早離床活動,長時間飛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動下肢及適當的穿戴彈力褲襪促進下肢靜脈的迴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